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期

【專題企畫】

藝文新嗅

比起景物和聲音,氣味更能撥動你的心弦。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吉卜林

 

氣味可以觸動心靈,人們卻難以捕捉它;幸好和嗅覺相關的藝文作品,已繪製出追尋氣味的地圖,等待鑑賞者按圖索驥,一「聞」究竟。


 

君子之德,散發馨香

 

中國文化經常以植物代表理想人格,例如「梅、蘭、竹、菊」合稱「植物四君子」、「松、竹、梅」合稱「歲寒三友」等;而在古典文學中,具有香味的植物也往往成為高尚品德的象徵。

 

香草植物,以配忠貞

 

《楚辭》是戰國時代南方文學的代表,全書中最重要的作品,當屬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漢代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序》云:「〈離騷〉之文……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說明了〈離騷〉的特色之一,正在於「以香草植物比喻善良忠貞之人」。

 

 

〈離騷〉中總共出現二十八種植物,香草植物占了十五種,開頭在自述身世後寫道:「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紐秋蘭以為佩。」詩意是指:「我天生具備許多內在的美好德性,再加上後天努力,不斷地鍛鍊自己的才能;因此肩上披著『江離』與『辟芷』,腰帶繫著『秋蘭』作為佩物。」由於屈原有德有能,方有資格佩戴香草植物。

 

「江離」古又名「蘼蕪」,今名「芎藭」,因盛產於四川,又稱「川芎」,自古即是重要的香料植物,用來煮羹或調製飲品,亦為常用的中藥材,《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

 

「辟芷」指生長在幽僻處的「芷」,「芷」在《楚辭》中又名「茝」、「菀」等,今名「白芷」,古以其葉為香料,或用於沐浴,亦為一種中藥材。

 

「秋蘭」指秋天開花的「蘭」,「蘭」是屈原作品中出場最多次的香草植物,今名「澤蘭」,古人用以辟除不祥之物,或藏在衣服中去除臭味,據說古代唯有君子能夠佩蘭,可見它在當時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自屈原以降,無數文人歌詠散發香氣的花木,藉以表明心志,例如宋代周敦頤的散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不僅稱許蓮花(亦即荷花)清香遠播、筆直純淨,也暗喻自己高潔的情操。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詩作〈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意思是說:「牆角處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地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傳來了清幽的花香。」將君子的品格,比擬為梅花淡雅悠遠、沁人心脾的芬芳,意蘊深遠。

 

嗅覺工藝的極致-鼻煙壺

 

 

 

鼻煙,英文為snuff,源自南美洲,風行於歐洲,是將上等煙葉磨成細粉,加入花卉等香料,經發酵後密封陳化而成;清代康熙年間(西元十七世紀後半葉)已傳入中國,最初翻譯成「士拿乎」,是因為當時鼻煙稀少而珍貴,使用者僅限於宮廷與王公貴族等士大夫以上的階層,後來才流傳至民間。鼻煙的刺激度、溼度、粗細、色澤、香味等,因配方不同而差異極大,種類十分多元,清代的鼻煙則可歸結為酸、膻、豆、糊、甜等五種風味。

 

鼻煙壺,儲存鼻煙的容器。不同於西方的鼻煙盒,清代宮廷改用小口、廣腹的鼻煙壺,服用時直接將粉末吸入鼻中,略帶刺激性與特殊香氣,有通嚏輕揚、提神醒腦之效,例如《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中,晴雯「頭疼、鼻塞、聲重」,賈寶玉命人「取鼻煙來,給她嗅些,痛打幾個嚏噴,就通了關竅」,讓晴雯的症狀減輕不少。

 

鼻煙壺多由陶瓷、瑪瑙、象牙製成,巧妙融合了畫琺瑯、玻璃製造技術及各類紋飾,雕鏤細膩精美,後來更發展出專屬的內繪技法,幾乎囊括了當時各種製作工藝於方寸之間,在材質、造型及技法各方面皆極盡巧思,無論用於賞賜、饋贈,還是作為家中陳設或珍藏,皆成為彰顯身分與品味的表徵。


氣味的魔法
 

嗅覺是很直接的感官,當我們突然聞嗅到某種氣味的時候,往往還來不及思考,它就已勾起鮮明的記憶與情感,就像一條看不見的路徑,輕盈而靈巧地,帶領人們穿越時空。

 

母親與茶香

臺灣作家向陽出生於南投縣的茶農世家,父母親開設茶莊,專賣親戚栽種的茶葉,因此兒時生活中處處充滿了茶香。他在〈茶香攜帶我的童年〉一文中寫道:「母親一邊與親戚聊家族近況,接著拿起茶壺將茶湯倒入小茶杯中,這時,整個店裡便瀰漫著沁鼻的香氣,那香味彷如花的燦開,從鼻端逐漸沁入鼻內,又沁入體膚之中,讓我感到甜美與舒適,這美麗的午後,茶湯和陽光同色,金黃色的茶湯,攜帶著汨汨不斷的香氣,造訪我的童年。母親的笑容,茶的香氣,還有杯中的流光,格外讓幼童的我感到美好而幸福。」以詩意盎然的文字,細膩描繪母親泡茶、茶香瀰漫、日光流轉的午後景況,親切有味。

 

父親與鬍後水的氣味

一書,透過嗅覺書寫召喚往事,對他來說,書中的「每個字母都有氣味,每個動詞各自芬芳,每個字都代表記憶裡某個地方和它特有的氣息。而在字母與回憶交織下,詩篇逐漸成形、匯聚成一條美妙的河流,支流開散延伸、香氣馥郁。

 

書中描述作者幼年時陪伴父親刮鬍子的早晨情景,是全書中最溫馨的段落:「我把頭抬得高高地,目不轉睛地看著爸爸用電動刮鬍刀刮掉夜裡冒出來的鬍鬚,逐漸恢復年輕……然後他拿起一個寬扁瓶子,把綠色液體倒入左手心,用溼潤的左手掌快速輕拍臉頰、下巴和脖子。鬍後水的氣味瀰漫在空氣中,後來氣味四散,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讓我想起蜜蜂花、檸檬,或是我偶爾會從花園採下、放進嘴裡咀嚼的薄荷;我也聯想到綠色的葉子、清淡的青草茶、黃果皮和胡椒。這時爸爸會叫喚我,然後彎下腰把燙灼灼的臉頰湊到我面前,要我親吻他,這是我們每天必然進行的儀式。」父子互動之間,幸福洋溢。

 

往日與遠方的氣味
 

失明且失聰的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少了視覺與聽覺,反而讓她的嗅覺變得敏銳,以下這段文字就是出自她的手筆:「嗅覺是無所不能的魔法師,能送我們越過數千里,穿過所有往日歲月。果實的芳香使我飄回南方故里,重溫孩提時期在桃子園中的歡樂時光。其他的氣味,瞬息即逝又難於捕捉,卻使我的心房快樂地膨脹,或因憶起悲傷而收縮。當我想到各種氣味時,我的鼻子也充滿各色香氣,喚起了逝去夏日和遠方秋收田野的甜蜜回憶。」可謂深諳氣味的奧祕。


香水,魅力無限
 

香水的前身為薰香和香膏,在埃及、希臘等文明中都有相關記載,主要用於宗教祭祀方面。 約十四世紀後半葉時,匈牙利王室中出現了一種以迷迭香為主要原料、酒精為溶劑、運用蒸餾法而產生的一種液體,據說為皇后增添了萬種風情,稱為「匈牙利之水」,是世界上第一款現代意義的香水;自此以後,歐洲(尤其是法國)王室與貴族階層開始流行使用香水,許多地方(如法國的格拉斯)開始大規模栽植香花植物以萃取精油;十八世紀,以柑橘香為主調的「科隆水」(以德國城市「科隆」命名)大受歡迎,使用者遍及平民百姓,揭開香水史的新頁。

 

十九世紀後,化學家成功製造出人工合成香料,使得香水產業蓬勃發展,以法國、德國為中心,香水品牌紛紛創立,調香師成為專門職業,不斷推出琳瑯滿目的香水品項,如「姬琪」、「蝴蝶夫人」、「一千零一夜」、「香奈兒五號」、「喜悅」等,不僅帶動時尚風潮,也成為現代嗅覺文化的重要一環。

 

香水的迷人香氣,通常根源於大自然中的植物(如玫瑰、茉莉、薰衣草、佛手柑、苦橙等)或動物(如麝香等);合成香料如乙醛等,則有助於維持香味安定。依據酒精濃度的差異,可分為香精(天然香精一般又稱精油)、香水、淡香水、古龍水等。

 

每支香水均由不同的前味、中味、後味構成整體魅力,臺灣作家朱天心在小說〈匈牙利之水〉中寫道:「香水的調製過程可譬喻成作曲,例如某些香料、某組香料等於音符、和弦或樂器;前味如同容易聽到的高音部,酒精散盡後,便可以察覺中音部的香料,通常是花類;最後才是低音部,有時它們留在肌膚上能長達兩三天之久。」猶如一首悠揚的樂曲般,讓人陶醉不已。

 

近年來,人們更運用香水或精油來放鬆、療癒身心,甚至創造居家的香氛空間;至此,氣味不再只是單純的味道,而是繽紛的藝術,讓日常,處處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