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期

【專題企畫】

傳遞訊息

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加拿大 馬素‧麥克魯漢《認識媒介》
 

傳遞訊息的範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廣泛:說悄悄話、看報紙、打電報、聽廣播、講電話、上網找資料……傳播技術愈來愈進步,媒介也愈發多元,如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動畫,甚至是「多媒體」,我們藉此共享資訊,相互瞭解。本專企以回顧歷史的方式,看訊息與媒介的交互影響。

訊息的旅程
 

傳遞訊息的行為或過程,稱為「傳播」。美國的社會科學家拉斯維爾(H. D.Lasswell)提出「5W」模式;亦即「兩個獨立的系統(傳播者與受眾)透過媒介,有目的性地傳遞訊息」。

 

「訊息」是由「符號」組成資訊,構成有意義的傳播內容。比如貓咪是客觀存在的哺乳類動物之一,某些人把牠視作心愛萌寵、家人,有人卻認為牠很可怕,可見訊息的詮釋是因人而異。「效果」則是訊息造成接收者行為、認知上的改變。當廣告詞說「心情不好就來一片XX口香糖」,倘若受眾否認、質疑,便是無效傳播,反之,如果受眾被影響,開始認為「嚼該品牌的口香糖會使我快樂起來」,進而購買,即為有效傳播。

 

而「媒介」則是傳遞過程的「中介」,分為印刷媒介、傳統視聽媒介、數位電子媒介,功用是保存及傳播訊息,擴大傳遞和接收資訊的範圍。嚴格來說,媒介是「工具」,而媒體是「經營媒介的組織或機構」,如報紙是媒介,報社是媒體,但有時兩詞會混用。有些專家認為「人」也算一種媒介,因為人身能說話、唱歌、表演戲劇、跳舞、繪畫……形同是個「多功能平臺」。

 

另外,傳播訊息必須是雙向的過程,接收者對訊息要有所回應,稱「反饋」,但難免會受到干擾,稱作「雜音」,導致兩端的訊息或解讀意義有所落差。而傳播需在特定情境下發生,因此不同文化、環境的人,對於同樣事件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比如在某些地區,「親臉頰」代表禮節和友善,但華人卻覺很尷尬,甚至認為是一種冒犯。

新媒介 新文明
 

每當有新的媒介出現,就會產生新的訊息形式、傳播模式與溝通方式,將導致人際互動方式、社會組織與結構的改變,產生新的文明。

 

在語言和文字之外

未發明文字和語言之前,人類以聲音和肢體語言溝通,而大腦、喉部要進化到足以用話語交流,人類學家推測約發生在五萬年前。聲音、肢體、言語的共通點是稍縱即逝,以及距離限制,所以得用別的方法輔助記憶,比如「結繩記事」;《春秋左傳集解》云:「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揚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結繩是為了記住約定,而在樹皮或竹片刻線條則代表數目,稱「契刻」,將竹片一分為二,雙方各執其一,即古時的契約。

 

想讓訊息傳得更遠,古人運用「動物」、「聲音」、「火光」和「煙霧」。五代十國時期,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卷上‧傳書鴿》:「唐朝右丞相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繫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之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已有「飛鴿傳書」的案例。

 

常言「暮鼓晨鐘」,中國古代的寺廟、都城設有鼓樓和鐘樓,以鐘鼓聲報時、示警。古人還會在邊境、險峻處和交通要道處,每隔一段距離就搭一座高臺,倘若有敵軍來犯,白天就在高臺上燃煙、晚上用火,一站站地把警報傳回去,如歷史故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場景。後來秦王嬴政開始修建自都城咸陽通往各國的馳道,類似今日的高速公路;在歷代君王的努力下,形成了完整的「郵驛」制度,同樣每隔一段距離就設一驛站,備有馬匹、船隻,接力傳訊,除傳遞軍情之外,唐朝「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也是靠驛站的快馬送進長安城。

 

文字和印刷術的出現

無論是結繩或契刻,記事範圍有限,也不夠準確,所以人類開始嘗試以「繪畫」表達思想、記錄事項。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壁上的手印、圓點及動物描繪,其創造力令今人讚歎,亦是人性的初現,這些圖畫可說是象形文字的先驅;傳說蒼頡夫子造字,不過文字並非一時、一地、一人所能成,蒼頡夫子應該是集大成者。

 

中華文化最早的定形文字為「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通常刻寫在龜的腹甲、背甲及牛的肩胛骨之上,以火烤之後顯現的紋路占卜;至今已發現約四千五百個單字,能解讀者有三分之一,每個字都有完整、獨立的意義,已使用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漢字造字法,還有假借字義的狀況。文字的出現,創造了「以眼代耳」的讀寫文明,人們開始趨向有隱私性、線性、邏輯性的思考,而社會型態亦從部落擴大為國族。

 

有了文字,就需要文字的「載體」,比如蘇美人用泥板、古埃及人用莎草紙,而中國古人除了前述的龜甲外,也運用竹簡、木板、金石、絲帛等材質寫字,但有的笨重、有的昂貴;直到東漢蔡倫造出物美價廉的「蔡侯紙」,才解決了以上難題。但抄書耗費人力與時間,並不利於大量傳播,隋唐興起的雕版印刷與宋朝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十五世紀西方的古騰堡再加以改良,讓人類漸漸擁有了大量、高速複製訊息的能力,文化得以廣泛地傳播,如書籍、報章雜誌、海報、廣告傳單等;除了提高識字率、加速新觀念、新思想的流通之外,也將歷史保存下來,更讓人類走入大眾傳播的世界。

 

電子訊息和數位傳播

科技日新月異,電子裝置與電訊頻道的出現,將聲音和影像傳遞出去,如電報、電話、廣播、電視、電影等,不但能夠普及,大多數還具有「即時性」,讓人們接觸到更廣大的世界;前言提及的學者麥克魯漢提出「地球村」的概念,借助電子媒介,訊息的時空差將不復存在,也使全人類結成了一個具密切關係的小社區。而後,電腦的發明將電子訊號轉化為數位訊號,應用於手機、數位相機、數位電視、衛星網路等,藉此記錄文字、影像,並透過網際網路傳送,至此我們不再單向接受訊息,也能製造訊息、與更多人互動。
 

媒介是人的延伸
 

為何說「媒介即訊息」?如果換個方式說「形式即內容」,也許會更容易理解。因為我們往往太專注於內容,殊不知傳遞形式也會影響人對內容的看法,甚至會改變訊息本身的意義。

 

比方同樣的內容,分別以電子郵件和通訊軟體表達,會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前者有郵件標題、收信人和職稱、一定的信件結構、結尾問候和個人訊息,層層疊加,導致我們未讀內容,已有正式感;而用私訊聯絡,雙方表述會較口語化,甚至不那麼在意錯別字,偶爾還會運用俏皮貼圖,會給人較不正式、但也具備即時性的「速度感」。

 

麥克魯漢認為媒介所產生的內容,也都是另一種媒介。比如電視裡播放著電影,而電影是比電視更早出現的媒介,也就是說任何當代媒介都受到過去的影響,所以沒有「新媒介」,只有「再媒介」;想要理解現今的媒介,必須要爬梳它的歷代發展,誠如現在的表述方式,其實也都帶著前人的模樣和意識。

 

他亦提到「每種媒介都是人的延伸」。任何傳播媒介都是人類意識的擴充,我們創造新的媒介,也被媒介改變了生活與思考方式。回想一下,一早是否就下意識地打開手機?接著收信、瀏覽新聞,並對某張照片產生了興趣;能理解照片內容,是因為我們早已被印刷術的視覺、線性、透視等「印刷人」的感知方式所馴化。
 

做個優質閱聽人
 

當我們偶然讀到一則訊息,先不要急著點進去,停一秒,想一下這消息的合理性,便能有效減少點閱且後悔的機率;再者,要認知到所有新聞都是「再製的」,想要全面瞭解一件事,需廣讀天下之言,多看各家媒體的相關報導,自然能比較其中的差異。若有親友轉貼消息,也先進搜索引擎確認,如果只有一兩個網站在談此事,通常不是真實內容。曾任教世新大學新聞系的余陽洲老師,在演講中提到,積極搜尋、選擇、比較、查證訊息,並給予媒體反饋,是媒體識讀最關鍵的核心觀念。

 

在地球村裡,人人都是閱聽人,而今我們不只接受訊息,也成為訊息的生產者,例如將所見所聞放上社群、共享網站或影音平臺,已算是「傳遞訊息」,哪怕只是兩人通電話,也要慎思內容,表達真實且立意良善的話語,別忘了「人」也是媒介之一。不妨思考一下,我們是如何被媒介潛移默化,並試著「反客為主」,去理解和善用所表達的媒介,進而提升使用媒介的自主性,打開「視界」的窗。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