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期

【有情天地】

只羨鴛鴦不羨仙 動物的愛情

錦羽相呼暮沙曲,波上雙聲戛哀玉。

霞明川靜極望中,一時飛滅青山綠。

         -唐.李群玉〈鸂鶒〉

這首七言絕句是描寫「鸂鶒」(ㄒㄧ ㄔˋ)雌雄相伴、同飛並游的儷影。牠們色彩鮮明的羽毛總是引人矚目,其成雙成對的習性又使人聯想到浪漫的愛情,經常成為夫妻情深意切的代言者。然而,鸂鶒究竟是什麼鳥?

 

關於鸂鶒,有兩種誤會,一是名稱、二是習性。「鸂鶒」古時又俗稱「紫鴛鴦」,而真正的「鴛鴦」,在宋、元以前,其實是指另一種與鸂鶒同屬鴨科的水鳥,只因牠的雄鳥羽毛沒有鸂鶒雄鳥那麼鮮豔,結果「紫鴛鴦」反客為主成了「鴛鴦」,真「鴛鴦」卻被搶走了名稱,於是只好另取他名,叫作「瀆鳧」(ㄉㄨˊ ㄈㄨˊ)、「赤麻鴨」或「黃麻鴨」。

 

其次則是配對的真實情況。鸂鶒在繁殖期間,的確是一雄一雌形影不離,但只要雌鳥產下卵之後,雄鳥便離去,到其他隱蔽河道換羽,讓雌鳥自行孵卵;更重要的是,鸂鶒的一夫一妻僅限於當年的繁殖期,等到隔年,雌鳥雄鳥會另結新歡,重新配對,牠們並不會終身相守。

 

至於瀆鳧,除了在繁殖期,雌雄二鳥會結伴同行,平時也大多成雙成對,較少換偶;加上牠們的頭部有白羽,古人認為這是白首偕老的象徵。更特別的是,在育雛期間,由雌鳥孵卵,雄鳥則在巢穴附近警戒;等到雛鳥孵化後,親鳥還會背負雛鳥游水。若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或許瀆鳧才是真正的愛情代言者,而這也應該是古人歌頌鴛鴦情深的原因吧!

 

在大自然中,動物透過雌雄交配的方式以繁衍後代,當然人類亦不例外。不過人類擁有多樣的情感,除了傳宗接代之外,男女雙方還會產生相互依戀的愛情。尤其隨著文明的演進,而發展出夫妻的倫理關係,以及在法律上的責任和義務,這些都遠遠超過單純的生育目的。

 

那麼其他動物呢?或許牠們沒有人類這般複雜的社會結構和情緒,但很多動物的兩性之間同樣有各式各樣的習性,為大千世界平添許多情趣。

 

大多數動物的兩性關係比較不固定,因為在大自然中,「繁衍」是物種能否延續下去的關鍵,往往多子多孫是一種比較容易的生存策略。不過雌雄一對一的物種也不在少數,甚至有些動物真的是終身為伴,彼此緊密相連。

 

例如:天鵝(古代稱「鵠」、音ㄏㄨˊ)、雁與鶴,牠們可說是最著名的「愛情鳥」,原則上都是一雄一雌相伴,並且也會共同育雛。而雌雄天鵝游水時,還常貼近彼此的長脖子,遠遠看來,彷彿就是一顆「愛心」,在人類眼光中,簡直就是浪漫「破表」。

 

另外,像企鵝、潛鳥、信天翁也是一生一世一雙鳥。企鵝尤其特別,因為雄鳥擔負了孵卵的任務,而雌鳥會出外覓食,再帶回來給雄鳥,堪稱是「女主外、男主內」的代表。

 

在哺乳類中,河狸、狼、長臂猿也是代表性的單一伴侶動物。在人類的文化中,狼常被賦予負面的印象,但實際上,狼群通常以一雄一雌及幼狼所組成,非常類似人類社會的核心家庭,而且雄狼雌狼終身相伴,而幼狼成年後則另行組成家庭。不過有趣的是,狗作為狼的亞種,卻在人類馴養後改變了習性,狗並不會長相廝守。

 

其實,各種動物的特性都是長久演化的結果。當然,在兩情相悅的時候,相信牠們一樣會有愛慕之心,只是未必會朝朝暮暮罷了。

動物之愛一二事

  1. 情感的表現通常與腦部的演化有關,愈複雜的腦部結構就會有更多樣的情緒反應。所以昆蟲的繁殖行為應是單純的生理反應,而很難說具有「愛情」這般的心理感受。
     
  2. 魚類是否有愛情的感覺?目前很難確知,但牠們一樣會有伴侶關係及育幼行為。例如「巴西蓋刺魚」會維持一雄一雌的單一伴侶模式,形影不離;而「海馬」則由雌魚將卵產在雄魚腹中的育兒囊,經過二至三週後,雄魚再孵出小魚。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