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43期

一億二千五百萬年 前的白堊紀前期即 已出現,和銀杏、 水杉一樣,為少數 挺過大滅絕及冰河 時期的孑遺植物, 而且還是早期開花植物之一。 白堊紀時期,地球 氣候較現在溫暖潮 溼,適合蓮科 植物的生長與發育, 所以當時北半球的 沼澤或池塘常可 見到它們的蹤影,此 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二百六十萬年前 的新近紀末,在一 億二千二百多萬年 的時光中,蓮科演 化出五屬三十多個物種。 不過,自二百五十 八萬年前的「第四紀 冰河時期」 多 數開物始種,相地繼球滅氣絕溫普遍下降,蓮科的發展便遭受重大打擊, ,如今僅剩一屬二 個物種,除了亞洲 常見的「蓮」( ),另 一種則是生長於西半球的「 美洲黃蓮」 ()。 蓮子不腐 千年重生 歷經億萬年的演變,蓮科 家族沒落 了,但蓮這個物種卻依然十 分繁盛。從 一萬二千年前進入間冰期以來, 地球氣 候回暖,蓮也取得重新發展 的機會,而 廣泛分布於南亞、東南亞及東亞 的溫和 溼潤地區,並成為當地人類 文明的重要 代表植物。 特別值得一提的 是,蓮的生長、發育雖 然不耐乾旱 與嚴寒,可是卻演化出 非常神奇的生存機 制,即蓮子在 休眠上千年之後,仍然可以發芽。 西元二 一七年,江蘇的南京市政府在清除秦淮河淤 泥時,發現十餘顆 深埋土中的蓮子, 經化驗後確定,原 來它們是在北宋初 年結成的,距今大 約已一千年了。二 一九年,這批蓮子 送到浙江的麗水 市博物館,經由研 究人員切破種皮 後種下,其中六顆 蓮子先後於二 二二 年及二 二三年發芽,並能 開花、結實,堪稱是 跨越千 年的奇蹟。 同樣是二 一七年,北京的考 古學家在圓明園 遺址 中挖出十一顆一百多年 前的古蓮子,交由研 究人員培育,兩年後重新 綻放在圓明園的蓮 池中,為歷史再一次作了見證。 其實,前述二例並非 罕見。明末清初的 史學家︱談遷,便曾在︽北游錄 紀聞上︾ 寫道:「 趙州寧晉縣有石蓮子, 皆埋土中, 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 得之有數斛者。 狀如鐵石,肉芳香不 枯,投水中即生蓮。 」 趙州在今河北的中南部, 屬黃河泛濫區域。 很可能談遷所見之古蓮子 ,為久遠以前某次 黃河大水淹沒了該地的蓮 池,導致眾多蓮子 Nelumbo nucifera Nelumbo lutea ○ ○ ○ ○ ○ ‧ 「蓮」原指芙蕖子實,即蓮子。圖上綠色者為未去除種皮,圖下白色者 為已去除種皮。 24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