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主公醫訊

作者介紹 薛千川 復健科主治醫師 專長:肩頸痛、下背痛、足部疼痛、肌 筋膜疼痛症、脊柱側彎、椎間盤突出、 運動傷害、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 兒童早期療育、小兒復健、斜頸、肌肉 骨髂超音波檢查、神經傳導與肌電圖檢 查。 域使用超過十五年的技術,用於運動通路傳導 的常規診斷和科學神經學研究。「重複經顱磁 刺激」的作用機制是通過線圈發送高強度電 流,產生短的、垂直運行的瞬態磁脈衝。由於 頭皮、顱骨和腦膜對磁脈衝的抵抗力很小,它 可以穿透皮層,並在那裡感應電流,但可能會 出現顱骨皮膚刺痛或頭痛等副作用。 低頻「重複經顱磁刺激」降低健康腦半球 的興奮性,降低受影響腦半球的抑制,重建左 右腦半球之間新的競爭性抑制平衡模式,有利 於腦中風患者的復健,低頻頻率更安全,幾乎 不會引起癲癇。 重複經顱磁波治療的禁忌 一、有心臟節律器、人工電子耳、植入式神經 刺激器的患者 二、有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 三、在金屬植入物的附近 四、懷孕婦女 五、癲癇病患 六、未成年患者 結論 腦中風後復健的重點是重新學習失去的 技能,並盡可能地重新獲得獨立性。「重複 經顱磁刺激」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藉由磁 波產生的電流,使新的神經突觸產生,再藉 著傳統復健治療的相互幫助之下,使腦中風 的病人能更快恢復功能、更快地能在日常生 活中獨立自主。 參考文獻: 1. Long-term effects of rTMS on motor recovery in patients after subacute stroke,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01 Sep 2010, 42(8):758-764 DOI: 10.2340/16501977-0590 PMID: 20809058 2. Benets from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J. Clin. Med. 2022,11,2149. 檢測儀器 儀器的應用過程 恩主公醫訊 18 醫療百 科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