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訊

月),自然界的萬物經過夏季的豐收後,開始 進入盛受、容納、平和的收納狀態,此時天氣 急躁,急著收斂,地氣清肅,天地間有一股肅 殺之金氣。這時候人們應該早睡早起,晚上最 晚 11 點以前入睡,早上公雞啼叫時就起床, 心中不要雜念紛擾,要保持內心寧靜,以避免 被秋季的肅殺之氣影響,古人有「秋收、冬藏」 之說,秋季主收,要收斂神氣,不要外散消 耗身體的精、氣、神,如此就能使肺氣清潤, 這是秋季的養生之道,如果違反了就會損傷肺 氣,經絡理論中,肺與大腸相表裡,如此冬天 容易患有腸道的疾病,也會影響到冬天收藏精 氣的功能。 由此可知,秋季養生有三個重點: 早臥早起 早睡早起,晚上 11 點以前入睡,天亮公 雞啼叫時就起床,不要熬夜,熬夜會傷陰耗 氣,《黃帝內經》亦云:「春夏養陽,秋冬養 陰。」此時應該把握時機養陰。 精神調養 秋季宜注意精神調養,保持內心寧靜,避 免被秋季的肅殺之氣影響。秋季容易使人悲傷 憂鬱,如果本身有憂鬱傾向或是罹患抑鬱症的 人,此時盡量接觸會令人開心的事物,譬如看 些娛樂節目、喜劇片、多聽笑話,或是聽些輕 鬆愉快的音樂。 避免過度消耗精神體力 秋季主「收」,自然界的陽氣由發散轉變 為收斂,人體的陽氣也會向內收斂,此時應配 合收斂神氣,避免過度勞心勞力,以免消耗身 體過多的精、氣、神,譬如運動不要大汗淋漓, 適度流汗即可。 秋季的飲食與日常養生 除了《黃帝內經》所述外,以下幾種飲食 與日常的養生之道,也能幫助秋季養肺: 吃白色食物 中醫認為「白色入肺」,秋季適合吃些白 色的食材來補肺,譬如白木耳、白蘿蔔、百合、 水梨、甘蔗、柚子、山藥、蓮藕等,能夠滋陰 潤燥。 喝足量的水 補充足量的水分,維持身體水分代謝的平 衡,可避免皮膚、黏膜乾燥。 恩主公醫訊 6 專題企 畫 養生過好秋 飲食顧健康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