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志業∣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312期

【字裡行間】

格物致知 志向遠大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禮記
大學》

在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為學、修身、做人、處世的基礎。從推究世間事物之道理開始,獲得無窮盡的知識,且進一步內化成本身的智慧,運用在人生的各層面,不僅可增進個人的道德涵養,同時還能奉獻所學,造就社會、國家的平安與幸福。「格物致知」驅策我們立定志向,並憑藉著積極進取的信念,跨越障礙,最終實現理想。

 

從「格物致知」到完成目標,其間是一段任重道遠的生命歷程,因此古人常以「致遠」一詞勉勵有志者:必須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和毅力,才不會半途而廢。同時隨著眼界的開展,我們能看得更寬廣、更遠大,見識與器度自然不同於已往。若能再進一步將自己的知識、智慧、品德、修為傳承及影響他人,助益社會持續向上提升,這正是儒家對於讀書人的期許。

 

從文字來看,「致」和「到」系出同源,皆從「至」衍生而來。甲骨文中的「至」是一枝箭射中標靶,為會意字,意思是抵達;由於射中目標是一件完美的事,所以也用來形容「完善」、「最好」的狀態。「到」和「致」是後起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兩字本為同一字,除了原來「至」的意思之外,還引申有「傳達」、「給予」等義。

 

隨著文化演進,人類生活日趨複雜,原先一字代表多義的情況便朝字形分化的方向發展。大約在戰國時期,「到」和「致」分成兩種寫法,而意義也開始區隔:「到」用作「抵達」、「往」、「去」等較為具體的行為;「致」當作「給予」、「傳達」、「表示」、「推究」等較為抽象的意涵,並且還引申出「細密」、「精美」的用法,後世則另以「緻」來區別其義。

 

再看「遠」,在甲骨文中是一個會意兼形聲的字。從「遠」的部件來解析:「袁」本義是寬大的長衣,類似今日的外套,而當作部首的「辵」(ㄔㄨㄛˋ)則是在路上行走之意。帶著長衣外出,意思就是前往長距離的地方,這樣的地方自然就是「遠」了。因此「遠」原形容空間距離大,後來若是指時間長久,亦可用「遠」來形容;至於與「遠」相比,較小的距離或較短的時間,那麼就是「近」了。

 

文化是透過世世代代不斷承先啟後的過程,才能日新又新,而人類若希望能永續發展,如何與萬物共存共榮就是我們「任重致遠」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