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期

【按名索驥】

基地昌隆 加人加福

我們生長於斯,卻不一定能「看見臺灣」,熱愛這片土地,不妨先從認識老地名開始,按「名」索驥,回首來時路,也為家園創造新的意義。

 

族群交會 海港文化
 

臺灣最北端的城市-基隆,有「臺灣頭」、「臺灣北玄關」之稱,其北朝東海、三面環山,形成一灣岸的腹地。西元一六二六年,西班牙於今基隆市和平島上建「聖薩爾瓦多城」,一六四二年,西班牙政權被自府城(今臺南)北上的荷蘭人取代;一八六三年,清朝開港通商,西方列強東來,逐漸開啟了基隆港口的發展。

 

日治時期,日本延續清朝已有的煤礦、金礦開採,還引進許多現代化建設,如銀行、公園、海水浴場等:並將基隆港建設為現代化港口,連結日本神戶的航線,隨著港務興盛、碼頭工人漸多,港邊美食應運而生。西岸碼頭以船運公司、檢疫所為主,南岸為漢人居住地,而東岸為當時日本人主要生活的街區,甚至有「基隆的銀座」之稱;此時的基隆,每天增「加人」(同「基隆」的閩南語發音),百業興隆,形成獨特的港都風情。

從雞籠到基隆
 

基隆舊稱「雞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形似雞籠」。有人說基隆市本身單面朝海的地形,像雞籠打開;不過,早在荷蘭、西班牙占領之前,已有「雞籠」名稱,跟近代基隆行政區地形應沒有太大關係。《淡水廳志》稱和平島形狀頗似雞籠,故有此名,但此說仍須進一步查證,還有人說基隆嶼也像養雞的籠子。

 

另有一說,日本學者安倍明義認為,基隆地區早些年為凱達格蘭族(Ketangalan)的生活範圍,而Ketangalan中的tanga被省略,剩下的Kelan,即為雞籠的閩南語發音。還有其他傳說,如基隆先民站在高山上可聽到福州的雞叫聲,故名為雞籠山;或漢人將「Ketangalan」誤聽成閩南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云云。

 

清光緒年間,設臺北府分府通判於雞籠,用以稽查管束、掌理當地煤務,取「基地昌隆」之意,改「雞籠」為「基隆」;一說沈葆楨上奏改名,不過按《基隆地名及歷史意涵的變遷》,沈葆楨只主張積極治臺,並未有改名的要求。

故事與新生
 

如今港務雖不若往日興盛,但基隆曾是重要的歷史舞臺,融合多元族群,更有豐富的海港語彙,如船隻、海神信仰、因多雨而生的雨棚與天橋……都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使海洋城市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其實,故事一直都在,最要緊的是找回空間的「歷史感」,而老地名就是路徑之一,能連結過去與現代,海港與城市的冒險,也將再次啟航。

俗語說得好

  • 新竹風,基隆雨,四十九天黑。
    新竹有九降風,而基隆溼冷多雨,有時甚至連下四十九天,日日都是陰暗的天空。
     
  • 棕蓑穿到生青苔。
    蓑衣由山棕製成,可以披在身上防雨,就是以前的雨衣,農人逢雨天就會穿蓑衣下田務農,才不會淋溼。此諺語和「棕蓑生稻草」、「棕蓑生菅芒」,都是形容基隆多雨。

     
  • 水流東,吃未空。
    暖暖溪注入基隆河,本該直接流入,可是繞過龜潭後,就朝東轉才注入基隆河。這被暖暖的大戶人家認為是帶來財富的徵兆,此說便傳開了。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