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泌尿科住院醫師 黃亮臻 攝護腺癌成因、 流行病學與預防 在臺灣,每年約有逾四千名男性被診斷出 攝護腺癌。衛生福利部於西元二○二一年的統 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 上升至第五名,攝護腺癌已經超越肺癌成為臺 灣男性癌症之首。且隨著年紀上升,攝護腺癌 的發病率亦呈現上升趨勢(參考資料 2、3)。 攝護腺癌的發生率概況 攝護腺癌在各群族發生率不同,如白種人 (高加索人種)之攝護腺癌發生率即高於亞洲 人,已開發國家也高於發展中國家的攝護腺癌 發病率。但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也開 始上升,這可能是由於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的 改變(參考資料 1)。 攝護腺癌的成因複雜,發病機轉可能與男 性荷爾蒙睪固酮的分泌有關,隨著年齡增長, 睪固酮水平下降,攝護腺細胞增殖率增加,從 而增加了患癌風險。其他已證實的風險因子, 包括感染或發炎、人種、遺傳家族病史或與生 活習慣相關因子,如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 肥胖等(參考資料 1、4)。 黑人種族或具攝護腺癌家族史的人,攝 護腺癌風險較一般人將近兩倍之多。肥胖與 攝護腺癌是全球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二高的癌症,僅次於肺癌;在全球 各國都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生率逐年上升,成為男性健康不 可忽視的課題(參考資料 1)。 高惡性度癌症、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較高的 生化復發率相關,高膽固醇增加了侵犯性攝 護腺癌的風險,吸菸者則有較高的攝護腺癌 復發率或轉移,並增加了死亡率的可能性(參 考資料 1、4)。 作息正常 營養均衡 攝護腺癌的篩檢是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建議,四十五歲以上 男性、四十歲至七十五歲具家族相關基因或癌 症史,以及黑人人種之男性應進行攝護腺特異 性抗原(PSA)篩檢,並應進行肛門指診,而 針對 PSA 結果訂定後續定期篩檢追蹤或診斷 治療之計畫。攝護腺特定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是一種良好的篩檢工具,大大 提升了早期診斷的比率,也降低了攝護腺癌診 斷的年齡(參考資料 1、4)。 攝護腺癌的預防包括生活習慣和攝食營養 方面的改變,例如:增加蔬菜、水果、全穀物、 茄紅素的攝入量,減少高脂肪食物和紅肉的攝 入量,戒菸,維持適當體重和進行適量的運動 等。此外,根據 PCPT and REDUCE trials,使 用 5α還原酶抑制劑(5α reductase inhibitors) 恩主公醫訊 12 專題企 畫 瞭解攝護腺癌 為父親的健康把關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