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51期

│詩 情 寫 意│ 55 2025年2月號 忘記憶,便足 以在腦海中 產生迴盪 不已的動力。 「思念」是 不分族群、古 今和 地域的,可以 超越時空的 阻隔,甚 至除了人類 之外,其他動 物也會有 類似的情緒。〈 采葛〉這首 二千多 年以前的詩 歌,橫跨過悠 悠歲月, 替一代又一 代的思念者,傾 訴心中 無盡的牽掛, 它的動人之 處便是那 亙古未變的深深情意。 珍惜共處的美好時光 〈采葛〉是 一首簡短的 詩,分 成三章,每章 僅三句。三章 的形式 複疊,涵義是 一樣的,只是 換用了 不同的植物 和時程:那 個採葛的人 呀,一天沒見 到面,就彷彿 是隔了 三個月那麼 久;那個採蕭 的人呀, 一天沒見到面, 就彷彿是隔 了三個 季節那麼久; 那個採艾的 人呀,一 天沒見到面,就 彷彿是隔了 三年那 麼久! 葛(今稱「山葛」 或「葛藤」) 、 蕭(今稱「牛尾蒿」) 、艾(即艾草) 是三種不同的植物,它們成熟結實、 互 相 三對 年應最, 佳所 使採以收創時作間者分便別各為自三分個成月三、組秋,天 、 得三章所表 達的意境 這 般雖同然中相求同異,的卻安也排營,造頗出具不巧同思的。韻 致 , 其中比較特 別的是「蕭」 所對 應的「三秋 」,若單就 本章來看是 三個秋天, 但一年也僅 一個秋季, 三個秋天等 於三年,而三 年不就是 和下一章的「三歲」重複嗎? 首先,「秋」 是作為四 季的代 表,「三秋」 猶言三個 季節。然而 為何以「秋 」來代稱其 他三季呢? 因為秋風蕭 瑟,容易引發 思念的情 緒,古往今 來的歌謠經 常以「秋」 為主題,唐 詩有八千六 百多首、宋 詞有四千三 百多首與「秋 」有關的 詩詞,為四 季之冠,可知 以「秋」 代言季節,或 許是藝術創 作者的自 然反應。 其次,在科 學邏輯上,三 秋的 包含確前等一於章三年,但若從文學意象而言, 的三月,創作 者真正想 表達的就是 思念者對時 間的感受。 同樣的時間 長短,客觀來 看僅是一 天罷了,不過 思念者卻覺 得猶如三 個月、三個 季節、三個 年頭般難以 忍受。其實哪 怕彼此分離 只是三秒 鐘、三分鐘、 三小時,兩 個情意相 繫的人都會 感到無比漫 長,因為恨 不得可以朝夕相處啊! 創作者透過對時間的差別感受, 盡 思 傾念 訴。打這 動「深了一刻一日描代不摹又見出一、心代如中的隔難人三捨,秋難綿」分綿的 密無情密 緒地 , 而 其實,兩情 若是久長 時,又豈 相 遇 要! 我 時們 思好在念好朝更把朝彰握暮顯當暮了下?共,只處珍要時惜心光每中的一有可次那貴的個, 人需 , 有 吟詠之餘 「王風」之「王」並非某一諸侯國, 微 ,河如南同而洛各是陽諸指)周。平周王 東室遷東之遷王後都,「其雒地邑位」衰( 今 侯國,於是雒 邑及附近 區域的歌謠 風格便帶有 濃厚的民間 色 彩,多以百姓 的感情生 活為主題,不 再是廟堂祭 祀的莊嚴 頌歌,因此將 其 列入「國風」。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