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期

【有情天地】

地震與板塊運動


在許多臺灣原住民的傳說中,地底下住了一頭巨大的牛,每當牠翻身的時候,就會引起地表巨大的震動,令人爭相走避、驚駭不已……

 

遠古先民的「地牛翻身」雖然只是一則神話,但其實也透露出某些訊息,即地鳴,有時聲響狀似牛叫聲,或許就是讓先民產生諸多聯想的原因之一。 地鳴往往出現於地震發生的前幾天至前幾秒之間,在震央及鄰近區域普遍能聽到,被認為是地震的徵兆之一。究其原因,當地層深處位移時,若一部分的地震波能量傳入大氣中,便會轉變成聲波,尤其是岩層露出地表或是表土層很薄的地帶,地鳴更加明顯。從文獻中得知,除了牛叫聲,地鳴有時還像雷聲、風聲、哭聲、炮聲或牽引機的聲音,不一而足,與岩石破裂的強度、震源的深度都有關聯。

 

當我們聽到地鳴,幾乎可以確定接下來會發生地震,但究竟發生在何時何地,卻有太多不確定性。西元一九七五年一月下旬,中國大陸之地震部門發現遼寧海城地區出現頻繁的小地震,在評估各項監測資料後,於二月四日上午發布臨震預報,有關單位即時採取疏散與防護措施,果然當天晚間七時三十六分發生芮氏七點三級大地震。由於事先準確預報地震,而有效減少了傷亡及損失,這是迄今為止全球公認地震預測的唯一成功案例。


地球的天命-板塊構造
 

地震的成因可歸納為三大類:一是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即構造地震;二是火山活動,由於噴發岩漿時的衝擊力和熱力作用所造成,即火山地震;三是地下水溶解石灰岩層,在地下形成巨形空洞,時日一久,地層崩塌陷落而引發地震,此即陷落地震,通常規模較小,影響區域也有限。

 

構造地震是最常見的地震類型,可說是地球的「天命」。因為地球的最外部雖然是一層岩石圈,但在岩石圈下方卻是一層高溫黏稠的流體物質;而這一圈岩石又分成十幾塊,彼此就像拼圖般湊合成地表。於是十幾塊超大岩石就飄浮在濃濃的液體之上,隨著高熱液體的對流作用,它們會緩慢地水平移動,相互碰撞、推擠,這就是地球的「板塊構造」。

 

板塊的重生與再造
 

板塊運動是持續漸進的,類似電扶梯輸送帶的輪迴作用:板塊的某一處邊緣碰撞相鄰板塊時,會隱沒在相鄰板塊的下方,然後俯衝沈入地球內部深處,融為高溫黏稠物質的一部分;而這些黏稠物質會成為岩漿,在板塊另一處邊緣(如「中洋脊」)上升湧現,冷卻後形成新的地殼。地殼的隱沒與新生就是如此循環不已,因此板塊上的大陸便會隨之移動。有時兩板塊的撞擊與隱沒會推擠出巨大的山脈,例如:印度板塊向北漂移,俯衝斜插至歐亞板塊下方,於是歐亞板塊前緣被抬升成青藏高原;印度板塊前緣則不斷擠壓,堆疊成喜馬拉雅山脈;兩板塊的交界即是雅魯藏布江河谷。

 

臺灣島的形成也是肇始於板塊運動,由於菲律賓海板塊往西北方衝撞歐亞板塊,一部分隱沒於歐亞板塊下方,另一部分則被歐亞板塊抬升,因此推擠出臺灣島,也造就了島上二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而兩板塊的交界則是花東縱谷。

 

造成多數地震的板塊移動是地球上最難以馴服的一股自然力量,這股力量雖然會造成破壞,另一方面也是地殼不斷重生與再造的來源。它造就了地球上最高聳的山脈,以及許多壯麗、雄偉的地貌。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應學習從大地的躁動中找尋出安身立命的相應之道,達成和諧共存的完美平衡。

偵測地震一二事

一、世界最早的地震儀是東漢張衡於西元132年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以青銅鑄成,狀似酒尊,在八個主要方位上各有一條口含銅球的龍;龍頭正下方,各有一仰頭張口的青銅蟾蜍,對準龍頭。當某一方向傳來地震,此方向的龍即吐珠,珠掉入蟾蜍口中,發出聲響,警示地震方位。


二、除了「地鳴」,若地表產生傾斜、變形或龜裂的狀況,那麼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地震;此外,前蘇聯科學家也發現,若地下水井中的氡氣濃度異常變化,意味地下岩層受到強大壓力,岩石產生無數微小隙縫,使得地下水容易滲入岩層,吸收其中的氡氣,如此表示地殼很可能發生變動,產生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