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好 書 說 好 話 行 好 事 做 好 人
讀一個會發光的故事 您知道輔佐商朝五位君王的功臣 ,原本是一位廚師嗎﹖ 我們都聽過「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但這句話又是誰說的 呢﹖掌管送子、保佑生產順利 的神明,您知道也有男神嗎﹖ 每段經典背後,總有精采且饒富意義的故事。 人們愛看故事,尤其是對世界 充滿好奇的孩子,但不是 每個孩子都看得懂經典,如果 只是背誦、沒有理解,就無法 從中真正體悟,獲取養分。因 此,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 會精選《關聖帝君明聖真經》 二十六則故事,編寫、繪製成 「孩子讀經典故事」系列五本書, 讓經典不再晦澀難懂,讓 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 事,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又一個 04
《 歷史風景,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 仁君王侯篇 》舜、娥皇 、女英、 伯夷、叔 齊、周文 王、 漢文帝等人物故事。 《名臣良相篇 》武侯諸葛亮 、伊尹、 孫臏、范 增、蘇武 、 班超等人物故事。 《聖帝將帥篇 》關聖 帝君、 岳恩主 ︵岳飛 ︶、關 聖太子 ︵關平︶、張巡等人物故事。 《聖哲賢達篇 》孔夫子、張仙大帝、柳下惠 、楊震、嚴光等 人物故事。 《孝子高士篇 》原憲、魯仲連、陳仲子、蔡順、 于保夫婦等 人物故事。 05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楷模 典範,這套書就如同一台時 光機,帶領 孩子穿越時 空,看各朝 代的古聖先 賢,如何堅 守信念,克服難關,從書中 人物的生命故事,學習他們的處 世智慧、道德風範與生命態度 ;也能從紂王、秦檜等前人的 故事來反思自己。此外,每篇 故事都設計有「閱讀思考」, 讓故事與生活相連結,鼓勵孩 子自我反省及獨立思考;還有 「來學成語」、「原典欣賞」,呈 現與故事相關的經典名言 佳句、成語諺語和譯文說明, 加強孩子的閱讀理解以及語文 素養。 好的故事是 光,幫助我們 更清晰地照 見過去、面 對未 來。身處快 速變遷的現 代社會,孩 子在求學、 生活、精神 上,也常會面臨考驗和挑戰,心 中難免也藏有不安與焦慮、 06
迷惘與挫折,讓我們和孩子一 起閱讀經典裡的故事,從古人 的生命演繹中,從故事的正向 力量裡,一窺生命的智慧,體 悟人生的哲理。 期盼這套書,能為孩子帶來 一點光,引領孩子在未來的 道路上,堅定踏實地步步向前行。 行天宮志業公益會會長﹙義工職﹚ 07
4 10 20 08 序 ︱︱ 讀一個會發光的故事 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不飲盜泉的孔夫子 延伸故事 ︱︱ 廉者不受嗟來食
36 50 60 09 高風亮節的嚴光 一生清廉的楊震 濟世救人的張仙大帝
柳下惠 坐懷不亂 的 10
則是「他柳的下諡」惠號是,,魯姓所君展 以賞,賜名給獲他,的春封秋地時,期「魯惠國」人 。 後人稱他「柳下 惠」。 11
12 有一天,柳下惠因為來 不及進城,只好暫時投宿在 城門外;正巧有 一位女子也 錯過了進城的時間, 不得已 只能暫 待 在城外。
當時,是最嚴寒的 冬 季,到 處冰天雪地,柳下 惠眼見這名 女 子衣衫單 薄,不斷發抖, 心中十分 不忍,擔心她會承受 不了 半夜的低溫而凍死。 13
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生起惻隱之心的柳下惠,讓這名女 子坐在自己懷中 取暖,直到天亮,而懷抱著女 子的柳下惠, 一整夜都規 規矩矩,毫無 一 絲邪念。 後來的人們,都非常欽佩柳下惠的定力 和品行,並 以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典故,來形容 一個人即使面臨 誘惑和道德考驗,仍然能保持堅定的意志,力守清白端 正的節操。 15
16 柳下惠的故事是發揚了「廉」的美德;「廉」就是 不貪圖非 分之物,對於自己 不應得的財富、名利以及美 色,絕不動心,就如同柳下惠,即使女 子坐在懷中也無 任何不軌行為,是「廉於色」的楷模,也是「心正則身 正」的最佳典範。
同 情形憐容憫能氣之謹候形心守嚴容。禮寒人節。行、事毫端無正邪,念面。對 誘 惑 坐懷不亂 冰天雪地 惻隱之心 來學成語 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17
閱讀思考 故事中的柳 下惠,內心光 明端正,所以 就算女 子坐在懷中, 也沒有生起 任何一點邪 念,行為舉止 正直清白。 提醒我們平時為人處事,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心 念動機。因為端正的心地,是抗拒誘惑的 最佳屏障。 心存正念,就會行得端、坐得直,面對誘惑 能視而不 見,也不會受到外界不良的影響。 18
原典欣賞 坐懷不亂柳下惠 柳下惠潔身自 愛,即使美女 坐在懷中也無 任何不軌 行為。 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19
孔夫子 不飲盜泉 的 20
在一日辛勤奔波,感覺口乾舌燥時,往 往只要 一杯水,就能消除身體的渴、帶 走疲累。但又渴又累的孔夫 子,在遇見 一口清澈沁涼的泉水時 ,卻不 願意喝,還想儘快遠離,這 是為 什 麼呢 ?
22 原來,這口泉水,是盜賊所開鑿的,這些盜賊過去 曾盤據在附近,專門搶劫旅人、商家財 物,殺人 不眨 眼,所以這口泉水被取了「盜泉」這樣的惡名。 孔夫子知道,如果只為了自己的乾渴疲累而喝了盜 泉,或是用這泉水來梳洗,他將會永遠愧對 那些被盜賊 奪去生命、財產的人,也辜負了長久堅持的仁義。 所以,孔夫 子縱使口再渴、身再累,對於這來路不 正的泉水,孔夫 子 連碰都不願意碰 一 下。
23
西漢的大學者劉 向讀到這 一個歷史故事 時,曾經讚歎說:「孔夫 子不坐擺放 不端正的席子, 寧願口渴也不願喝盜泉的水,就是因 為連微小的細節都 不輕忽,才能日 積月累,涵養出如此剛正、高潔無瑕 的操守 啊 !」
25 不飲盜泉的孔夫子 而孔夫 子潔身自愛,寧願忍受乾渴折磨,也不願飲 用盜泉的行 為,不僅被世世代代的人們所讚揚傳誦,也 成 為 人們所推崇的人格典範。
來學成語 逐 日形、容逐覺人月得非的嘴常長巴狠時乾毒間燥殘口忍渴。。 累 積, 比喻歷時遠久。 口乾舌燥 殺人不眨眼 日積月 累 26
潔身自愛 世世代代 修養自身,保持清白, 不 與 人同流合汙。 累 世、 累 代,指每個世代。 不飲盜泉的孔夫子 27
閱讀思考 孔夫子就算 身處困境,也 絕不接受來 源不當的 東西,示範了待人處事清白光明 的高潔品格。 品格,常會在最細微的地方展現。不大聲喧譁、 不亂丟垃圾、 不隨便拿別 人的東西…… 這些日常生 活中看起來好 像很不起眼的 事情,也應時 時提醒自 己要留意,以 免不好的行 為變成了壞 習慣,對未來 造成不良影響。 28
原典欣賞 志士 不 飲盜之泉 清高有志氣 的人,寧可忍 受乾渴,也不 願飲用盜賊 所挖掘的泉水。 不飲盜泉的孔夫子 29
延伸故事 對廉潔的人來說,堅持做人 的尊嚴 和骨氣,比滿足需 要來得更重要,能秉持道德原則而 不貪取,也不會因貧困 而動搖自己的意志,能 始終保持「廉潔正直」 的風範。 就如同《明聖經》所說的: 「 廉者不受嗟來食。 」廉潔的 人, 不 接受無禮招呼的施捨: 30
春秋時代的 齊國,有 一年發生 嚴重的饑荒,許多人都沒飯吃, 只好到外地去乞討食物來吃。 有個人名叫黔敖,是 地方貴 族,非常富有,平常家裡就會積 存許多糧食。為了幫助餓肚子的 百姓,於是他叫僕人煮粥,並抬 到路邊,供 應 給路過的災民吃。 廉者不受嗟來食 31
當時飢餓的人很多,走起路來有氣無 來 ,力對,黔但敖聽的到義有舉免善費行的,粥更可是以感吃激,。都 紛 紛 趕 32
一位災民拖著 無力 的身軀緩慢走過,黔敖 拿 起瓢子敲著飯鍋,態度傲慢 地對那人大喊:「喂,過來吃 粥!」 災民緩緩抬起頭,對黔敖說: 「我就是不願接受這樣 無禮而 不尊 重的施捨,才會餓到這樣的地步!」 廉者不受嗟來食 33
黔敖明白自己的失禮後,急忙道歉,但災民還是拒 絕接受,就這樣默默 地 離開了。 一個清廉有骨氣的人, 就算是面臨最 艱難的處 境,也不會低聲下氣接受別人無 禮的對待,更不會接 受這樣輕忽他人尊嚴的「嗟來食」。 34
故事中的黔敖 雖有救濟急難 的初衷,卻缺乏 同理心而失禮 於人,讓受助者 有被羞辱的感 覺。 如果黔敖當時 能以謙和、平等 的態度,真誠給予 關懷,善解並顧 及對方的心情 和自尊,不僅可 以 避免言語傷人,同時也能讓濟眾的 善行更圓滿。 我們助人時,必 須避免讓受助 者有不被尊重 的感覺,以同理 心真誠傾聽與瞭 解對方的真正 需 求,才能給予最合宜適切的協助。 廉者不受嗟來食 35
嚴光 高風亮節 的 36
嚴光生於西漢末年, 少年時,就因品德 高尚、學識出眾而聞名;後來認識了皇 族子弟劉秀, 和當時在太 子宮中任事的 侯霸,嚴光也 和 劉秀成 為 好朋友。
39 高風亮節的嚴光 王莽篡漢稱帝後,施行暴政。侯霸趁 機投靠王莽,劉秀則決心要推翻王莽政權。 嚴光當時也多次受到王莽的邀請, 卻不為 所動,後來乾脆隱居起來。 十多年之後,劉秀終於擊敗王莽, 在洛陽建立 東漢王 朝 ,史稱光武帝。
41 高風亮節的嚴光 為了求官位,許多人 因此想盡辦法要 和劉秀攀 關係;只有嚴光,依然不 願出來做官,繼續過著隱 居生活。 劉秀一直十分敬佩嚴 光的人品,也很想念他 , 便派人各 處 尋訪。
幾年後,劉秀得知嚴光 隱居在齊國,便立即派 人帶 厚禮,備馬車, 一連邀請了 三次。面對劉秀的誠 意 和情 誼,嚴光實在無法拒絕 ,才 勉 為 其難 地 來到洛陽。 而這時的侯霸, 早已在 王莽失去權勢後,轉 而向劉 42
秀靠攏,因此當上了東 漢的 丞 相 。 侯霸深知劉秀十分器重 嚴光,所以聽到嚴光 要來, 不敢怠慢,立 刻派人帶信問 候。然而嚴光對侯霸追逐 名 利、投機取巧的行 為無法認 同,便把信退回去, 還說: 高風亮節的嚴光 43
「丞相已居高位,如果能懷著仁義之心輔佐皇上,天下 百姓都會喜悅;但若只會說好聽的話來討好皇上,恐將 引來殺身之禍。」 嚴光看到人品不正的侯霸,竟能當上丞 相,心裡毫 無久留的打算, 甚至連貴 為皇帝的劉秀親自來看望,他 也是閉著眼睛假裝睡 著 ,不願起身。 44
45
過了後來嚴光更是不告而別,隱居於浙江的富春山。 一段時間,劉秀再次徵 召,嚴光仍堅持 不接 受,一直過著耕讀垂釣的平淡生活直到終老,享壽八十 歲。 46
來學成語 沒 有會道讓別批自就評己形離人遭容開機受人了謀殺的。巧害品詐的格,大高用禍尚手。,段氣謀節取堅私貞利。 高風亮節 投機取巧 殺身之禍 不告而別 高風亮節的嚴光 47
閱讀思考 嚴光與皇帝 是朋友,深受 器重,但嚴光 不求高 位,視富貴如 浮雲,一生寄 情山水,怡然 自得,且 不改其志。 我們要學習,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精神, 堅守正確的 原則,該做的 事就去做,不 該做的事絕 不做。這樣當 我們面對各 式各樣的誘 惑時,才能做 出對的選擇,不做虧心事,自然 心安理得。 48
原典欣賞 武侯原是廣慧星,即是前 朝 嚴先師 諸葛武侯孔 明,原本是天 上的廣慧星, 曾降世為東 漢的高士嚴光。 高風亮節的嚴光 49
楊震 一生清廉 的 50
楊震,是東漢時期的賢臣。 少年時就聰 明好學,閱讀廣博 ,學識豐富。學成 後,他回家鄉以 教書為業,一教就是三 十年,門下弟 子達三千多人,當時人們 都稱他是「關西夫 子」。五十歲時,有 位大將軍聽聞他的賢 能,邀請他 出仕當官。
由於楊震很賢能, 一路 受到 長 官的賞識、提拔。 當楊震赴任東萊太守的 途中, 曾受楊震推薦 為秀才 的昌邑縣令王密,聽說他會 經過昌邑,便在深夜帶著十 斤黃金前去拜訪, 一方面是 答謝楊震過去的提拔, 一方 52
面也想請他日後多多關照。 楊震當場拒絕了這 分謝 禮,他 說:「 我 和你是老 朋友 了,我 知道你 的 為人,你 怎 麼 會不了解我 的 為人呢?」 王密急忙勸說:「現在 夜深人靜,這件事不會有人 知道。」 53
54
楊震一聽,立 刻嚴正駁斥:「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怎 麼 會說沒人知道 呢 ?」 後 來王,密楊聽震了「非四常知羞拒愧金,」只的好故默事默傳離了開開。來,大家稱 讚他是「四知太守」。他 一生公正廉明,從 不接受私人 請託, 子 孫也都生活儉樸。 一些長輩勸楊震為 子孫著想,不妨添些家產,楊震 卻說:「讓後世稱讚我的 子孫是清官的後裔,這不就是 一生清廉的楊震 55
最豐厚的遺產嗎?」 在楊震的薰陶下,五個兒子都以「清白」持家而譽 滿天下,楊家四代也都有人當上高官,如此清正廉明的 家風,至今仍 為 廣大世人所推崇。 56
來學成語 美 好非的常名深安聲夜靜,裡。天沒 下有 皆人 知聲 。, 夜深人靜 譽滿天下 一生清廉的楊震 57
閱讀思考 楊震為人剛 毅廉明,不論 在人前、人後 ,都能 保持清白正 直,不義不取, 守分不貪,建 立清廉的 家風,無形中 累積了豐碩 的道德資產, 不僅仕途平 安順遂,還能福蔭後代子孫。 這也勉勵我 們要「慎獨」 ,即使獨處, 在沒有 人看到的地 方,也絕不能 做「虧心事」, 無論何時 何地,都應當不欺己、不欺人、 不欺神。 58
原典欣賞 畏金楊震廉 楊震為官清 廉,對於不義 之財心存戒 懼,拒絕任何 的賄賂。 一生清廉的楊震 59
張仙大帝 濟世救人 的 60
一般印象中,掌管送 子、庇佑兒童 與幫助婦女生育的神明 ,以女神居 多;在《明聖經》中,記 載了 一位 隨侍在 關聖帝君身旁,掌管送 子 與守護孩童平安,慈祥如父 的男神 「張仙大帝」。 61
張仙大帝在成道前, 曾巧遇一位老者。這位老者面 有異相,雙眼各有兩個瞳仁,手中還握有 一張竹弓、三 顆鐵彈,張仙感覺非常神奇,便忍 不住上前與老人閒 談。 老人說起竹弓與鐵彈的來歷 不凡,是非常珍貴的法 寶,在瘟疫流行時能發揮驅除疫病的作用。 張仙聽完,非常歡喜,心想:「長久以來,我 一直 盼望能有機會,學習濟世救人 之法,幫助眾生離苦得 62
可 以樂實,現 了在!這」個 心 願 終 於 老人細細觀察 張 仙,發現他正 直、善 良,不求名利,還懷有 一顆慈悲心,足堪繼承 法寶,便欣然授 予。後 來,兩人又再次相遇, 63
老人更傳授了其他濟世 助人之法。 之後的 數十年,張 仙往來各地,以弓 彈法寶解救了 許多受苦 難的 人們。由 於非常 靈驗,名聲逐漸傳開 , 64
民眾敬之如 神,尊稱 為 「張仙」。 65
送子張仙射天狗圖 民初 齊白石繪(款) 66
張仙得道成仙後,仍憫念蒼生,經常巡遊人間幫助 世人,更特別致力於保佑孩童的平安。 如宋朝時,仁宗皇帝有次在睡夢中,見到張仙前來 示警,因為天狗星作祟的緣故,才會 不得子嗣,並提點 仁宗皇帝多施行愛民的仁政 ,便會以弓彈助其驅逐天 狗。仁宗醒來後,便馬上派人畫了張仙的寶像,懸掛於 宮中敬拜。 濟世救人的張仙大帝 67
此後,民間也漸漸 地開始恭奉張仙的畫像。 有 子 者,祈求孩童免於災病;無 子者,則是期盼賜 予子嗣, 皆十分靈驗。 68
來學成語 救助世人。 濟世救人 濟世救人的張仙大帝 69
閱讀思考 張仙大帝心地善良,悲憫眾生,故能得逢奇緣, 獲得仙人傳授 法寶;在昇天 為神後,亦持 續濟世救 人,守護了許多家庭的幸福。 心地善良端正 ,做事認真 踏實,才能受 人信任 和託付。當我 們有機會幫 助別人時,要 堅定信心、 努力去做。如 果遇到困難, 就提醒自己 莫忘初心, 再堅持下去,崎嶇路徑之後,就 是平坦大道。 70
原典欣賞 今有塑畫帝像者,側立張仙持彈弓 現在若見到 關聖帝君的 塑像或畫像, 其中侍立於 旁、手持彈弓 的隨從神明, 即是「送子神 」、「兒 童守護神」 張仙大帝。 濟世救人的張仙大帝 71
出 版 者: 發行人: 聯絡地址: 聯絡電話: 網 站: 繪 圖: 內頁排版: 印 刷: 初版一刷: 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 黃忠臣 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303 巷 14 弄 4 號 (02)2502-2236 www.ht.org.tw 江小A 造極彩色印刷製版股份有限公司 長榮國際文化事業部 中華民國一一四年(2025)四月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尊重版權 請勿翻印※ 孩子讀經典故事. 聖哲賢達篇/江小A繪圖. -- 初版. -- 臺北市 : 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 民114.04 面 ; 公分 ISBN 978-626-96424-7-2(平裝) 1.CST: 傳記 2.CST: 歷史故事 3.CST: 中國 782.2 114001779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