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好 書 說 好 話 行 好 事 做 好 人
04 讀一個會發光的故事 您知道輔佐商朝五位君王的功臣,原本是一 位廚師嗎﹖ 我們都聽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這句 話又是誰說的 呢﹖掌管送子、保佑生產順利的神明,您知道 也有男神嗎﹖ 每段經典背後,總有精采且饒富意義的故事。 人們愛看故事,尤其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 子,但不是 每個孩子都看得懂經典,如果只是背誦、沒有 理解,就無法 從中真正體悟,獲取養分。因此,行天宮文教 發展促進基金 會精選《關聖帝君明聖真經》二十六則故事, 編寫、繪製成 「孩子讀經典故事」系列五本書,讓經典不再 晦澀難懂,讓 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事,不自覺地走 進一個又一個
05 歷史風景,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 《仁君王侯篇》舜、娥皇、女 英、伯夷、叔齊 、周文王、 漢文帝等人物故事。 《名臣良相篇》武侯諸葛亮、 伊尹、孫臏、范 增、蘇武、 班超等人物故事。 《聖哲賢達篇》孔夫子、張仙大帝 柳下惠、楊震、嚴光等 人物故事。 《孝子高士篇》原憲、魯仲連、陳仲子、蔡順、于保夫婦等 人物故事。 《聖帝將帥篇》關聖帝君 、岳恩主 ︵岳飛︶ 、關聖太 子 ︵關平︶、張巡等人物故事。
06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楷模典範,這套書就 如同一台時 光機,帶領孩子穿 越時空,看各朝代 的古聖先賢,如何 堅 守信念,克服難關,從書中人物的生命故事, 學習他們的處 世智慧、道德風範與生命態度;也能從紂王、 秦檜等前人的 故事來反思自己。此外,每篇故事都設計有「 閱讀思考」, 讓故事與生活相連結 鼓勵 自我反省及獨 立思考;還有 「來學成語」、「原典欣賞」,呈現與故事相 關 經典名言 佳句、成語諺 和譯文說明,加強孩子的閱讀 理解以及語文 素養。 好的故事是光, 幫助我們更清晰 地照見過去、面 對未 來。身處快速變遷 的現代社會,孩子 在求學、生活、精 神 上,也常會面臨考驗和挑戰,心中難免也藏有 不安 焦慮、
07 迷惘與挫折,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閱讀經典裡的 故事,從古人 的生命演繹中,從故事的正向力量裡,一窺生 命 智慧 體 悟人生的哲理。 期盼這套書,能為孩子帶來一點光,引領孩 子在未來的 道路上,堅定踏實地步步向前行。 行天宮志業公益會會長﹙義工職﹚
08 4 10 24 序 ︱︱ 讀一個會發光的故事 以德輔君的伊尹 足智多謀的孫臏、范增
09 36 48 60 堅守信念的蘇武 志節高尚的班超 不求名位的諸葛武侯
伊尹 以德輔君 的 10
商朝的開國名 相伊尹,不但擁有治國的 智慧,也具備軍事才能,更輔佐了五 代 商王治理天下。 11
12 伊尹本來是 一個奴隸;雖然身 分卑微,但自幼聰慧 過人、勤奮 好學的他,志向卻十分遠大, 一心想要施展 抱負,輔佐賢君治理天下。 後來,伊尹憑著高超的烹飪技巧,成 為了商湯的廚 師。經過了 一段時間的細膩觀察,伊尹發現商湯是 一位 賢能且值 得效忠的君主,便 一直等待機會,希望能向商 湯表達自己的治國之道。 有一天,伊尹服侍商湯用餐,商湯對伊尹的料理讚
13 以德輔君的伊尹 不 絕口,忍不住問他是怎 麼 做的。 伊尹微微 一 笑,恭敬 地 回答: 「做菜是小事 但做 得好並不容易!
14 菜不能太鹹,也 不能太淡,佐料要 精心調整以搭配 不同的食材;其實 治理國家就像做菜,很多 事情 不能 操之過急,但也 不能放任,唯有恰到 好 處 ,才能把事情做好!」 眼前這個廚子,居然能從做菜談出 一番治國的道理 來,看來不但能料理食材,還能料理國家大事 呢!商湯 對此讚歎 不已,立 刻決定打破奴隸身 分的限制,任用伊
15 以德輔君的伊尹 尹來協助管理國政。 當時夏 朝的君王夏桀,殘暴狠毒, 不遵循道義,許 多老百姓都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伊尹運用智慧幫助商湯推翻夏桀,建立了商 朝;伊 尹也鼓勵商湯,要效法堯舜之道,做 一位仁君。在商湯 和伊尹的努力下,商 朝初年的政治很清明,經濟也很繁 榮。 後來商湯去世,伊尹繼續輔佐外丙、 仲壬兩任君王,
16
17 │ 以德輔君的伊尹 還做了商湯的 長 孫 太甲的老師。 太甲即位後,性格暴虐, 不明事理,輕視商 湯所制定的政策,也不重視道德,心中沒有天下百 姓。 伊尹為了規勸與教育太甲, 要求太甲到商湯的墓地 旁邊居住。伊尹不厭其煩 地告訴太甲,身 為君王, 一定 要始終如一 地 修養道德,懂 得 反 省 改過。 太甲在商湯的墓旁住了三年,在伊尹 的諄諄善導下,
18 從一開始的 不甘願,到後來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懺 悔已往的罪過。 伊尹非常欣慰,勉勵太甲說:「大王可知,湯王為 什麼能得到天下 呢?那不是因為上天偏愛他,而是因為 老天爺會護佑有德之人;為 什麼百姓會愛戴湯王 呢? 那不是他向老百姓求來的,而是百姓只願意歸 順有 德之王。」
19 後來伊尹親自迎接太甲回宮,盡 心盡力輔佐;而太甲 也勤政修德, 成 為一 位有 為 有守的君王。
口中 不 停 地 稱讚。 處理事情、問題過於急躁。 指說話、做事剛好到了最合適的 地步。 來學成語 讚不絕口 恰到操好之過急 處 20
盡心始盡終不力如厭一其水煩深火熱 處在深水熱火中,比喻處境非常 艱困、痛苦。 不 自始至嫌終麻都煩。 不 改變 費盡心思,使出全力。 以德輔君的伊尹 21
閱讀思考 伊尹貢獻自己的才 能,輔佐商朝五代 君王,開 創繁榮盛世;更幫 助太甲走上正途,實 踐堯舜聖王 之道。太甲治理天下期間,老百姓生活和樂安寧 。 我們要學習 的精神,有勇氣、肯 承擔,將 照顧天下百姓的重 擔,放在自己的肩 上,他不只是 完成身為人臣的職 責,更是忠誠實踐了 那一分要為 世人帶來幸福的偉大理想。 22
原典欣賞 以德輔君的伊尹 文武臣僚,皆當敬體,則是三代以上 之臣也,夔龍伊皋其人也。 身為國家的文武官 員,都應當盡忠職 守,為國家社 會服務,效法夏、商 、周三代及之前 的忠臣良相, 如舜的樂官|夔、舜的諫官|龍、商湯的開國良 相|伊尹、舜的獄官|皋陶等等。 23
24 足智多謀 孫臏、范增 的
25 孫臏和范增,與 關聖帝君 一樣都生在亂 世,而他們又是怎樣的人物 呢 ? 孫臏、范增,都 善用機智 和謀略的人才, 在面對複雜而危急 的局勢,能夠正確 地分 析,並擬訂有效的方案,完成主君的託付。
26 孫臏,戰國時代 著名的軍事家,因受到魏國國君的 賞識,到魏國擔任要職;而同樣在魏國擔任將軍的師弟 龐涓,卻嫉妒孫臏的才能,害怕孫臏會搶走他的鋒頭 和 位置,所以設下陷阱,讓孫臏遭受「臏刑」,被砍去了 雙腳,還遭受「黥刑」 臉上被刺了字。 為求生存,孫臏只 能先假裝發瘋,降 低龐涓的戒 心;後來齊國派使者到魏國拜訪, 藉機拜見齊國使 者;孫臏聰慧犀利的言詞 和不凡的見解,深深打動了齊
27 足智多謀的孫臏、范增 國使者,認 為這樣優秀的人才, 絕不能就此埋 沒,便偷偷將孫臏 帶回齊國。 後來,魏國派兵攻 打趙國, 趙國向齊國求救,齊王命大 將田 忌前往救援。田忌本想與魏 軍正 面決戰,但孫臏建議:「魏 軍如 今全力攻打趙國, 內只會 剩下
老弱殘兵;將軍可以先派出少部 分的兵力,迎戰在趙國 的魏軍主力,再派我們的主力軍隊攻打魏國首 都;魏軍 認為眼前的敵人 不足為懼,便會毫無顧忌 地趕回魏國救 援。如此,我們就能解救趙國的危機了。」 田忌聽從孫臏的建議,最後果然成功救援了趙國。 而范增,生於戰國末期 是西楚霸王項羽 和其叔父 項梁的謀士,很擅長制訂出奇制勝的謀略。 秦朝末年,因為長期暴 政,使 得百姓失去家園、 28
29 足智多謀的孫臏、范增
怨聲四起; 在當時的 反秦軍中,聲 勢最浩大 的就是陳勝與吳廣。後 來陳勝等 人失敗被殺,讓同樣也抗秦的項 梁感到憂心卻步。 就在此時,范增對項 梁分 析了情勢,他說:「當年楚 懷王被秦國關押至死,楚 30
國人至今 仍懷恨 在心;陳勝 不擁護 楚國,只想自立,當然 無法成功;您 今天從楚國的 屬地江東起兵,而 您的祖輩世 世代代都是楚國的 將領,許多楚 人都會願意來依附您,所 以 您現在 一定要趁勢而 為,才是 31
最好的方法 啊 !」 項梁聽取范增的建議 ,找到楚國宗室 流落在民間的後 裔,並襲用其祖 父的稱 謂,尊 為「楚懷王」,來凝聚楚 人的心,果 然讓反秦軍的陣容更加堅強。 足智多謀的范增,不但為項梁建設了軍隊, 在項梁死後 繼續獻出奇策, 幫助項梁的姪子項羽 打敗了秦 朝 大軍,獲得了推翻秦 朝 的關鍵勝利。 32
來學成語 年老體弱、傷殘等作戰能力 不 佳的士兵。 發奇兵或用奇計制敵而獲勝,比喻用對方 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勝利。 把怨恨藏在心裡。形容對人記下仇恨,以 伺 形容人機聰報慧復多。謀略。 足智多懷謀恨在出心奇老制弱勝殘兵 足智多謀的孫臏、范增 33
34 閱讀思考 孫臏、范增,都是聰 明有能力的人,生 在亂世 能夠洞察全局,遇到難題也能冷靜面對、衡量局勢, 不被當下情境和情緒所左右,而完成任務。 除此之外,其實一 個人最重要的是要 培養明辨 是非善惡的智慧, 以及堅守道德的勇 氣,將聰明才 智運用在正確的地 方,才能真正地圓 滿人生 幫助 他人。
35 足智多謀的孫臏、范增 原典欣賞 韜略期孫臏,機謀勝范增。 關聖帝君的兵法造 詣,足以比擬戰國時 代的軍事家 孫臏,機智和謀略, 更超越秦末西楚霸 王項羽身邊 的軍師范增。
36 蘇武 堅守信念 的
37 使節: 使者,常駐他國的外交官員,或派往國外辦理事 務的代表。 漢武帝時,漢 朝與匈奴常常發生戰爭。而 新上任的匈奴 單于勢力還 不穩定,他害怕 在此時受到漢 朝的襲擊,於是 先釋出善 意,將被扣留的漢 朝 使節釋放回國。 漢武帝非常高 興,也決定派出使節團,護 送被扣留 漢 朝的匈奴使者返鄉。而這支 使節團的領導者,就是蘇武。
38 蘇武手中握著代表漢 朝使節的「漢節」,帶領著 一 百多人,滿懷守護邊疆和平的雄心壯志,踏上旅途。 事情一開始都很順利,但就在蘇武要離開匈奴時, 發生了 一件大事:匈奴人內部叛變,要推翻現任的首領 單于。內亂很快就被平定了,而 單于後來才知道,原來 叛軍還勾結了蘇武的部下! 單于非常生氣,就將所有漢 朝 的使節都抓來審問。 事實上,蘇武完全 不知道部下勾結這件 事。當士
39 兵要抓蘇武去審訊時, 蘇武嚴肅 地說:「我受 辱事小,委屈國家的使 者、辜負使命事大!就 算我活下去了,又有 什 麼顏面見皇上?」話 一 說完,蘇武便拿起匕首 自我了斷。匈奴人沒料到
40 蘇武性格竟如此剛烈,嚇了 一大跳,七手八腳 地花了一 番功 夫 ,才勉 強 救活他。 單于知道這件事後 ,心 裡很佩服 蘇武的忠 誠 和勇 氣,於是 想盡辦法 招 降蘇 武。但無 論是威逼 還是利 誘,蘇武就是連頭都 不肯點
41 堅守信念的蘇武 一下。單于實在拿蘇武沒辦 法,只好將蘇武丟進 一個大 地窖裡關 起來, 不給他吃 喝。 那時,是 最寒冷 的冬 天,蘇武 獨自 一人縮在角 落,說也奇怪,身體越是飢 餓、越是痛苦,心念 和神智
42 反而越來越清明。蘇武心想:「如 果我死在這裡,我們漢 朝就要被匈 奴人瞧 不起了!我要活下去,我 一 定要完成任務!」 於是,在被囚禁的日子裡,蘇 武渴了就吃從 牆壁破洞飄進 來的 雪,餓 啃食氈毛;過了好幾天 後,匈奴人發現蘇武居然沒死,全
43 堅守信念的蘇武 都嚇壞了!還以 為蘇武是神,有 不 死之身! 後來單于又下令,將蘇武 一個 人流放到北海 邊,給了他幾 頭公 羊,並 為難蘇武,只要這些公羊生 了小羊,就會放他回去。 在天寒地凍而且 幾乎無人居住 的北海,蘇武 只能抓野老鼠 、找
44 野草充飢;在這些孤獨而看不到盡頭的日子裡,唯一陪 伴他、片 刻都不離身的,就是他從漢 朝帶來的 那一根漢 節。 後來漢武帝駕崩,漢昭帝繼位,漢 朝和匈奴的關係 有了改善,而蘇武也終於獲得釋放,回到他心心念念的 故鄉。從意氣風發到白髮蒼蒼,十九年的折磨,帶給蘇 武滿身的病痛與 創 傷,卻從未摧毀他的意志。
遠大的志向 和 抱負。 形容人多手雜,緊張慌亂。 心裡總是想著,形容殷 切 的盼望。 形容精神振奮,志氣昂揚的樣子 來學成語 意氣心風心七發念手雄念八心腳壯志 堅守信念的蘇武 野草充飢;在這些孤獨而看不到盡頭的日子裡,唯一陪 伴他、片 刻都不離身的,就是他從漢 朝帶來的 那一根漢 節。 後來漢武帝駕崩,漢昭帝繼位,漢 朝和匈奴的關係 有了改善,而蘇武也終於獲得釋放,回到他心心念念的 故鄉。從意氣風發到白髮蒼蒼,十九年的折磨,帶給蘇 武滿身的病痛與 創 傷,卻從未摧毀他的意志。 45
閱讀思考 蘇武被流放異鄉近 二十年,是什麼讓 他不害怕 折磨、不屈服於引誘、撐過了絕望、孤獨的呢? 答案就是蘇武的「 信念」。對國家的 忠誠和付 出,是蘇武最堅信、 最盼望實踐的理想 和價值,所 以這二十年的光陰 ,對蘇武而言,不 是消磨、不是 犧牲;而是奉獻、 是心甘情願的承擔 。當我們人生 遭遇沉重的打擊, 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時 妨想 蘇武的故事,蘇武 用他的一生告訴我 們,人的生命 很脆弱,卻能以無 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超越一切困 境。 46
原典欣賞 堅守信念的蘇武 即如蘇武杖, 數 有十二節。 人要堅守節操,就 像漢朝時出使匈奴 的蘇武,被迫 在北海牧羊了十九 年,依然手持節杖, 這根代表漢 朝特使身分的節杖 共有十二節,不僅代 表著皇帝與 國家,也代表蘇武對國家的忠誠氣節。 47
48 班超 志節高尚 的
49 班超是東漢 時期知名的 軍事家及外 交 家。年輕時的班超, 曾為了生活,到官 府擔任文書抄寫員,每天都忙於 繁重的 書寫工作。
50 有 一 天,班超覺 得 自己有 遠大的抱負卻難 以施展,就 發願說:「男 子漢大丈夫, 應當效法傅 子介、張騫等英 雄,建功立業以 報效國家, 不能如此虛度光陰 !」於是 決定從軍報國, 這就是「投 筆從戎」的典故由來。
51 志節高尚的班超 過了幾年,東漢明 帝討伐匈奴,班超隨軍 出征。途中,主帥下令班 超先率領使團 前往西 域招降安撫,爭取西域 各國的支持。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 且艱鉅的任 務,但對班 而言,能夠擔當如此重大
52 的責任,是 一 件非常光榮的事。 當他抵達西域鄯善國時,國 王本來非常歡迎班超 ,但幾天 之後卻突然避不見面,敏銳的 班超趕緊 召集伙伴商量說 : 「國王的態度 先熱後冷,顯 然匈奴已派人 來拉攏他,如 果我們 什麼都不做,只在這裡
53
空等,必定死路 一條。不入 虎穴, 焉得虎 子,與其等到 事情發生變化才來 應對,我 們 不 如主動出擊!」 於是班超率領 同伴,趁 著深夜,火攻匈奴營地 ,只 憑三十七人,竟然擊潰 了超 過兩百名的匈奴使節團。 54
經過這 一次戰役,鄯善 國國王見識到了漢 朝使節團 的勇猛,以及作戰技巧 ,立 即表示願 意臣服於 大漢王 朝,班超的威名也在西域 各 國傳開, 甚至遠播回國, 漢明帝 更破例 提拔班 超,讓他統 理西域 55
56 諸國的外交事務。 之後,班超以高明的外交手腕,一一招撫了西域諸 國。 在班超經營西域的三十一年間,西域各國對班超都 非常的禮遇、敬重與順服,但班超忠心不二,並沒有因 此而生起自立 為王的想法。更因他堅定 不移的志節,感 化了西域各 的國王,消弭彼此間長期的征戰,為西域 的百姓帶來 數 十年的太平生活。
來學成語 志節高尚的班超 不入投虎筆穴從,戎 焉得虎 子 指文人從軍,保衛國家。 堅定不移專一、堅持,毫不動搖。 不深入老虎的巢穴,無法捉到小老 虎。 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57
閱讀思考 班超一心貫徹身為 漢朝使節的職責與 使命,就 算遭遇困境危難, 依然不改操守和堅 持,展現高尚 節操。 我們每個人無論身 分、職業 何,都應 謹守本 分,像是學生上課 要專心聽講,用心 學習,不害怕 困難,勇於挑戰, 到不會的地方也應 虛心向人請 教,這是作為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和本分。 58
原典欣賞 仲升 使 西域,三十六國卻。 班超「投筆從戎」 志氣崇高,出使西 域,招降安撫 了三十六國。 志節高尚的班超 59
不求名位 諸葛武侯 的 60
三國時代,先主劉 備想要挽救天下百 姓,復興漢室,所 以非常渴望找到有 才能的人來輔佐。 當時有人 告訴他, 臥龍崗上 有位奇 才 孔明先生 ,也就是 後世所稱 的 「武侯諸 葛 亮」。 │ 61
62 這一幅「三顧茅廬」壁畫,就在行天宮北投分宮的玉皇殿 後方,快來找找看吧。 林玉山繪 江兆申題.洗石 144公分X118公分.西元1965年
63 不求名位的諸葛武侯 劉先主 一聽到有好的人才,非常高 興,便立 刻前往 拜訪。沒想到前兩次都撲空,直到第三次,才終於見到 了諸 葛 武侯。 因為劉先主謙虛、 誠懇的態度, 和「三顧茅廬」 一心尋求賢才的精神,讓諸 葛武侯非常感動,決定追隨 劉先主。 後來,諸 葛武侯運用智慧,克服許多難關,終於成 功協助 先 建立蜀漢;並擔任丞 相,一生忠心耿耿,
64 為復興漢室拚盡全力。 多年後,劉先主因長期過度勞累而生病去世。他在 去世前, 曾經語重心長 地對諸葛武侯說:「以丞 相的德 行和智慧, 一定能夠實踐我的託付,復興漢室、安定國 家。如果我的兒子阿斗 能體念我們蜀漢的天下 得來不 易,還肯爭氣 話, 你就對他 多加教 導;但 如果他 不肯振
65 不求名位的諸葛武侯 作, 那 就由你取而代之……」 諸葛武侯聽了,忍不 住流下了眼 淚:「陛下對我的情義 和恩惠,我始終 牢牢記在心中!我 一定會全心全力輔佐 少 主,報效 朝 廷!」 劉先主去世後,諸 葛武侯做好臣 子的本分,盡心輔 佐後主劉禪,並且制定了完善的禮法制度,整頓軍隊, 發展經濟,強化治安,讓道德風氣變 得 更好。
66 而諸葛武侯在統帥軍隊時 , 賞罰分明,言出必行 ,也非常體恤 將 士的勞苦,深得士兵的擁護。 後來,諸 葛武侯在五十四歲 那一年, 親自率兵北伐曹魏時,不幸生了 一場大 病,最後病逝軍中。在臨終前,諸 葛武侯 留下遺囑,要部屬將他埋葬在漢中,墓地 不用太大,也不要任何物品陪葬。
67 不求名位的諸葛武侯 全國上下聽到諸 葛武侯去世的消息,都非常傷心; 而朝廷感念諸 葛武侯的功勞,為他建立了祠堂,讓大家 都能去祭拜及緬懷他。 諸葛武侯一生為輔佐先主、扶持後主,貢獻全部心 力,可惜北伐曹魏尚未成功,就病逝在軍中,讓歷代的 英雄、忠臣、賢士,都忍不住為之感嘆惋惜;而諸 葛武 侯堅守承諾、忠心耿耿的精神,以及 不辭辛勞完成使命 的態度,至今仍 為 人所稱頌。
來學成語 劉先主 一連三次,專程拜 訪諸 葛武侯。後用來比 喻,對賢才 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形容非常忠誠。 三顧茅廬 忠心耿耿 68
69 不求名位的諸葛武侯 言出必賞行罰取分而語明代重之心長 言語真誠有力,情意深長。 取代他人的地位。 有功則賞,有罪 便罰,公正嚴 格、清清楚楚。 說出的話 一定做到。形容有 信 用、守承諾。
閱讀思考 諸葛武侯為了完成 劉先主的託付和復 興漢室的 目標,一生信守承諾,全力以赴。 當我們接受了別人 的委託,可能是擔 任班級幹 部,參加比賽,或是做家人的小幫手協助做家事時, 不可以偷懶、不能 推卸責任,而是要 盡自己最大的 力量,努力完成任 務。如此,才對得起 他人的信任 和自己的良心。 70
原典欣賞 武侯只緣忠義。 武侯諸葛亮盡忠行 義,鞠躬盡瘁地輔佐 先主劉備及 後主劉禪,從未僭越君臣的分際。 不求名位的諸葛武侯 71
出 版 者: 發 行 人: 聯絡地址: 聯絡電話: 網 站: 繪 圖: 內頁排版: 印 刷: 初版一刷: 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 黃忠臣 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303 巷 14 弄 4 號 (02)2502-2236 www.ht.org.tw 江小A 造極彩色印刷製版股份有限公司 長榮國際文化事業部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2023)十一月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 ※ 尊重版權 請勿翻印 ※ 孩子讀經典故事 . 名臣良相篇 . -- 初版 . -- 臺北市 : 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發展促進基金會 , 民 112.11 面 ; 公分 ISBN 978-626-96424-4-1( 平裝 ) 1.CST: 傳記 2.CST: 歷史故事 3.CST: 中國 782.2 112015551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