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期

【小物大器】

紙 蜀川箋紙彩雲初

古埃及人用莎草紙書寫,古巴比倫人刻字在泥板上,古印度人用棕櫚葉抄寫佛經;而中國人使用龜甲、獸骨刻寫甲骨文,或用石頭、青銅器刻記銘文,還用過竹簡、絲帛,但這些材質沉重、昂貴,並不實用。

滿紙史話
 

相傳在西漢時已有造紙術,東漢的蔡倫應為「改良者」,他剪碎樹皮、麻頭和破布等廢棄物,浸軟成漿,用火蒸煮後,在席子上攤成薄片、晒乾,造出人稱的「蔡侯紙」,這麼做不但降低了成本,也讓書寫變成輕巧容易的事。

 

後來原料擴增為藤、竹、桑皮、稻草、麥稈等,至唐朝出現雕版印刷術,促進造紙業發展,當時已有造紙作坊,塗膠、撒金、染色等技術相繼問世,所生產的紙質、量俱佳,成為日常與文化生活的必需品;元、明時多了漂白工序,克服植物纖維「色黃」的問題,更適合寫字、作畫,清末至民國初年間,出現了機械造紙廠,也因為歐洲的影響,開始加入木材為原料。

紙•不可思「藝」
 

不同原料的紙,厚薄、吸水、滑順程度皆不同,創作者應按照需求,擇選最適合的紙材;臺灣知名書法家杜忠誥老師說:「厚紙重字,薄紙輕字,這當中有一種協調性。」除了書畫外,紙還被應用在紙幣、紙扇、燈籠、摺紙、剪紙、紙雕、撕紙……形成美麗的紙藝世界。


剪彩為人起晉風
 

漢晉時,民間婦女時興以彩帛剪成花鳥,貼在鬢角上,算是剪紙工藝的前身。早期剪紙與祭祀相關,後來被廣泛地運用在窗花、門籤、喜花、燈罩上,象徵吉祥;取材多為人民對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並以各種意象寄託心願,如牡丹富貴、蝙蝠是福等。藝術間互相交流,如刺繡的「紙樣」,以及皮影戲的人物刻繪,都深受剪紙的影響。

 

對折時光


紙船遠颺 摺紙源於遊戲、祈福與祭祀,一張方形紙片,無需剪裁、黏合,就能折疊出千變萬化的造型,其中包含了數學計算,及點、線、面的布局;日本摺紙家吉澤章提出「溼折法」,後有美國人山姆‧蘭德列特圖解其摺紙記號,摺紙從二維走向三維,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作家洪醒夫在〈紙船印象〉中寫道:「只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童年的紙船、千紙鶴、紙飛機與紙星星,都是少時最深刻的回憶,雖然不免被打溼,但對折收好的心情,恆常不滅。

 

慈心於物
 

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記載以廢紙為原料造紙,稱「還魂紙」;而現代人回收廢紙以後,則會進行分類再適材適用。《太上感應篇》云:「慈心於物。」正因為每一張紙、每份資源都來之不易,我們更應秉持惜物及永續發展的心意,透過再生與創造,為地球寫下愛的故事。

誰是褚先生
 

穎與絳人陳玄、弘農陶泓,及會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處必偕。-唐韓愈〈毛穎傳〉


【賞析】

看似是一篇人物傳記,實則為「毛筆」立傳。毛穎,即毛筆,他的好朋友是絳縣陳玄,新絳縣產墨,陳者舊也,玄者黑也,不就是指「墨」嗎?而弘農縣產「硯臺」,那褚先生是誰呢?原來櫧樹為落葉喬木,樹皮色白,是造紙的最佳原料,文人便雅稱紙為「櫧先生」,此處,韓愈以褚姓暗喻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