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期

【身在心在】

以心為耳 聽見幸福

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The ear is the way to heart.

                          ―法國哲學家 伏爾泰
 

有些訊息很「悅耳」,所以我們「洗耳恭聽」;有些話「忠言逆耳」,難免被人當作「耳邊風」。相貌特徵為「方頭大耳」者,常被視作有福氣,其實福分不在耳朵大小、耳垂厚薄,取決於「聆聽的內容與態度」,一起來「用心聽好話」。

 

耳聰目明
 

耳,又稱耳朵,是我們接受並感知聲波的器官,還能維持身體平衡。分為外耳、中耳、內耳,由外耳收集聲音,經外耳道傳入中耳,其中的三小聽骨放大聲音後,再傳入內耳;耳蝸把聲波振動所產生的波動,轉換成電生理訊號,以刺激聽覺神經,最後傳送至大腦,便產生了聽覺。

 

關於耳朵,有兩則知名的傳說:第一個是「指月亮會被割耳朵」,至今並無研究能證實其因果關聯,有醫師指出,所謂「割耳」,應是耳後或耳廓皮膚乾裂、溼疹或結痂,亦即兒童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第二個是「耳朵癢表示有人在想念我」,聽來浪漫,但毫無根據,反倒提醒我們不要過度掏耳,並注意外耳是否有太多分泌物或發炎情況。

 

在聽力學上,雙耳同時接收語音訊息,右耳的辨識能力比左耳好,稱「右耳優勢」;科學家曾做過實驗,發現向右耳提出請求的成功率,比左耳高得多。另一研究顯示,左耳對情話更有反應。儘管聽覺涉及許多因素,不過如此聽來,也頗有趣味性。

非禮勿聽
 

在行天宮北投親子圖書館的大門、二樓,都置有可愛的「四不猿」,其中有一隻小猴捂著耳朵,象徵「非禮勿聽」。何謂「無禮的」訊息呢?比如探人隱私、是非、謠言、惡口、挑撥之語等,若不慎聽聞,我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耳朵,趕緊遠離。

 

行天宮精神導師玄空師父開示:「耳朵聽話要正經,做錯改過就是補運、補命。」我們要多聽聞符合美善的內容,並多聽聞充滿能量,幫助自己向上的話語;更要謹記,好話不見得是「好聽的話」,而是「真話」,當他人好意規勸我們,要坦然接受,不斷自我提醒、改善,做個「耳聞正道」的君子。
 

傾聽 幸福的聲音
 

當小男孩完成拼圖,興沖沖地抬起頭,告訴爸爸:「我完成啦!」但父親卻繼續低頭滑手機,隨意地回答:「很厲害喔!」父子就這樣錯失了一次情感連結的好機會。其實,父親已聽見孩子的聲音,也給予讚美,可惜他僅僅是虛應故事,有聽沒有到;倘若他能停下手邊的事,抬頭看看孩子與作品,真誠地鼓勵,相信能傳遞出更溫暖的力量。

 

我們總以為要說得更多,才足以表達情感,殊不知真誠聆聽,才是一場「好的對話」。用耳聽,只能聽見聲音的波動;用心聽,就能感受到幸福的呼喚。 

做個好聽眾
 
  • 專心一致:選擇在安靜的環境傾聽,避免看手機或注意時間,留心對方的情緒、語言和表情等。
  • 肢體語言:身體微微前傾,傾向對方,表達接納;不時點頭、微笑、善用眼神接觸。
  • 保持耐心:不宜打斷對方談話,容許對方有些停頓、整理思緒的時間。
  • 避免批判:多為對方設身處地,不宜給太多意見。
  • 溝通技巧:每隔一段時間,可複述方才的重點,一是跟對方核對是否正確,二是表達自己認真傾聽;適時恰當回應,鼓勵對方說下去。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