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充滿先人辛酸血淚的瑠公圳 兩百六十多年前,台北盆地仍是一片未經開墾的荒地。 清乾隆初年,漳州南靖人氏郭錫瑠定居於台北中崙庄, 為了解決灌溉缺水的問題,集合佃農開鑿新的水道。幾經勘 查,瑠公發現導引新店溪的支流青潭溪水,將有助於今日大 安區、松山區和中山區的開墾,遂於清乾隆五年(一七四○ 年),變賣祖產籌得二萬兩,僱工開鑿大圳。 工程進行過程中,沿途山巒起伏,經常遭到原住民的襲 擊,更是技術與智慧的考驗;再加上資金短絀,真是飽受挫 折。但瑠公意志堅定,歷經二十七年艱辛奮鬥,終於完成大 圳,命名為「金合川圳」。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大圳不幸遭到山洪沖毀, 瑠公因此懷憂病故。所幸,他的大兒子郭元芬繼承了父志, 將大圳整修完成。後人感懷瑠公的貢獻,改名為「瑠公 圳」。 瑠公圳的故事,充滿了義行孝風。日後受益的農田,高 達一千兩百餘甲,對國家民生的影響十分深遠。 玄空師父傳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