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期

【專題企畫】

珍惜光陰 實現理想

時間不能增添生命,但珍惜光陰可使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美國植物育種家 路德.柏班克

 

行天宮寶經《北斗星君賜福真經》:「人身難得。」我們生而為人,是難能可貴的事。因此,我們應珍惜、感恩這分得來不易的福報,把握每一分、每一刻,活出生命的意義,才算不枉此身與此生。
 

時間總是不夠用
 

早上七點,惠君從夢中驚醒,慌慌張張地梳洗,然後抓著衣服往外跑,一邊追趕公車,一邊感到懊惱;昨晚不該追劇追到凌晨的,害她沒聽到鬧鐘鈴聲,現在連買早餐的空檔都沒有,就趕到公司埋頭苦幹。但整天都昏昏沉沉地,且回想起來,完成的事情似乎也不多,她收發郵件,回了幾封信,還接了幾通電話,某個專案才寫到一半,另一個緊急工作又插隊了,而明天一早還要開重要的會議,最後只好加班準備。

 

到晚上十點,惠君終於踏進家門,說好的「每天下班慢跑一小時」,此時已經也無力應付,算了,還是明天早一小時起床「補跑」吧!然而,她依然睡到快遲到了才大夢初醒……每天都複製著昨天,而時間老是不夠用,到底該怎麼辦?

管理時間
 

惠君的故事,可能也是許多人的心聲吧!被現實磨去了一點稜角,好在心中還有不滅的渴望,常想要為自己再努力一次,但總覺得永遠被時間推著、趕著,連要過著有餘裕的日常生活都很不容易,遑論自我實現。其實,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沒有人更多一些,或真正地缺乏時間,我們能學習的就是「管理與珍惜」,運用有限的光陰,創造更多的意義。

 

四象限-分出輕重緩急

上課時,教授拿出罐子,先置入高爾夫球,再依序將石頭、細沙塞入瓶中縫隙,就在學生覺得不可能再放進任何東西時,教授拿出兩瓶子飲料,徐徐倒入、倒滿。他問大家得到了什麼啟示,有個學生搶答:「我們一定能『擠出』時間做事。」

 

教授搖搖頭,為大家解惑:「不是『擠』,而是先找出最要緊的事情,並排出次序。人生好比『罐子』,『高爾夫球』是你最重要的一切,包括家庭、健康、熱忱,而『石頭』比如工作、車子、房子、財富,至於『細沙』,就是不重要的、瑣碎的事。倘若先放滿沙子,就放不進高爾夫球了。」這就是知名的「罐子哲學」。

 

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很重要,但一時想來千頭萬緒,此時可應用「時間四象限法」,分成「第一象限-重要且緊急」、「第二象限-重要但不急」、「第三象限-不重要也不緊急」、「第四象限-不重要但緊急」四塊,釐清事情的先後次序,並各有應對策略。

 

分出排序之後,我們可以按照「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順序處理各種待辦事務。

 

按照天性,我們通常會把時間花在第一、三、四象限,因為第二象限往往是「一生的功課」,耗時又費力,人總是會習慣拖延甚至做不完。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會做不好第二象限的事情,是因為花太多時間在第三、第四象限,試想有多少聚會是非去不可?有多少訊息值得不停盯著手機?有時候必須堅定意志,拒絕與放下,把更多時間分配給第二象限。

 

如果試著處理「重要但不緊急」之事,我們會發現,「重要而緊急」的事情也變少了。舉例而言,小鎮上有個消防隊,消防員每天都疲於奔命地處理「重要又緊急」的火災,他們希望能減低火災發生率,於是花大量時間進行「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如消防演習、檢查街道上的消防設備、防火巷、老化電路及其他隱患;剛開始確實很忙,但久而久之,火災有效減少,他們也更有時間宣導跟檢查,形成良好的循環。

番茄鐘-絕對專注與適度休息

番茄鐘工作法在國外行之有年,原理是每工作二十五分鐘便休息五分鐘,途中若分心就得重頭算起,接電話或回覆郵件都屬於分心行為;休息也得計時,而且必須是真正的休息,比如閉目養神、看看風景,不可以滑手機或繼續想工作上的事情。據說如此可以達到高效率的「心流」,渾然忘我地進入工作狀況。

 

但也有些人感到困惑,才二十五分鐘,好不容易進入狀況又得停止,不是得不償失嗎?其實此工作法強調的不在於時間,而是希望藉由「計時」讓人「忘時」,進入完全專注的狀態;再者,人的天性總是傾向選擇簡單的事情,專心二十五分鐘總是比三小時的工作容易辦到。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節奏,靈活運用番茄鐘,有人是這麼做的:設定三顆番茄鐘,在七十五分鐘後,再好好休息十五分鐘。

 

善用時間 優化生活

注意力有限,但資訊的世界如同大海,我們不可能、也不必要注意所有的訊息,而分掉人生所需的專注力。比如社群媒體上的新聞或名人發言,或是朋友之間的回文,不需要隨看隨回,我們可以每天設一個時段瀏覽,但其他時間完全不接觸,避免過量接收資訊;同類型的事情包括選早餐、買衣服,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名人會買好幾件相同的衣服,並天天換著穿的緣故,因為他不想因選衣服而分心。

 

另外,一整天總有些零碎時間可用,我們可以事先想好自己有哪些空檔,安排好可以做的事項,就能毫不浪費地運用;既然是瑣碎的時間,處理郵件、撥一通電話、思考行程之類的小事,當然沒問題,但請不要處理太複雜的正事,那樣反而會失去效率。最大塊的零碎時間,莫過於通勤的時候,拿來閱讀正好,因為讀書很自由,隨時開始、隨時結束,但日積月累,一定能豐富學養;或者閉上眼睛,靜聽各種優質的播客(podcast)節目,如行天宮的「問心Podcast有聲書」,其中的「明聖經故事集」,每集五至十分鐘,為大家帶來心靈饗宴,愈聽愈平安。

管理自己
 

有句話說得很直接:「不夠用的,也許不是時間,而是自己。」

 

拿惠君的例子來說,她的匆忙全因為時間太少嗎?還是因為晚睡,導致睡眠不足,所以無法早點起床,連帶著通勤時間被壓縮、注意力減退、工作效率差,最後也無法運動健身,而且更加疲勞呢?表面看來,是追劇導致一連串的結果,但從根本而言,是缺乏自我管理,她需要的或許並不是任何一種工作法,而是在該睡覺的時間,好好睡上一覺。

 

再者,明明是同樣的任務,但別人僅用一個小時完成,自己卻老是做不完,或要花上很長時間,會不會是因為不夠熟練呢?所謂「專業」,並不只是在時間內「完成」或「做好」,而是「又快又好」;想要變得專業,並無捷徑,只有把時間用在請教、行動及無數次的練習,才能夠在重要時刻展現高效能。

 

除了工作,如果想要擁有充實的生活,也得把時間投注在自己身上。如閱讀、欣賞展覽、看一場好的表演,可以豐富美學素養;持續進修或學習專業,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更有底氣;花時間跟家人、伴侶、朋友相處,他們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資產』;或找出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並為其付出熱忱,好好經營。照字面看來,我們好像「花費」很多時間,但「花費」並不一定是「浪費」,人生本該將時間「投資」在美好的事物上,不是嗎?
 

有意識地生活
 

西元一九七二年,法國地質學家西弗里進行了一項特別的實驗,他在地下三十公尺打造了一座地底實驗室,裡面有床、桌椅、各種科學儀器、食物和水,但沒有時鐘與自然光,他將在這裡獨自待上六個月。起初他還能藉由唱機、書籍解悶,但隨著唱機故障,他的睡眠時間變得很長,記憶力也開始衰退,無法靈活地串珠子,甚至陷入了恐慌,產生許多負面的念頭。

 

二○二○年,法國有十五位志願者,一起進入沒有手機、手錶、自然光的洞穴中生活四十天,只能憑本能吃、喝、睡眠;該計畫被稱為「深度時間」,當受試者離開洞穴時,都認為自己才進來了二十多天,因為他們的時間感已經消失了,搞不清楚過了幾天,而且各個面有倦色。

 

當我們日復一日地上班、回家、睡覺,重複著兩點一線的交通路線,失去動力和盼望時,是否也如同生活在洞穴裡,感到麻木、疲憊?再試著回想,童年時,我們是不是總覺得時間比較慢,而且至今難忘年少回憶?科學家表示,那是因為小孩會投入大量神經資源和智力來建立新的心理模型,他們時刻參與、感受著生活。

 

珍惜光陰的真諦,不在於「擠壓」出更多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因為時間即生命,我們與時間的關係,就是對待人生的態度;我們不需要把時間抓得緊緊地,也不需要追趕他人的進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只要重拾童心,活在當下,去感知生命的溫度,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發自內心地去熱愛生活,那就是對時光最好的禮讚。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