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05期

【親近經典】
孚佑帝君醒心真經

原典今譯(十六)

 

【讀經典‧心啟示】
家和萬事興
 

古代社會大多以父系制度為核心價值,許多女性受制於「男尊女卑」的規範,鮮少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幾乎不可能外出工作,只好長期待在家裡,局限於不公平的禮教制度,而導致了欠缺長遠的眼光與恢宏的器度;若是換作男性成長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恐怕也如出一轍。因此本段經文所教示世人的,無論男女都應深自警惕,避免誤作誤為,傷害了原本和樂的家庭關係。

 

針對家人間的相處之道,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強調敦倫盡分的相處之道,特別以「父慈子孝家和散(ㄙㄢˇ)」、「兄寬弟恭順氣湯」、「妯娌和睦消毒丹」、「家有賢妻化氣方」四帖藥方作為比喻,期許我們能培養公平相待、和睦相處的家庭關係,彼此互敬互諒,如此才會「家和萬事興」。假使家家戶戶都能美滿融洽,推而廣之,社會自然可以一片祥和。

【經文一解釋】


有些婦人女子,雖有著溫和柔順的本性,但若是書讀得少、欠缺社會歷練,便會見識狹隘偏頗,每每為了芝麻綠豆般的小事跟別人起紛爭,或常因愛說閒話、搬弄是非而招來災禍。

【經文二解釋】


某些身為正室的女子,不是缺乏孝心,對待公婆無禮;便是度量狹窄,無法與妯娌和睦相處。不然就是過度嚴厲、苛刻地虐待媳婦;或是無容人之量,經常猜疑、嫉妒侍妾。

 

某些身為妾室的女子,毀謗正室的形象,以獲得丈夫的專寵;又或者欺凌丈夫,在家中專斷獨行,為所欲為。甚至破壞家族倫常關係,使得親子、手足因怨懟而成為仇敵,親戚之間也因嫌隙而失和,水火不容。

【經文三解釋】


她們不知道注重德行嫻淑、言論得體、儀容端莊、照顧家庭這四種婦德,也不明白未嫁時要尊重父親、出嫁後要尊重丈夫、丈夫過世後要尊重孩子意見的「三從」觀念。

 

以至於家中失去規矩與法度,而發生種種違背倫理的不當行為,甚至於私奔等丟臉的事。如此不僅是玷汙了自己娘家的門風,又辱沒了夫家的聲譽。縱使引來整條大江大河的水,也難以滌清這樣的羞恥;日月的光芒雖無所不照,但這般深重的汙穢作為,就是見不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