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期

【樂活慢行】

春日文旅

春意方濃,正適合走向戶外,欣賞青山綠水的自然風光。

 

在臺北捷運線附近,有許多適合老少同遊的地點,石牌站與唭哩岸站之間的「軍艦岩」,就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親山步道。

親山步道
 

軍艦岩屬大屯山系,海拔僅約一八五公尺,山脈自硫磺谷向南延伸,有唭哩岸山、丹鳳山、烏尖連山。山頂巨岩盤據,猶如一艘軍艦航行在翠綠樹海之間,因此而得名。

 

軍艦岩位於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正上方,一般會從捷運石牌站或唭哩岸站下車,沿捷運步道行走約五分鐘,從立農街二段進入陽明交通大學北投校區,上行達步道入口,拾級而上,大約二十五分鐘就可以攻頂。雖然高度一路攀升,但階梯維護完善,大小適中,健腳且耐走。且沿途都有綠蔭相伴,累了,就停下來喝口水,休息一下。慢慢走,總會到。

 

步道的初段尚有榕樹、樟樹、楓香等中低海拔樹種,步道中後段旁開始有蕨類占據,最為顯眼的就是芒萁和烏毛蕨。這是因為軍艦岩是「單面山」,迎風面直接承受夏天的太陽、冬天的東北季風,且土壤稀疏,使得耐凍耐旱的植物取得優勢,連中高海拔才會生長的馬木醉、米飯花也都生長在這裡。沿途還可以見到幾棵美麗的琉球松。
 

前人足跡
 

行走至此,許多人也會發現地景逐漸變化,地表開始裸露出巨大的岩石。事實上,軍艦岩整個山體就是由石英砂岩所構成,是臺北盆地山麓最古老的沉積岩,也是臺灣北部早期非常重要的岩石產地,又被稱為「唭哩岸石」。軍艦岩一帶就是當時的採石場。

 

唭哩岸石的特點是色黃,防水耐火、冬暖夏涼。清領時期,來臺北墾殖的漢人,就經常使用唭哩岸石作為建材,搭建房屋。光緒年間,臺北建城時,官方原本原本打算用唭哩岸石,幾經考量最後才改採內湖金面山的石頭。儘管如此,唭哩岸石仍是民間愛用的石材。

 

當時在石牌、唭哩岸、奇岩一帶都有很多採石場,把大塊的岩石切割成小塊,用獨輪車送到水圳旁,用小船運到基隆河畔,向北載往內湖、石碇;或是繞過番仔溝進入淡水河,載往艋舺、新店等地。運送岩石的水圳如今何在?其實,當您踏入陽明交通大學北投校區的大門時,門口那條小溪就是當時的圳道,它的名字叫「八仙圳」。

 

踏在粗獷原始的岩塊上,早年開採岩石、人工鑿斧的痕跡,至今清晰可見。閉上眼睛,遙想當年,彷彿可以聽見採石工舉起鐵鎚大力敲擊、互相吆喝的聲音。邊走邊看,不覺已達山頂,軍艦岩映入眼簾,偌大的岩體在樹海中乘風破浪,念天地千載之悠悠,氣勢雄壯而威武。

登高望遠
 

登上軍艦岩,平滑的岩面上鋪有一層潔白的細沙,彷彿來到東北角海邊。這樣的印象其實沒有錯,因為軍艦岩原本也沉於海底,只是經過數百萬年的地殼變動、擠壓,最後變成了山頂。經風化作用,岩石變得曲折嶙峋,甚至有流線型的溝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上高點,展望極佳,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勢,臺北盆地盡收眼底。

 

西邊是北投和關渡平原,視野良好時,可以看見忠義山上行天宮北投分宮及圖書館。再往遠處眺望,有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在社子島,以及重巒疊嶂的觀音山;東邊則是天母;東南是劍潭山、圓山大飯店,越過山脈臺北一○一隱約可見。向北眺望,隆起的小山即是紗帽山;東邊山上兩座非常顯眼的建築物,就是文化大學。來到這裡,許多山客忍不住舉手高呼,紛紛合影留念。但要注意的是,軍艦岩四周皆是垂直壁面,拍照時還請小心足下,切勿推擠爭先,以避免發生危險。

 

按原路下山回程,往唭哩岸站,經過捷運站可以再向前一些,步道上展示著當年打石匠所使用的工具:鑽仔、烘爐、火鉗、鐵支路、風鼓等,並砌有一面唭哩岸石牆,供民眾觀賞。若是意猶未盡,可前往附近的東華公園或行天宮北投分宮,都保存有更完整的唭哩岸石牆。其實在臺北市區內,還有許多使用唭哩岸石的舊建築或牆面,只是未被歷史記錄。眼尖的您不妨仔細找找,或許住家附近就看得見唭哩岸石喔!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