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訊

針灸治療中風病人分為「頭皮針」與「體 針」兩部分,針灸頭部穴位可擴張中風區塊的 腦血管,增強循環,改善大腦組織缺血缺氧的 狀況,同時有助於吸收消除中風後引發的腦水 腫,加速病人的復原。體針主要是針刺位於四 肢軀幹的穴道,因為中風造成的神經損傷可能 會引起肌肉無力,導致肌肉逐漸萎縮、受損, 也可能引發肌肉張力過大,進而造成肌肉僵硬 與緊繃,同時引起關節活動度降低而影響肢體 功能。運用針灸肢體穴道可有效降低肌肉張 力,並且增強肌肉循環,減少因中風而造成的 肌肉關節損傷,促進病人復健功效。 以下將針對腦中風後遺症,推薦頭部、上 肢及下肢各一個穴位給您。 頭部穴位:百會穴 「百會穴」屬於掌管一身陽經的督脈, 位於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尖到頭頂畫一條線, 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條線的交 點,就是「百會穴」。刺激百會穴有助於恢復 腦部功能,增強大腦的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的 調節能力,可以改善中風引起的失語、半身不 遂和精神萎靡等症狀。百會穴還有助於調節體 負責記憶、學習和意識的區域,導致患者專注 力下降,短期記憶力也會受到影響。一些患者 在中風後可能無法進行長遠規劃、理解語言, 失去學習新技能的能力。 五、情緒不穩:中風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問題, 會使許多患者感到恐懼、焦慮、憤怒、傷心和 悲痛,部分情緒或性格變化實際上是腦部受損 造成的生理變化。中風患者容易產生抑鬱, 症狀包括失眠、飲食習慣改變導致體重劇烈波 動、容易疲憊、逃避社交活動、脾氣暴躁、自 責,甚至有自殺的衝動。 「中風恢復」穴道大公開 針灸治療腦中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不論 是中風急性期或是恢復期,採取針灸治療的時 間是愈早愈好。許多國內外醫學研究證實,針 灸有助於腦中風的恢復,包括減少住院天數、 降低院內感染機會、併發症、復發率,並同時 改善運動功能與提升生活品質。 恩主公醫訊 12 中醫專 欄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