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 為君子,在人心為天德。 」 二 名都僻壤: 繁華熱鬧的大都市與偏僻的鄉野,此處泛指所有的地方。清代胡作柄〈道膺 禪師傳〉:「 所過名都 大邑,幽村僻壤,莫不悉心化導。 」 三 萬年: 形容時間長遠。北宋陸佃《鶡冠子 王鈇》:「 與天合則,萬年一范,則近者親其善,遠者慕其德而無 已。 」 俎豆: 俎是盛放牲醴的矮桌,豆是盛裝食物的高腳碗,皆為祭拜神明、祖 先時使用的禮器,引申為祭祀。《東 觀漢記 祭遵傳》:「 雖在軍旅,心存王室,不忘俎豆,可謂守死善道者也。 」 庥: 音ㄒㄧㄡ,庇佑、保護。 【賞析】 本楹聯書法為行楷,展現出以楷體為本而帶有書家個人丰采,結體圓 勁厚實,筆勢質樸中兼具俊逸,嚴整間不 失流麗。 此係隔句對楹聯,上下聯首句分嵌「關」、「聖」二字,彰顯 「關聖帝君」為行天宮恭奉之主神。 本楹聯主要使用「對比修辭」,如上聯「世道」指時代總體風氣、「人心」局限於個人之心念, 乃大、小相對; 下聯的「名都」繁華熱鬧,「僻壤」偏遠荒蕪,呈現遠與近、中心與邊陲的 對比,以彰顯 關聖帝君聖心平等,事 無大小、地無遠近都同等關懷,賞善罰惡皆能聖裁公允。更採取了「前後 呼應」,如上聯讚頌 關聖帝君「關懷」 中盡存剛直「正義」, 所以能裁斷聖明,不偏不頗;下聯則歎服 關聖帝君救濟蒼生、破邪顯正的「聖蹟」 遍及天下, 所到之處,皆是「神庥」恩澤,不曾遺漏。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