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旅 讀 視 界│ 45 2024年5月號 ◎ 躍身擊浪:鯨豚躍出水面後,藉由身體落下與水面撞擊而製造大量水花,依身體躍出水面部位和程 度不同,又細分為躍身擊浪、背擊浪、頭擊浪、側身擊浪等。 ◎ 空中旋轉:「飛旋海豚」常躍出海面,以身體為縱軸做中心旋轉,最高紀錄能夠旋轉七圈半。這個 動作可能是在玩耍,也可能是為了向同伴傳遞相對位置。 ◎ 豚游:海豚會藉由連續往前跳躍至空中而達到快速移動的目的,當整個群體數十至數百隻皆呈現豚 游的狀態,水域如同煮沸的開水般熱鬧,常見如「弗氏海豚」。 ◎ 浮窺:鯨豚將頭部以垂直的方式浮出水面,窺看周圍環境的狀態。「花紋海豚」、「領航鯨」、 「抹香鯨」都有此行為。 │臺灣海域常見鯨豚行為│ 冰鎬 資料來源: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臺灣海域賞鯨指南》 十公尺高的樹 梢完成拍攝任 務,讓觀眾能從 樹冠層的嶄新視 角,欣賞大自然的壯闊與豐饒。 和鯨豚相遇,自是有緣 在臺灣,金磊是首位專注於拍攝鯨豚的攝影師,他從花東 海域的水上影像開始,為了熟悉活動於不同海 域的鯨豚種類, 前往世界各地下水拍攝鯨豚,磨鍊出深厚的水下 拍攝技能與心 法,近年又返回臺灣,持續記錄海洋生態。 他的《鯨豚記 》一書,以真誠質樸的文字自述心路歷程, 並搭配兩百多幅珍貴的鯨豚照片,實為二十多年 來從事生態攝 影的心血結晶。書中如此寫道: 想在水中靠近鯨魚,往往只有趁著牠們上來換氣的那段時 間……只要一觀察到牠們即將上浮換氣的徵兆, 我整個人就像 突然被電到一般,瞬間從漂浮在海面上的悠哉模 式進入到隨時 準備拍攝的預備狀態……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慢慢由小變 大的鯨 魚身軀,不放過任何動作來預測可能的上浮路線。 隨著路徑愈 來愈明確,蛙鞋也從原本只是微微地擺動,逐漸 加速為奮力地 衝刺,希望能夠在牠到達水面換氣的同時,我也 能夠在最好的 角度按下快門。 抓住與鯨豚相遇的一瞬間著實不易,這段文字也讓讀者深 深感受到,自然生態攝影師對理想的熱情與堅持。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