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期

【傳藝匠心】

方寸之心 傳統疊席

滿是歲月痕跡的雙手,隱身在街角巷弄的老職人,堅持傳統古法,不因時代更迭而有所改變,在快速流轉的現代社會,留下一種永恆不變的信念與堅持,也留下歷史文化的傳承意義。

疊席,一般鋪設在室內地面供人坐臥,它軟硬適中、冬暖夏涼,還會散發淡淡草香。疊席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一開始多半當作坐具,後來才逐漸演變成寢具,稱為「席居」。到了唐代,日本派遣留學生到長安、洛陽,大規模學習中原文化,也將席居這種生活方式帶回了日本。

 

唐末,西域傳來四腳木椅和高腳床,開始在中原盛行,取代了傳統疊席,逐漸消失的席居文化,反而在日本落地生根,獲得進一步的延續和改良,成為日本人傳統家宅、茶室、集會所、道場、神社等最基本的空間形式,日文稱「畳敷(たたみ)」。日治時代,疊席傳入臺灣,這才走進在地的常民生活,它有個可愛的名字,叫「榻榻米」。榻榻米,其實就是畳敷的讀音。

 

 

層疊之間
 

一塊疊席,看似方方正正,簡簡單單,卻是工序繁複。疊席分為「草底」、「席面」和「布邊」,三個部位缺一不可。傳統草底是以稻草製作。稻米收割後,將稻稈收集綑綁,堆疊在空曠的廣場,曝晒在太陽底下,直到完全乾燥,去除水分和蟲子。光是這一個步驟,就至少需要六個月到一年。晒乾後,將稻稈一層一層壓實,最少五層,最多可達七層,早年採人力加工,今日多用機械。壓實後,再用粗線縫緊,直到扎實平整。

 

席面早年用的是藺草,但由於氣候變遷,臺灣已無法大規模種植,目前多用燈心草。燈心草一年只能收穫一次,且培植期很長,要在冬至播種,端午節前後才能採收。採收後還要「染土」,浸入混合陶土的泥水中,這個步驟可讓草色保持鮮綠,而不至枯黃或變紅。曝晒烘乾後,就可以用來編織席面。過去,席面是純手工編織,如今多由機械代勞。布邊則是用來包覆疊席邊緣,遮蓋編織尾端的痕跡,避免使用者刺傷的收邊布條,早年多半用棉或麻,今日則有緞帶、絲綢、化學尼龍等不同材質和花色,兼具實用和美觀。

毫釐之差
 

草底、席面和布邊都準備齊全,就可以開始縫製疊席了。首先用巨大的三角木尺,丈量裁切出標準的尺寸和形狀。傳統標準規格,一塊疊席就是六尺長、三尺寬,兩塊合併起來,就是一個六尺的正方形,面積剛好一坪。在日本,住宅多半用疊席的倍數來計算,但臺灣並非如此,鋪設疊席時,經常遇到不工整的地面或畸零地,這時就得仔細丈量、耐心裁切,才能符合需求。

 

裁切用的是特製鋼刀。每天清晨,疊席師父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把刀磨得晶亮。銳利的鋼刀,一用就是數十年。裁切兩三次又要再磨刀。刀面不斷磨損,最後往往變得跟水果刀一樣。裁切時,光是刀子銳利還不夠,還要用全身的重量去壓,非常吃力,一整天下來,往往是手痠背痛。也不是用力就行,還得利用手腕巧勁,才能「唰」一聲切得筆直、方正。只見師父三兩下便完成裁切,看似輕鬆俐落,其實是多少年月的累積,才有這款游刃有餘的刀法。

 

用席面包覆草底時,仔細丈量比對,將其平整鋪設在草地上,從兩側插入猶如巨大髮簪的鐵鑽,牢牢固定後,再一針一線手工縫合。推大針時,必須在掌心放一塊小布墊,稱為「頂針」,才不會用力過猛而刺傷。每一次穿線,都要掌握好一定的距離。拉線時,則必須手腳並用,才能把線收緊,讓草底和席面猶如一體,渾然天成。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做,不能偷吃步,才能做得穩固,用得長久。

 

布邊也一樣,布料如何拉得平直、邊角如何收得挺正,這並不容易,也考驗師父的功夫。有時毫釐之差,就會影響到整體的美觀。一雙好眼力,一雙穩定的手,加上多年經驗和一絲不苟的態度才有辦法做到完美。這些步驟,儘管今日有機器代勞,可省去不少力氣,但要做到盡善盡美,還是得靠經驗。到這裡,一張疊席算是完成了。不過,要鋪設一間臥室、一個隔間,通常要做好幾張。喝一口茶,歇息一會兒,然後繼續打拚吧!

傳承之手
 

疊席傳入臺灣後,逐漸在民間生根,民國五、六十年代,光是大臺北一帶,至少就有三、四十位師父,造就一時榮景。後來,西式彈簧床開始普及,逐漸取代疊席,加上製作不易,學習過程又辛苦,年輕人不願來拜師學藝,落入後繼無人的窘境,如今能獨當一面的老師父,也已經不多了。

 

然而,一雙雙粗厚的手,並沒有放棄這項傳統技藝,在城市的角落,展現細膩的工法。近年來,在養生健康的風潮下,人們重新回歸疊席的懷抱。老師父也相信,只要還有人,就會有傳承,而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秉持一份匠人魂,用生命守護這一份傳統技藝。有一口氣,就點一盞燈,相信念念不忘,日後必有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