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期

【德行如風】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武訓興學

識字是人類學習的第一步,能識字,我們就可以從書籍中閱讀到前人的智慧、經驗,並將其內化成本身的學識,進而培養出各種專長能力。就個人來說,這是提升自我、改善生活境遇的最佳方式;對社會來說,則可以奉獻所學,實現了經世濟民的理想。

 

在教育未能普及的年代,並非人人都有識字讀書的機會。清朝末年有一位傳奇人物,由於年幼時家境貧苦,無法入學讀書,而在成長過程中備極艱辛。他雖然目不識丁,卻有一顆造福社會大眾的心念,不願再有人如他一般不識字,因此竭盡所能創設義學,為生命創造了奇蹟……

貧困際遇 觸發助人心念

這位傳奇人物便是被後世稱譽為「平民教育家」的武訓。武訓出生於清宣宗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的山東省堂邑縣(今為冠縣),因上有二兄四姊,排行第七,故稱「武七」(「訓」為日後朝廷之賜名)。由於家中食指浩繁,他七歲時父親又去世,孤苦無依的母親帶著七個孩子,只能靠著行乞及親戚的接濟而過活,生活十分艱困。

 

十四歲時,武七為分擔家計而離家當長工。雇主原本口頭答應,三年期間包吃包住,期滿會再給他一筆工錢。不料在辛勤工作三年之後,武七欲領錢回家孝敬母親,雇主卻欺他是文盲,便說契約上載明工錢已抵三年伙食住宿,一分錢也不付。武七萬般無奈,只好回家,在身心受創的情況下,大病了一段日子。

 

病癒後,家中生計仍待張羅,十七歲的武七又到遠房親戚家再當長工,如此數年,期間仍不時遭受欺侮,他苦於不識字,無法為自己爭取權益,因此深刻體認到讀書的重要,於是心中興起了一個念頭:「我要興辦義學,讓貧窮人家的孩子都能識字,不會再像我一樣深受其苦!」

克勤克儉 實現大愛心願

然而,一介不識字又毫無特殊專長的凡夫俗子,要如何興學?這簡直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武七想到,若靠當長工所得,僅能糊口,遇上不好的雇主還會藉故剋扣工錢,或許遊走四方打零工,說不定可以攢得更快更多。於是他走遍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一路上,武七有時唱歌賣藝,有時則舞弄雜耍,表演錐刺身、舞大刀、扛大鼎、扮小丑……引得眾人大笑之餘,也換得了賞金。此外,若遇上農忙時刻,他就去當臨時工,幫忙收割作物或碾磨穀類,晚上還幫人紡線績麻,甚至擔任信差,為人傳遞郵件和物品,賺取酬勞。有時善心人士看武七辛苦,接濟一些財物,他也善加珍惜,衣服破了自行縫補,非常勤儉。

 

九年過去,武七積蓄了一筆基金後返回家鄉。在外多年,雖然他也認識幾個字,但仍無法應付「為在錢莊存款而訂定契約」這種事情。於是武七打聽到縣城裡有位誠正信實的舉人-楊樹坊,他認為楊樹坊可以協助自己,便登門向其懇求。起初楊樹坊覺得武七來歷不明,拒而不見,武七就在楊府門口跪了兩天,總算打動楊樹坊,開門詳問緣由,才知原來武七想要興辦義學。楊樹坊驚歎之餘,同時深深被武七的信念所感召,決定一起為興辦義學而努力。

 

二十年後,武七創建了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完全不收學費,經費都由他支應。武七還親自跪請有學問的進士、舉人任教,跪求貧寒人家送孩子上學。此時武七已經半百,楊樹坊見他仍單身一人,心有不忍,便勸武七趕快成婚,武七卻回說:「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原來武七在意的並不是個人的幸福,而是更多貧苦子弟的未來。往後八年中,武七又成立了「楊二莊」、「御史巷」兩所義塾。當時山東巡撫張曜得知武七義行,上奏朝廷,清德宗光緒皇帝為嘉獎武七興辦教育之功,取「垂訓於世」之意,賜名「訓」,從此武七成為武訓,他不僅實現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也為世間留下一許芬芳。

【見賢思齊】
 

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效力》中提到:「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意思是人有了知識和學問,就等於有了力量。

而十七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
培根也說:「知識就是力量。」東西方的哲人都重視知識所產生的效用,而識字正是學習的基礎,能識字,我們才有機會提升自己、造福大眾。

 

武訓因早年為文盲所苦,不願其他孩子同遭此困境,所以立下大志興辦義學,其間備嘗艱苦,卻仍堅持實現理想。這樣的心念就如同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示:「如果我一個人辛苦,社會、後代能平安幸福的話,那麼就應該趕緊去做!」吾輩今日享有受教育的良好機會,應善加珍惜,並期許自己能發揮良善的心念,貢獻所學,推動人類文明向前邁進、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