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08期

【明心寶鑑】

行天宮寶經-經文精選

   明心小故事   

 

東漢末年,有位叫做管寧的年輕人,從小父母雙亡,靠著種田自力更生。管寧居住的村莊,僅有一口水井跟一個汲水桶,村民為了取水,經常爭先恐後,引發口角衝突,有時還大打出手。

 

於是管寧默默自掏腰包,添購了好幾個水桶放在井邊,又常常打水裝滿桶子,方便村民取用。眾人在得知管寧的用心後,都很慚愧自己的所做所為,也漸漸變得願意互相禮讓。

 

有一次,管寧的鄰居忘了關好柵欄,讓耕牛跑進管寧的田裡,踩壞了不少農作物。管寧看見了,不但沒有動怒,還將牠牽到涼爽的樹蔭下,餵牠吃草喝水,比主人照顧得還要周到;更在鄰居返家後,親自將牛送還。

 

鄰居頻頻道歉,而管寧只是溫和地叮嚀,凡事謹慎、多注意,身為牛主人也要盡心負責,才不會壞了自己的名聲,又造成他人的損失。

 

救濟急難,積善植福


雖然管寧的家境並不富裕,但親朋好友、街坊鄰里有困難,他都會盡力幫忙。

 

有一年,管寧的親戚因為收成欠佳,想跟他商借一些米糧過冬。正當管寧準備去拿米時,妻子擔心地問:「家裡的存糧也不多,你借給他們,萬一我們不夠吃怎麼辦?」管寧安撫妻子說:「剩下的米,我們每天少吃一點,還是能撐過明年春天。但是,我現在要是不借親戚,他們全家絕對捱不過這個冬天啊!」

 

鄉里間的人,也都對管寧的善良和樂於助人非常讚賞。有一回,管寧搭船返鄉,途中碰上狂風大浪,不少船隻都毀壞沉沒,惟有管寧搭乘的船絲毫無損,平安抵達港口。聽見這件事的人,皆異口同聲地說:「這都是管寧修德積善的福報啊!」

 

管寧處處替人著想、為善不欲人知,遇到別人有難處,都能主動伸出援手,施恩不求報;如此利人方便、無私付出,就是在為自己種下福田,所以感通上天,獲得平安的善報。

   寶鑑照心田   

行善,不分年齡、性別,也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人人都做得到。

 

我們真心說一句好話、給人一點方便,能啟動善意的循環;寬容他人無心的過失、排解糾紛與誤解, 可以打開心結、締結善緣;相信只要持續付出,我們涓滴的善行,也會漸漸累積成豐沛的德澤,嘉惠更多人,讓有限的生命,散發出恆久芬芳的道德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