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46期

諮商心理師蔡美娟 認為,生命是由許多 故事交織而成, 每個人心裡都有豐 富的故事,等待著被 書寫出來,若能 照實地書寫生命故事 ,便可以擁有完整 的自己,而且回 首看見當年生命的 轉折,能幫助我們對於 「未來要成為 一個什麼樣的人」,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作者也提出建議,一 開始書寫生命故事 的時候,只 要「如實書寫」就 好,不必急著修飾、評 論或理解,也 先不用擔心是否記 憶錯誤或失之偏頗,因 為真正對心靈 造成影響的,往往是 我們記得的故事版 本。所以我們只 需要動手去寫,想 到什麼,就寫什麼, 讓心中所有回憶 如實呈現。 如此寫下的文本, 是僅僅屬於自己 的版本,記錄個 人的獨特體驗。對不 習慣關注自身經驗的 人來說,這樣 的書寫 歷程格外 重要,因 的過為我們可以從回看經驗 程中, 更加 瞭 解自己完整 的身心 緒 、 在想 故法感事、受中行,的動以種 及種 被情 整 合 或 結果,諸 如快樂 與 悲傷、堅 強與脆弱 、 圓滿與缺憾等。 如實寫下的一切, 無論正向或負向, 皆為我們的親 身經歷,都是值得珍 藏的回憶寶藏;而 我們從小到大的 諸般面貌,也終於在 文字的映照下,變 得真實、完整而 清晰,即使並不完美,依然值得我們「如實接納」。 重寫故事,賦予正向意義 隨著年紀增長,除 了生命故事的第 一個版本外,建 議可陸續 寫下更多 版本作為 參照,像是 寫於三十 歲、 四十歲、五十歲的 文本,對於二十歲 的同一個事件,說 不定會有大相逕庭 的理解,因此不同 版本的生命故事, 也記錄了我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或關注焦點的轉變。 再者,以正向心態重 寫故事,也可能對我 們的現實 生活產生正面影響 !︽敘事治療︱解 構並重寫生命的故 事︾一書,如此描述美國心理學 大師︱彌爾頓 艾瑞克 森帶來的啟發: 艾瑞克森體認到, 故事可以塑造現 實的重要性,他 所舉最令人印象深 刻的例子,就是他本 人一再重寫自己 生命故事的方式,將一 般人認為是逆境的 情形賦予正向 意義。他一生幾乎都 在和小兒麻痺症 及其後遺症奮鬥, 這是他的教導性故事 中一再出現的主題,但 是在故事之 中,小兒麻痺症的影 響並非缺陷,反而 成為寶貴的優點 ……藉著艾瑞克森, 我們相信人能不斷積 極地編寫自己 的生命。 ‧ 36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