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期

【潤心法雨】
《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
今譯今註
(卅七)

【語譯】 

不孝順父母,對長輩或是地位輩分較高的人,態度輕忽不恭敬。

 

【註釋】 

一 重:尊敬。

 

【說明】

玄穹高上帝告誡世人,父母、尊長對我們有養育、教導的恩情,卻有子女、後輩,無法對雙親、長輩心懷尊重和敬意。

 

百善孝為先
 

孝道是傳統的美德,也是道德的基礎、人倫之根本,是對父母、尊長恩德的感念與報答。奉行孝道,除了要照護父母、祖輩的飲食起居,也要察顏觀色、問候尊親,給予心靈上的支持與安慰;更要聽從父母、祖輩的正確教導,若觀念、想法不同,我們也要誠心尊重他們的意見,並且以和緩的語氣、有禮的態度溝通,相信將能彼此了解,達成共識。

 

俗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無常,尤其是在繁忙的現代社會,我們能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十分短暫,所以要把握相聚的時光,用心關懷與陪伴。若是無法常伴在側時,也可以透過電話、視訊等方式,經常噓寒問暖,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關心。

 

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孝道,維護家庭的和睦與團結,做一個有孝心、有道德、有責任的人,自然能將這分美德,擴展到親眷、朋友,乃至於職場、團體及陌生的族群。相信個人將會獲得內心的富足喜樂,家庭幸福圓滿,社會也能朝著和諧、繁榮、積極的方向發展,成就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大家庭。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司命真君靈寶真經》有云:「愛親敬長,以固根本。」提醒我們敬愛父母、敬重尊長,以穩固做人的根本。因為我們能安穩生活在進步舒適又便利的現代社會,都是靠各種領域、職場等師長、前輩的照顧和提攜,一代又一代的打拚和累積而來。這些處世的智慧、經驗,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越陳越香,越沉澱越圓融,越能散發光芒。

 

所以無論是年長或年輕、前輩或後輩,並非對立抵觸,也不該互相輕視,而是要能跨越「理解的差異」,彼此「傳承」。例如身為晚輩、後輩,要放下先入為主的想法,真心理解、尊重長輩的想法,虛心受教、樂於「承」接尊長處事的智慧;而身為長輩、前輩,也要帶領後輩,「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敞開心胸,多接觸新的知識和觀念,才能與時俱進,讓彼此間的交流和相處更順暢,融合出新的智慧火光。

 

如此一來,個人與群體的生命,與整個社會的生命,就能在這樣的「傳遞」與「承繼」之中,不斷進步、不斷延續,充滿光明和展望。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