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成泌尿道感染 在一歲以下,男孩患病的發生率比女孩高,多半是與先天性泌尿道異常有關,最 常見的異常為膀胱輸尿管逆流。一歲以後女童比率較高,因女童尿道較男生為短,腸 內細菌易進入造成感染。 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細菌大多為腸內的革蘭氏陰性菌,而大腸桿菌是泌尿道感染 的主要致病菌。在單純性泌尿道感染中,大多經由會陰部上行感染泌尿道而造成, 新生兒還有可能以血行方式感染。有 90%的尿路逆流所造成之感染,其原因可能為 嬰幼兒未成熟的免疫系統、身體結構(因包皮過長且清洗不乾淨之男嬰)、先天尿 路結構異常、排尿或排便習慣不良等,都可能造成小兒泌尿道感染的發生,而通常 合併先天性尿路結構上的異常者,常會有反覆性感染的發生,因此在治療的過程會 更加複雜與困難。故在泌尿道感染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會更進一步檢查是否合併 有先天性泌尿道畸形,若能早期發現,則多以預防性抗生素或外科手術進行治療, 以避免造成日後可能發展成腎臟功能衰竭,甚至需接受長期透析治療等後遺症。 泌尿道感染的臨床表徵 嬰幼兒:發燒、食欲減弱、活動力低、呼吸變快,嚴重時會有敗血症的症狀,如躁動 不安、發抖、昏睡,有些會出現生長緩慢、延遲性黃疸情況。 兒童:出現成人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狀,像是發燒、頻尿、排尿疼痛、血尿。 泌尿道感染臨床檢查 嬰幼兒及兒童患有泌尿道感染時,醫師會依據病人狀態安排以下檢查: 一、腎臟超音波檢查:非侵入性能協助臨床醫師評估病人腎臟的大小、是否存在水腎 等明顯泌尿系統異常。 撰文◎兒科中重度病房護理師 廖姵禎 小兒泌尿道感染 泌尿系統的任何一個組織器官受到感染,包括腎 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的感染,皆可稱之為「泌尿 道感染」。 恩主公醫訊 10 醫療百 科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