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訊

三、排便習慣差,長期虛損 常見族群:中年人。 勞倦過度,年高津衰,或病後、產後及失 血過多,以至於氣血虛弱,氣虛則傳送無 力,血虛則大腸失榮。因生活壓力或生活 作息不斷壓抑便意,或濫用藥物,導致直 腸感受性降低直腸反射遲鈍,不易感知便 意。糞便初頭硬後軟散,或是每天上的量 都很少或細,很難有便意,腸蠕動遲緩, 排便動力缺乏。 治則:益氣養血潤腸。 四、腸胃機能差 常見族群:老年人。 體虛氣衰,素體陽虛,或病後陽氣虛衰, 以致陰寒內盛,凝滯腸胃,陽氣不運,津 液不通,因而形成冷祕之證。 治則:溫裡散寒、溫陽通便。 中醫常用藥物及茶飲 根據《傷寒論》第二四七條記載:「趺 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 澀相搏,大便則鞕,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 之。」麻子仁丸為一種中醫常用緩和性下劑 之一,用於常習性便祕。宜用於腸胃燥熱、津 液不足、缺水分、大便堅硬結成塊狀、痔瘡出 血或痔瘡便祕者。患者大多為老人及體質虛 弱,並大多體液缺少,皮膚呈現乾燥。現代研 究指出,可有效增加功能型便祕之癌症患者腸 蠕動,並降低便祕的嚴重程度和排便用力,且 可緩解因使用鴉片類藥物,減少小腸電解質和 水的分泌,迴盲部瓣膜和肛門括約肌張力增加 而導致之繼發性便祕。本藥需由中醫師處方使 若出現以下三者,請特別注意,並先至西 醫就診進一步深入檢查: 一、急性便祕伴有腹絞痛、腹脹、噁心、嘔 吐等症狀。 二、慢性便祕並伴有大便帶血或黏液。 三、大便習慣改變、便血或體重減輕、貧血。 中醫怎麼治療便祕 中醫在治療便祕時,審因辯證,透過中醫 四診,找出可能的病因並進一步治療,臨床上 又可將患者區分為幾型: 一、飲食習慣差,熱盛津傷 常見族群:青少年、飲酒過度,或過食辛 辣厚味。 (一)由於日常的飲食偏嗜,生熱助火, 以致腸胃積熱,燥熱內結,耗傷津液而成 熱祕之證。 (二)素體陽盛,或是熱病之後,餘熱灼 津,津虧熱燥,大腸失潤。糞便會臭穢黏 滯狀。 治則:清熱潤腸。 二、精神壓力大 常見族群:工作繁忙者。 (一)情志失調,憂慮鬱怒,壓力過大, 使交感神經緊張,引起腸道痙攣收縮。 (二)久坐少動以致氣機鬱滯,進而導致 津液不布,腸道失潤。糞便細長量少,呈 現被扭過的樣子或斷裂,排便時易排氣, 或反覆腹瀉與便祕。 治則:順氣導滯。 恩主公醫訊 12 中醫專 欄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