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地走在自己認 為對的路上。一如前 言所引的詩,人 跡罕至,代表這可能是一條艱難卻值得走的路。 我們常會面臨許 多選擇,正因為每 個選擇都會影響 未來,所以更要審 慎。但不論如何選,人 難免有軟弱、 自我懷疑的時候,甚 至在道德與利益中 掙扎;當我們站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 ,請記得一定要做 出合乎八德、合 乎天理良心的選擇 ,做一個善良、有 道德原則的人,方 能走上心安理得的道路。 蜀道有多難 李白詩云:「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為什麼難呢? 因為山勢高,一峰高 於一峰,而絕壁之下 又是奔流的大 川,且千迴百轉,不停改變方向,讓人舉步維艱。 蜀道為中國西南重 要的交通要道,多 以棧道連接, 至少在秦朝已修 建,李白發聲之 前,早有漢 代張衡的︿西京賦﹀、晋代左思 的︿蜀 都賦﹀。南 朝陳的詩人 陰鏗也曾 做 ︿蜀道難﹀:「 輪摧九折路,騎阻 七星橋。蜀 道難如此, 功名詎可 要。」此詩對 蜀道詩有 承先啟後 的意義,也給李白很大的啟發。蜀 道雖難行,但從另 一方面來說,也 是因為其地勢壯麗、奇絕,如王勃 ︿入 總是當時攜手處,游 遍芳叢。 」傳聞當時以紫 色的土鋪 路,加上春風吹綠柳,真是美好的景色。 道、路意思相近,也時常連用,但追本溯源,「道」 為 前 重路 於或通「將常通來是為往。「較來︽導抽」論象之語的 意.本概,衛字念通靈, 常公有如也︾「正指:以道現「手,實牽或中人寄的行託環於理境路想,中;頂」而多之「引意路申,」 引側 申 義 子曰: ﹃ 道不同, 不相為謀。 ﹄」此處道指志向、想法,不能置換為路。 遵道而得路 ︽楚辭︾中常出現 道、路的意象,如「 既遵道而得 路」指「治國之道」、「 夫孰異道而相安 」則指「為人 之道」,而︿天問﹀ 中的「 誰傳道之 」為「宇宙本源」 之意;「 有招禍之道也 」所指為「由來」…… ︿九章.思美人﹀:「 知前轍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車既覆而馬顛兮,蹇獨懷此異路。 」車翻覆、馬顛簸, 可能是指國君被小人 環繞的危險處境,也 可以指自 己身在崎嶇的 道路上,但無論 所指為何,屈原 已 經選擇走 向和別人 不同的道路 。他被流放 外地 時,常想回故鄉郢都,可 惜「 惟郢路之遼遠 」, 只能在夢中重溫家園的 美好。屈原的理想是以忠 言事主,然而這是一條「 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的 昏暗道路,他仍 不計「 路眇眇之默默 」,堅持地、 30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