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訊

攝護腺的位置在陰囊和肛門口中間的會 陰部的深處,切片的做法最常見就是用切片 針,經由肛門口進去,穿過直腸壁到達攝護 腺,或是穿過會陰部到攝護腺以取到組織。 傳統的攝護腺切片 攝護腺癌可分為「低惡性度」與「高惡性 度」,低惡性度的攝護腺癌症成長速度很慢, 在某些情況下,病人完全不需要接受任何治 療,只要密切追蹤即可。所以分辨什麼樣的病 人有較高機率罹患高惡性度的攝護腺癌,是一 件很重要的事情。 傳統上,我們分辨的辦法主要是藉由肛門 指診以及攝護腺癌指數,如果肛門指診摸到硬 塊,一般會建議病人接受攝護腺切片,如果攝 護腺指數上升,一般也會建議病人接受攝護腺 切片,但正常的攝護腺指數範圍會隨著年紀、 人種、家族病史略有不同,嚴格來說沒有完全 安全的攝護腺指數,再低的攝護腺指數都有攝 護腺癌症的可能性。 傳統上攝護腺切片是利用「攝護腺超音 波」,去找出懷疑是攝護腺癌症的區域,對 撰文◎ 9F 病房主任/泌尿科主治醫師 陳柏誠 核磁共振融合超音波導引 攝護腺癌和其他大部分的癌症一樣,需要靠病理報告才能夠得 到確切的診斷,要得到病理報告,需要拿到攝護腺的組織,攝護腺 切片手術是最常見也是最簡單取到攝護腺組織的辦法。 攝護腺切片的最新發展 著懷疑處進行切片,或是將整個攝護腺做系 統性的切片,但攝護腺超音波對攝護腺癌症 的偵測能力並不強。「多參數核磁共振」是 近幾年來攝護腺癌症診斷的一大利器,比起 傳統的攝護腺超音波,更可偵測到攝護腺癌 症的存在。 傳統與新進技術的融合 多參數核磁共振可以更加察覺攝護腺癌症 在影像上的變化,利用多參數核磁共振定位來 進行攝護腺切片的方法,是診斷上的一大進 步。但由於核磁共振設備空間的侷限性,這樣 的方式既要花費過多的時間,也需要花費更高 的費用。因此,又發展出融合核磁共振與攝護 腺超音波導引切片的作法,這個方法的概念是 醫師一樣採用攝護腺超音波導引切片的方式, 但是軟體系統可以將多參數核磁共振上看到懷 疑攝護腺癌的部分,轉換到超音波的畫面上 面,讓醫師可以更精準地針對懷疑攝護腺癌症 的部分進行切片。 根據「歐洲泌尿科醫學會」以及「美國泌 尿科醫學會」的治療指引,都建議在攝護腺切 恩主公醫訊 12 醫療百 科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