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期

【專題企畫】

聞所未聞

喚出眼,何用苦深藏。縮卻鼻,何畏不聞香。

           -唐睿宗李旦〈戲題畫〉

 

李旦是唐高宗與武后所生的第四子,這是他仍為皇子時,題寫於畫上的詼諧之作,透過逗趣風雅的筆調,歌詠畫中草木花鳥的活靈活現,連氣味都彷彿要流瀉而出,就算遮掩住鼻子,也避不了那滲入心田的芬芳。

 

鼻子是感知氣味的器官,人類透過鼻腔黏膜中的嗅細胞,接收各種氣味分子的刺激,再經由嗅神經傳導至大腦而產生嗅覺。鼻子的嗅覺與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口腔的味覺、皮膚的觸覺,共同構成「五官」,於是我們能察覺外在環境的萬般模樣,並體驗生命的豐富和精彩。

 

然而嗅覺是如何形成的?在我們的生活裡又有什麼重要性?而除了人類以外,其他動物又是如何感知氣味,又會有如何的反應?且依循氣味的傳導之路,來進行一趟嗅覺之旅吧……

 


氣味的感知 心情的波動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聞花氣睡聞鶯。

狂兒撼起鐘聲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唐
元稹〈春曉〉

 

這是中唐詩人元稹於四十歲時所作,從酒酣而眠,嗅到花香、聽見鶯啼,然後被寺中晨鐘驚醒,腦海中縈繞的盡是昔日年少戀情。從嗅覺、聽覺的感官刺激,流瀉出懷舊的情緒,真摯動人。

 

詩中用了兩個「聞」,一是嗅、二是聽,元稹善用「聞」的兩種意涵,用同一字串連起鼻子與耳朵的感官作用。事實上,鼻子與耳朵的關聯性較少,而真正與嗅覺密不可分的感官,則是味覺。

 

味覺和嗅覺經常會整合並相互作用。因為嗅覺的產生有兩種來源:第一種是直接由鼻孔吸入氣味;第二種就是進食時,口腔內的食物味道會通過咽頭而進入鼻腔。因此每當我們品嘗食物,不僅是感受味蕾所反應的味覺,同時也以嗅覺感知從口腔傳來的食物氣味。

 

不過,味覺和嗅覺仍有區別:味覺是一種近距離的感官刺激,必須透過接觸才能感知,而人類的「味覺感受器」所能接收的基本味道,其實僅有酸、甜、苦、鹹、鮮五種;至於嗅覺,則可以跨越長距離來感受氣味的化學刺激,而人類感知氣味的「嗅覺受體」大約有一千種類型。

 

由此可知,人類對於各種氣味的感應能力,遠遠超過味覺。那麼,嗅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人體為例,由鼻孔往上約七公分的鼻腔上端,有一名為「嗅上皮層」的區域,面積約一平方公分,相當一片指甲的大小。在嗅上皮層有「嗅細胞」,嗅細胞的頂端被鼻腔黏液所包覆,此黏液內的「氣味結合蛋白」,會先抓住空氣中的氣味分子,然後與嗅細胞上的嗅覺受體結合,改變嗅覺受體中的蛋白質形態,產生一連串的反應訊息,激發嗅細胞,而將氣味訊息傳遞至大腦。

 

如前所述,嗅覺受體約有一千種,每一種又能感知某幾種特定的氣味分子,因此組合起來的結果,人類可以辨識的氣味將近上萬種。於是就算是遠處傳來的花香,雖然還未看到花朵,便能透過大腦記憶中的訊息,察覺出那究竟是玫瑰的甜香、茉莉的清香,還是蘭花的幽香。對人類來說,不同的氣味引發不同的反應,不單是喜好的問題,而往往是過去生命經驗的再次喚醒,例如:童年時街角的麵茶芳香、早晨上班時的咖啡醇香……伴隨氣味所浮現的是我們內心的種種情緒。嗅覺可說是最具情感連結的感官刺激了,所以元稹嗅到花香就會聯想起舊情,實在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嗅覺的適應性與相對性
 

……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孔子家語
卷四六本》

 

孔夫子的這段話,藉由「嗅覺適應」現象,說明環境、朋友對個人修養品德的影響。與德行高尚的人交往,就如同進入擺滿芳香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就聞不到香味,因為自己已和香味融為一體;若與品行低劣的人來往,就彷彿進入賣醃魚的店鋪,久而久之就聞不到醃魚的臭味,這也是因為自己與臭味融為一體了。

 

 

雖然「久而不聞其味」只是孔夫子作為「潛移默化」的釋例,但也間接說明嗅覺會有適應性,接觸時間愈久,靈敏度就愈低。為何會如此呢?

 

究其原因,嗅覺和視覺、聽覺不同,在嗅聞的過程中並不會牽連到肌肉運動,所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很可能是視覺、聽覺對外界刺激產生疲勞現象,但「嗅覺適應」卻不太相同。嗅覺是嗅細胞接受化學刺激,再透過神經傳遞訊息。所以當嗅細胞將氣味資訊傳導給大腦以後,若人體仍停留在原地,且原氣味又沒發生濃度上的變化,那麼大腦就會遮蔽了同樣的氣味訊號,以便於接收新的資訊。

 

其實大腦會有這樣的反應,完全是為了要因應大自然永不停息的變動狀況。當所接收的訊息是一樣的,表示環境未變,可以掌握現況,於是要空出「記憶體」來處理新資訊,才能為生存隨時做好準備。

 

除了「嗅覺適應」現象,孔夫子在此文中所提到的「芝蘭之室」與「鮑魚之肆」的氣味,也正足以說明嗅覺中的相對感覺,即香與臭。

 

在現實中,香、臭並無科學數據的劃分標準,常常因人、因時、因地、因文化……而各有評斷。大致上來說,食物腐敗,就會產生令取食者厭惡的氣味,這也是生物為了生存所演化出來的反應機制。換句話說,氣味本身並無香臭之別,純粹是以能否吸引其他生物來決定。

 

動物之所以會演化出嗅覺,最初的作用就是嗅出食物在何處,並能察覺周圍環境的變化。由於嗅覺是遠距離的感知能力,當光線不足時,獵物嗅到順風傳來的掠食者體味,就可以作為預警,及早逃離。反之亦然,找尋食物時,若能聞到喜愛食物的氣味,自然就能飽餐一頓。至於腐敗的食物,本身可能會有致命的病毒或細菌,取食者在演化的過程中,便會發展出厭惡此種腐敗氣味的基因。於是一種氣味的香或臭,全然取決於嗅者的喜歡與否,而喜惡之間的差別其實也是判斷安不安全的關鍵。掠食者的體味令獵物恐懼、害怕;能從氣味上分辨食物是否腐敗,才能減少得病的機率。

 

由此可知,為何香臭的感受難以有客觀的劃分標準了,純粹就是愛不愛的問題。所以就算是腐敗的食物,對於喜愛腐食的生物來說,它就是「香味」。當然,就算是喜愛的氣味,若是濃度過高,大腦也會發出排斥的警訊,這是因為過於濃烈的氣味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大腦的反應也是一種生理保護機制。

其他動物的嗅覺特性
 

何地早芳菲,宛在長門殿。夭桃色若綬,穠李光如練。

啼鳥弄花疏,遊蜂飲香遍。歎息春風起,飄零君不見。
                   -唐
沈佺期〈芳樹〉

 

沈佺期是唐高宗、武后時期的著名文人,可說是唐代律詩的奠基者。他在這首詩中借用了陳皇后被漢武帝貶居長門宮的典故,比喻桃李爭輝卻乏人欣賞,一切的明媚與芬芳,僅有啼鳥、遊蜂知曉,等到春風吹起,落花飄零,也只能暗自神傷。

 

可是,為何一般人會忽略春花,反而啼鳥、遊蜂能飛舞其間?牠們是被花的色彩,還是花的氣味所吸引呢?

 

其實都是,不過色彩對許多動物來說,僅是吸引注意力的第一步,而花朵的香氣代表了有花粉、花蜜、小果可食,或許這才是讓啼鳥、遊蜂留戀忘返的主因。

 

包含人在內的大部分脊椎動物,都演化出敏銳的嗅覺,甚至某些物種的嗅覺能力更遠遠超越人類。例如:紐西蘭的奇異鳥因視覺退化,反倒演化出優異的嗅覺,牠們能嗅到地下十公分深處的昆蟲、蜘蛛、蚯蚓氣味,然後將其啄出、捕食。

 

與人類生活最親近的狗和貓,牠們的嗅覺能力也非常靈敏。以嗅覺受體的數量來說,人大約有四千萬個,狗約有一億七千萬個,而貓則將近有兩億個。除了嗅覺受體的數量多,許多動物大腦中處理嗅覺的區域,往往占了極大的分量,像鯊魚有三分之二的大腦在處理嗅覺資訊,而人類大腦處理嗅覺的區域僅占總體的百分之零點零一,難怪鯊魚能嗅到一點六公里以外一滴血的氣味,使其成為頂尖的掠食者。

 

脊椎動物大多透過鼻子來接收嗅覺,而昆蟲沒有鼻子,又是如何感知氣味的?昆蟲的嗅細胞主要分布在觸角、口器和下脣鬚上。觸角可以感知遠處的氣味,並判別來源及方向,其上的嗅細胞最為發達、密集;而口器和下脣鬚可感受近處的氣味,與味覺協同作用。因此蝴蝶、蜜蜂穿梭在花間時,正是牠們在探尋花蜜的芬芳氣味,雖然接收氣味資訊的方式與脊椎動物不太相同,但那份「聞香而至」的驅動力卻是一致的。

 

氣味透過嗅覺而觸發各物種的生命靈動,相信這就是大千世界中最引人入勝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