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期

【守護健康】

嬰兒搖晃症候群

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 baby syndrome),好發族群為一歲以下的幼兒,因為腦殼與腦部之間尚約有一公分的脊髓液空隙,發育尚未成熟,脖子無法穩定支撐頭部,所以如果頭部過度搖晃,就容易導致空隙中的微血管破裂,造成腦部出血。


大人以錯誤的方式逗孩子玩(如上下拋接、左右搖晃等),或者孩子學習走路時不慎撞到家具或從床上跌落,都可能造成此疾病。

 

常見症狀

 

孩子腦部受損後,可能的症狀包括哭鬧不安、眼神無法對焦、食欲不症、反覆性嘔吐、肢體僵硬、頭部突然僵硬或抬不起來、前囟門(位置約在額頭上方接近頭頂處)鼓起、抽筋、呼吸速度過快等,這些症狀有時甚至一週後才逐漸出現。若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爸爸媽媽務必盡速帶孩子就醫,避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

 

診斷與治療

最佳的診斷方式是腦部影像檢查,會發現腦部出現多個或廣泛性的病灶,例如硬腦膜下出血或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甚至合併視網膜出血。 若孩子顱內出血,會依出血範圍、大小、部位,考量後續照護。假如只是輕微出血,可自行體內吸收,那麼密集回診追蹤即可;假如合併呼吸困難、抽筋、腦壓上升、噁心嘔吐等情形,就必須住院治療,醫療團隊會注射藥物緩解孩子的症狀,手術方面則由神經外科團隊協助評估,可藉由手術或抽吸取出血塊。

居家照顧注意事項
 

  1. 照顧者除了避免錯誤的逗玩方式外,更要懂得孩子哭鬧不安時應該如何處理,例如找出原因、給予擁抱、輕聲安撫、轉移注意力等,切不可情緒失控而過度搖晃孩子。
     
  2. 設置安全的環境,室內盡量挑選有圓弧邊緣的家具、桌椅,或加裝防護邊條及防撞桌角,以避免寶寶探索環境時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