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024 年 7 月號 │聖 心 鐫 詠│ Belief 後殿 拜亭 丹墀 前殿 右山門 左山門 位址:玉皇殿明間門框 年代:民國第一庚子秋八月(民國五十四年) 材質/工法:檜木 尺寸:縱 310 公分,橫 30 公分 題署:彝陵馬紹文敬撰并書 印 印 基本資料 馬紹文(1894 ~ 1968) 字 廬,號懷一齋主,湖北宜昌人。嘗從宜都名儒楊守敬遊 學,治經世之學;民初曾任湖北省秭歸縣知事,但不願一官 羈身故棄之。為人淳厚率真,工書、善畫,書法初宗漢魏, 繼師晉唐,寓雄奇於恬淡,所畫松竹勁挺蒼古,得力於書 法。抗戰前創辦武昌藝術專科學校,以培育人才。來臺後, 寓居臺北從事書畫創作,曾任中華民國畫學會理事、中國 書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活藝術協會理事;並與張鏡微、 譚遵魯共稱「詩壇三老」,又與友人共組八朋畫會、八儔書 會,發揚傳統藝術。著有《馬紹文先生書畫集》等書。 楹聯撰書者介紹 玉皇殿 左護龍 右護龍 鼓樓 鐘樓 此外,本聯更與《明聖經》 經文相互印證,如上聯隱含 關聖帝君「 奈何世之人,真性不密,偏僻用心 」的感慨, 於是「 以公善之心望世 」,提舉春秋大義以端正人心世道;下聯則稱揚 關聖帝君日夜巡行天下,「 鑒別忠佞紛紛 」, 無論是宇內或海外,只要「 男女遵奉聖語,遇難帝自降臨 」,因此信眾虔誠敬拜、 答謝聖恩的馨香,亦綿延千秋萬代, 不曾間斷。 祭祀在的楹供聯品使或用行的為實等物。、另計一量種名是詞看當似中具,體有,的實是際具卻象可見、可以計量的「實義名詞」,如本聯的「春秋」指孔夫子所撰述的《春秋》,「俎豆」指 是意在言外、引申寬泛的「虛義名詞」,像「名都僻壤 」並不真的只局限於城市和鄉村, 而是引申為「到處」;又「萬年」亦非真指一萬年,而是泛指恆常久遠。如此虛實交織,不僅增添變化,更讚歎 關聖帝君的演教說法無窮無 盡、虛實兼備,因而能隨緣應化,方便接引,是救度眾生脫離迷茫苦海的光明法船! 言之有物或意在言外的「虛、實義名詞」 楹聯 小百 科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