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期

【旅讀視界】

挑戰巔峰的登山家

跟著好書去旅行,邀請專家職人引路,
為我們拓展多元視野,看見世界的豐美。

地球上有許多崇山峻嶺,荒涼且危機四伏,約於兩百多年前,冒險攀爬此類高峰仍是不可思議的。

 

十八世紀下半葉時,瑞士有位博物學家,叫作德索敘爾,他為了研究高山植物,重金懸賞登頂白朗峰(阿爾卑斯山脈之最高峰,海拔四千八百多公尺)的人,到了西元一七八六年,當地的帕卡爾與巴爾馬成功完成這項創舉,被視為現代登山運動的起點。

 

自此以降,登山運動持續發展,許多人甘願暫時拋下平地的舒適生活,攀登幾千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山峰,一般稱他們為「登山家」。

因為山就在那裡

想要攀爬至高山之巔,過程如此艱辛,身體、精神皆備受考驗,那麼,登山家為何依然心向群山呢?


「聖母峰有我生平僅見最陡峭的稜線和最驚心動魄的懸崖。我心愛的……我沒辦法告訴妳,這座山讓我有多著迷。」此段文字,出自一九二○年代,英國的喬治‧馬洛里在聖母峰營地上寫給愛妻的家書。而當有人問馬洛里為何有意攀登聖母峰時,他回答說:「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人們至今仍經常引用的名言,也道出了無數登山愛好者的心聲。

 

在眾多高山中,聖母峰、喬戈里峰、干城章嘉峰、洛子峰、馬卡魯峰等十四座全球最高、八千公尺以上的巨峰,對於登山家來說是深具挑戰意義的,舉例來說,義大利的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常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登山家之一,而令他聲名遠播的,就是「史上首位登頂所有十四座八千公尺高峰」的成就。
 

險峰歲月 奮鬥精神

艾德蒙‧希拉里則為紐西蘭的登山家,於一九五三年,和雪巴人嚮導丹增‧諾蓋一同登上聖母峰頂,是文獻紀錄上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登山家,因此受封為爵士。他於八十高齡時回顧一生,發表自傳作品《險峰歲月》,書中提到當年接近聖母峰頂遇到的一處天險:

 

我打量著這塊高約十二公尺的岩壁,心裡為之一沉……我朝右邊觀察,那裡似乎有條路可行。一大塊雪簷附在岩塊上……由於重力的關係,雪簷斷裂了一塊,形成一道窄窄的裂縫,直往上去。我心中忐忑不安……我擠身進入冰縫,盡可能找到用手可以抓到的地方。我喘息不已,但一步步攀高,雪簷沒有什麼異狀,上去約十二公尺後,我終於奮力脫出冰縫,攀上了岩塊。我辦到了!

 

這是一塊巨大、幾近垂直的岩石臺階,但希拉里仍竭盡全力,克服了登頂前最艱難的阻礙,後來此處就被命名為「希拉里臺階」,讓後繼者彷彿也能感受到他不畏挑戰的奮鬥精神。

│登山風格 各自精彩│


阿爾卑斯式攀登:起源於阿爾卑斯山區,簡稱阿式攀登,是一種強調依靠自身、以速攻為原則的攀登風格。通常由數名能力相近的登山家結為夥伴,個人自行背負輕量的裝備、物資,盡量不使用氧氣瓶,並以強大的體能、精良的技巧,快速地登上峰頂,避免在高風險地帶停留過久。著名的「金冰鎬獎」(或譯金冰斧獎),旨在表彰最出色的阿爾卑斯式攀登,在登山界頗具指標性。

 

喜馬拉雅式遠征:起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是一種善用資源、所需時間較長的攀登風格。通常會組成人數較多的登山隊,設立大本營儲存物資,雇用挑夫或嚮導輔助攀登,空氣稀薄處全程使用氧氣瓶,遇到險要路段先架設繩索,八千公尺以上山峰一般採取此種方式攻頂。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