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期

【字裡行間】

持之以恆 滴水穿石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
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論語述而》

孔夫子認為,「有恆」是培養品德的基礎,一個人若能長期實踐良好的行為,而不是以外在的矯飾、自滿及奢華來掩蓋內心的欠缺、空虛與貧乏,那麼自然能將涓滴善行匯聚成汪洋大海,成為一個真正的善人。

 

由此可知,恆心和毅力是成就善行的動力,因為人生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挑戰和阻礙,唯有憑藉堅持到底的信念,才能不斷提升、超越自我。

 

從「有」、「恆」二字來看,正足以說明文字的演進也歷經一番精益求精的過程。在文明發軔之初,因為文字有限,於是時常以同一字指涉數種意涵,其中包括本義、引申義或假借義,所以愈早出現的字,字義就愈多。隨著文明益趨複雜,後世為了使文字的意義更精準,便又另造新字,以區隔不同層次的內涵。例如:「云」和「雲」、「后」和「後」即是,而「有」、「恆」與它們的前身字亦是。

 

「有」的前身就是「又」,而「又」原指「右手掌」,用來表達「右邊」這個抽象概念,此為最初的用法。由於多數人慣用右手做事或以右手握住某件物品,所以「又」引申出另一個「擁有」的抽象概念,此為衍生用法。在《甲骨文合集》一書中收錄的二一五八六號甲骨片上提到:「乙未,余卜:于九月,又史?」意思是:「乙未這天,商王我親自卜問:在九月時是否有事情會發生?」此處「又」即為有。

 

到了西周金文,「又」的意涵已過於龐雜,單單一個「又」字,往往難以確知到底指涉何義,於是在右手下方加了「肉」,使「有」的概念更為具體化。不過甲骨文、金文中「肉」的字形與「月」近似,至戰國後期多將右手下方的「肉」訛寫成「月」,遂寫成今日的「有」。

 

再看「恆」,其前身則是「亙」,甲骨文是一張弓之中有一物體撐住。原來在製弓的時候,必須有一工具長久固定住弓體的彎度,否則就無法維持弓體優良的曲線。由於這是一種久遠、延續不斷的狀態,所以舉凡稱得上悠久不變的事物,都是「亙」,當然有毅力的心念亦是。

 

不過,後世為了突顯心態持久之「亙」是人類意志的展現,所以加上「心」成為「恆」,而與只是單純描述現象的「亙」有了區隔。這份堅定不移的精進心,其實就是推動人類跨越障礙的最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