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期

【按名索驥】

臺灣交會之地 甚為美麗

我們生長於斯,卻不一定能「看見臺灣」,熱愛這片土地,不妨先從認識老地名開始,按「名」索驥,回首來時路,也為家園創造新的意義。

 

在經緯度出現以前
 

在中國古文獻裡,漢朝《漢書.地理志》提及「東鯷」,而三國時代的《臨海水土志》則談到「夷洲」,兩者都曾被推測是臺灣的古地名;後來認為應指東南沿海上羅列的島嶼,臺灣位列其中,卻非特定的稱呼。至於《隋書》中的「流求」、《元史》和《明史》的「瑠求」,也可能與臺灣相關,從前的人沒有經緯度的概念,對於島嶼只能各自表述,造成名稱混亂。

是誰說了「福爾摩沙」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行經臺灣沿海,被島嶼上的美景所震撼,脫口喊出「Ilha Formosa」,即「美麗的島嶼」。這段耳熟能詳的歷史,近幾年被許多學者和媒體「翻案」,比如葡萄牙人記載的是一座「西北東南向、長度約一百公里」的島,其座向、長度都不同於臺灣;反倒是西班牙人的航海誌上寫著「As Ilhas Fermosas」,後來他們繪製海圖時,再將當時的臺灣指稱為「Hermosa」(艾爾摩沙)。十七世紀荷蘭人治臺後,才確立了「Formosa」(福爾摩沙)一詞。究竟是誰說的,或許答案莫衷一是,唯一能確定的是,臺灣綠樹蓊鬱,碧海藍天,真的是風景宜人之處。

 

臺灣初登場
 

臺灣原先不稱臺灣,而是閩南語讀音相近的「大員」,大員指臺南安平,島的故事,便從那座港說起。一說安平的平埔族部落社名為「Tayovoan」(臺窩灣),有時寫成Teijoan(大員)或Toyouan(臺員),而十六、十七世紀的外來船隻多由此上岸,久而久之,就將上岸處當作全島的稱呼;另一說「taiwan」是當地原住民語,有「外來者」、「怪異」之意,當船隻靠岸,原住民就會如此大喊。還有個悲傷的說法,許多移民因水土不服而病逝於此,故稱「埋冤」,讀音亦似「大員」。

 

明鄭時期捨大員,改為「東都」、「東寧」,至清朝設置「臺灣府」,下轄三縣,這也是「臺灣」二字的初登場,另外還有不少「外號」,如鯤島、寶島、蓬萊……但都不如「臺灣」根深柢固。

山海有相逢
 

臺灣四面環海,可謂﹁向海而生﹂,東西文化如浪潮,撞擊出澎湃的浪花;各方移民亦於此處交會,雖然聲腔各異,卻在一次次的練習中,共譜出和諧之歌。經年累月,那些「差異」共融成多元、豐富的文化,而原先陌生的「你和他」,也漸漸成了「我們」。

俗語說得好

  • 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
    十七世紀起,閩客移民陸續來臺,尋求一片安身樂土,遷移過程本就艱辛,至清朝治臺,更頒布「渡臺禁令」,以諸多條件限制移民,條件不符者,只能搭帆船偷渡:偷渡業者的惡意、「黑水溝」―臺灣海峽的驚濤駭浪,都讓移民九死一生,即便順利上岸,也要抵擋得住熱帶傳染病。無怪乎心情沉重,揪成了一團。
     
  • 番薯不驚落土爛,只望枝葉代代湠(傳)。
    「毋驚」指「不害怕」,「湠」則有繁殖、繁衍之意。這句話出自臺灣文化協會創辦人蔣渭水先生,番薯生命力堅強,正如臺灣祖先冒險犯難的精神,即使先人已逝,但他們精神恆在,代代相傳。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