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之道2022

第十三章 建設北投行天宮歷艱險 再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填實移平,光僅這浩大的整地工程,便費時一年 多。黃欉 為求竭臻完美,邀請多年老友 華南建設公司廖欽福董事長擔任建設顧問,並聘 請名匠阿狗司協助設計,以及名匠廖石城擔任建造監工,並且由高墀傳 負責的共 立建築師事務所承接工程,共同為 恩主公打造恢宏殿堂。 黃欉親自與高齡七十的知名廟匠阿狗司共同研究,設計出具有閩南風格 的殿 宇。燕尾翹脊的金黃屋頂層次分明 室內則採用 顧問的建議,捨木雕 梁柱,改 採用較為堅固耐久 鋼筋結構。 黃欉更以加薪的方式,鼓勵礦場的工人們輪班加入建廟的行列。再加上 呼應 而來的効勞生,在北投行天宮基地建設期間,每日皆有數百人次以上 人力投身 建廟。又由於當時的建築工具不若現今齊備,皆靠眾人一鋤一鏟、一畚 箕地搬運 石塊、挑砂掘土、填補山崁, 程的浩繁,有如愚公移山般艱苦卓絕。 其中,最令黃欉感動的,是諸多効勞生的發心投入。來自各地的効勞生 ,遠 途到北投車站下車後,還要步行半小時。他們先將每粒石頭清洗乾淨, 再搬去屯 281 ─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