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訊

者,當發現有泡泡尿時,建議盡早就醫檢查。 第一步的檢查是尿液檢查,會計算尿中蛋 白質的含量,除了檢驗蛋白質外,同時可以檢 驗尿液中是否有異常數量的紅血球或白血球, 當有異常的細胞時則暗示著可能有腎臟疾病。 蛋白尿的檢驗需要多次追蹤,而不是單次檢 驗。附帶一提,當尿液中有葡萄糖時,則需要 進一步檢驗是否有糖尿病。 以下介紹蛋白尿常見的檢驗方式,不同的 檢測方式有著各自的優勢,醫師會根據患者的 具體情況和病史選擇適當的檢測方法: 一、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驗:需收集連續24小 時內的所有尿液,並由實驗室進行蛋白定 量分析。這種方法能夠全面評估一天內蛋 白質的情況,提供比單次尿液更多資訊。 二、隨機尿液蛋白定量檢驗:在任何一個時間 點收集一次尿液,送至實驗室進行蛋白定 量測試。 三、尿蛋白/肌酐酸比值檢測:可以作為評估 蛋白尿嚴重程度指標,同樣能夠提供較為 即時的檢測結果。 如果顯示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很高,接下 來會做更進一步的檢查,例如抽血檢查、超音 波檢查、切片檢查等。雖然超音波檢查不能直 接測量蛋白尿,但能夠提供腎臟結構的信息, 協助醫師瞭解是否存在結構性問題,進而引起 蛋白尿,這對於綜合評估腎臟健康至關重要, 而要確定診斷則需要腎臟切片檢查的協助。 腎臟疾病的治療與日常保健 根據不同的病因,治療也不盡相同,若有 腎病症候群的發生,常常會合併快速的腎功能 惡化,須與醫師討論藥物的使用與控制,避免 進展到末期腎疾病。對於糖尿病和高血壓患 者,生活形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包含運動、 飲食並合併藥物治療,將血糖跟血壓控制在目 標值內,才能避免蛋白尿惡化。 嚴格的血壓控制,對於蛋白尿和腎功能都 有幫助,其中,高血壓藥物「血管張力素轉化 酶抑制劑」和「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是降 低蛋白尿的重要角色。在藥物的使用上應遵從 醫師的建議,避免使用影響腎臟或成分不明的 藥物。 再者,飲食控制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重要一 環,採取健康飲食,控制蛋白質攝取,可以減 少腎臟的負擔,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高鈉飲 食可能導致水分滯留,增加腎臟的負擔,建議 飲食避免高鈉食物,限制鹽分攝取,例如加工 食品、罐頭食品通常鈉含量會比較高,應盡量 避免。 讓我們共同關注腎臟健康,建議大家要適 度運動、控制飲食,保持適當體重,並且定期 接受健檢,及早發現蛋白尿,有助於及時採取 措施,保護腎臟不會繼續受到損傷,守護我們 的身體健康。 蔡友蓮 腎臟科主治醫師 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曾任臺北 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專 長為一般內科、急性腎衰竭治療、慢性 腎病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腎病變、電解 質平衡異常、酸鹼中毒、血液透析治 療,腹膜透析治療。 作者介紹 7 Mar.2024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