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期

【字裡行間】

發自內心 和顏悅色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

子夏是孔夫子弟子「卜商」的字。有一天,卜商請教老師,什麼才是孝?孔夫子表示,身為子女,保持和顏悅色的態度是最難的事。如果只是單純幫父母做事,或僅讓父母享用美酒佳肴,卻沒有好臉色,這樣能稱得上是孝嗎?

 

孔夫子的反問,直指孝的根本精神,即發自內心的關愛。父母所需要的是子女的用心對待,而勞務或物質上的供應,不是不重要,但若感受不到溫情,就算生活得十分豪華,也會讓人覺得冷冰冰。因此,孝順父母並不需要花大錢,時時問候,關心飲食起居,便是最好的行孝方式。

 

「色難」一詞中,「色」表示「面容」、「神態」,這是最初的涵義。甲骨文中的「色」為會意字,與今日寫法有別:左側是一個較小的人,表示身分地位較低,可能是奴僕;右側是一個跪坐的人,表示身分地位較高,應是貴族。左側之人依照右側之人的神情、態度去做事,所以「色」是指一個人臉上的表情。由於人的情緒多變化,自然臉部會呈現各式各樣的面貌,因此也引申指物體表面的光彩,以及景象、現象等。

 

「色」的字形雖簡單,但後世卻衍生出不同的寫法。在金文中,左側是爪、右側為卪(「節」的本字),很可能是訛變或誤寫,因為難以解釋其造字原理。到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色,顏气也。从人从卪。」「气」、「从」分別是「氣」、「從」的本字,所謂「顏气」也就是表情之意,而這正是今日「色」字寫法的來源,只是原本左右組合的字形改為上下組合。左側的人移至上方,右側跪坐者移至下方,則變成了「卪」,他認為「卪」代表志節與氣概,一個人的氣節如何,可從臉色得知。

 

至於為何有「色字頭上一把刀」的俗諺,其實是因為戰國楚簡與大篆的訛寫,將左側或上方的人寫成「刀」,才出現此說,當然也用來警惕世人:好色往往是會付出慘痛代價的。

 

再看「難」,此字不見於甲骨文,在金文中有兩種寫法,右側寫成「隹」或「鳥」均可,為形聲字,原是指某一種鳥,但究竟是何種鳥,如今已不得而知。目前「難」的字義應都是假借用法:讀作ㄋㄢˊ時,形容艱困、不容易、不好的事物或狀態;讀作ㄋㄢˋ時,則是指災禍、不好的情況,或是質疑、責備他人。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