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期

【有情天地】

峰峰相連到天邊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

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山海經.海內西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昆侖」(後世多寫作「崑崙」)是一座雄偉巨大的聖山。據《山海經》記述,「昆侖之虛」(虛即大山丘)是海內最高的山,位於西北方,也是天帝在凡間的都城;方圓八百里、高萬仞(一仞為八尺),山上長滿了「木禾」這種植物,樹高五尋(一尋為八尺),樹幹之粗,需要五個人展臂合抱才行。

 

如此神奇之大山,究竟是現在哪一座山?有人認為就是今日的崑崙山脈,也有人認為是巴顏喀拉山,甚至有人以為是帕米爾高原(古名「蔥嶺」),各家說法莫衷一是。

 

從現代地理學觀之,或許可以釐清頭緒。地理學將相連的山嶺,並沿著一定方向延伸的山體,稱作「山脈」,因為它們猶如脈狀,且地質也相同。進一步來說,若是許多山脈平行相鄰,或是連綿相關,彼此在形態、成因、構造上又非常相似,而聯合成一組規模龐大的系統,那麼這就是「山系」了。

 

因此,上古的「昆侖」未必僅是一座山,其實很可能是如今所稱的「崑崙山系」整體。它包含了西起帕米爾高原的崑崙山脈,以及一路向東分岔而出的阿尼瑪卿山脈(又名「積石山」)、可可西里山脈、巴顏喀拉山脈等。這些山脈高聳入雲,猶如天神的宮殿,代表了上古華夏先民所認知的疆域邊界。

 

在地球上,山脈的形成與大規模的地殼板塊運動有關。當兩個板塊相互碰撞時,由於板塊邊緣不斷受到擠壓,於是岩層會產生波狀彎曲、折疊等褶皺現象,形成隆起的山體,此即陸地上最常見的褶皺山脈。大多數知名的山脈都屬褶皺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和臺灣島的五大山脈。

 

另一種狀況是岩層因推擠壓力過大,而張力超過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於是岩層斷裂成兩塊,其破裂面即是斷層。若斷層以垂直方向位移時,那麼上升的岩塊便形成山體,此為斷塊山脈,如華北的太行山脈。

 

還有一些山脈則與地函中岩漿的變動有關。當岩漿衝出地殼,所噴發出的熔岩、火山灰等物質大量堆積在地表,等到逐漸冷卻後便形成山體,此為火山山脈,如長白山脈和臺灣島北部的大屯火山群。

 

若以長度來說,地球上最龐大的山系不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底,也就是遍布全球海洋中的「中洋脊」,總計約八萬公里。中洋脊的形成和板塊有關,但與褶皺山脈不同,中洋脊是位於兩個板塊的分離邊緣,並不是碰撞處。當地函內的岩漿透過板塊邊緣之裂縫不斷冒出,其熱力會使得裂縫兩邊的地殼持續膨脹;而噴出的岩漿經海水快速冷卻為玄武岩,則形成厚重的新生海洋地殼,同時向裂縫兩側擴張。於是中洋脊就在源源不絕的岩漿湧現下,逐漸增厚、隆起。

 

以高度來說,中洋脊相對於兩側海底約高出二千至三千公尺,其面積約占全球海洋的三分之一,幾乎相當於陸地總面積。有些中洋脊的山峰或高地露出海面,而形成島嶼,其中最大者便是冰島,面積十萬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為全球第十八大島。

 

山脈連綿起伏,縱橫於地球各處,而形成壯觀、綺麗的地理景觀。它們是陸地上的屏障或疆界,也是海洋地殼生生不息的發源處。我們的世界因為有了山脈,才享有如此繽紛多彩、豐富萬千的面貌。

山脈一二事

  1. 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是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擁有十座超過八千公尺的山峰,它是由印度板塊衝撞歐亞板塊而形成。兩板塊碰撞後,歐亞板塊的前緣被抬升成青藏高原,印度板塊的前緣則堆疊成喜馬拉雅山脈。
     
  2. 陸地上最長的山脈是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長約七千五百公里。它其實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此山系從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一直延伸到南美洲的火地島,還包含洛磯山脈、加州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等。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