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41期

Life │旅 讀 視 界│ 45 2024年4月號 ◎ 阿爾卑斯式攀登:起源於阿爾卑斯山區,簡稱阿式攀登,是一種強調依靠自身、以速攻為原則的攀 登風格。通常由數名能力相近的登山家結為夥伴,個人自行背負輕量的裝備、物資,盡量不使用氧 氣瓶,並以強大的體能、精良的技巧,快速地登上峰頂,避免在高風險地帶停留過久。著名的「金 冰鎬獎」(或譯金冰斧獎),旨在表彰最出色的阿爾卑斯式攀登,在登山界頗具指標性。 ◎ 喜馬拉雅式遠征:起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是一種善用資源、所需時間較長的攀登風格。通常會組成 人數較多的登山隊,設立大本營儲存物資,雇用挑夫或嚮導輔助攀登,空氣稀薄處全程使用氧氣 瓶,遇到險要路段先架設繩索,八千公尺以上山峰一般採取此種方式攻頂。 ‧ ‧ ‧ │登山風格 各自精彩│ 冰鎬 冰爪 在眾多高山中,聖母峰、喬戈里峰、干城章嘉峰、 洛子峰、 馬卡魯峰等十四座全球最高、八千公尺以上的 巨峰,對於登山 家來說是深具挑戰意義的,舉例來說,義大利的萊茵霍爾德 梅斯納爾,常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登山家之一,而 令他聲名遠 播的,就是「史上首位登頂所有十四座八千公尺高峰」的成就。 險峰歲月 奮鬥精神 艾德蒙 希拉里則為紐西蘭的 登山家,於一九五三年 , 和雪巴人嚮導丹增 諾蓋一同登上聖母 峰頂,是文獻紀錄上 第一位登上聖母峰的登山家,因此受封為爵士。他 於八十高齡 時回顧一生,發表自傳作品 《險峰歲月 》,書中提到當年接近 聖母峰頂遇到的一處天險: 我打量著這塊 高約十二公尺 的岩壁,心裡為 之一沉…… 我朝右邊觀察, 那裡似乎有條路 可行。一大塊雪 簷附在岩塊 上……由於重力的關係,雪簷斷裂了一塊,形成一道 窄窄的裂 縫,直往上去。我心中忐忑不安……我擠身進入 冰縫,盡可能 找到用手可以抓到的地方。我喘息不已,但一步步攀 高,雪簷 沒有什麼異狀,上去約十二公尺後,我終於奮 力脫出冰縫,攀 上了岩塊。我辦到了! 這是一塊巨大、幾近垂直的岩石臺階,但希拉里仍竭盡全 力,克服了登頂前最艱難的阻礙,後來此處就被命名 為「希拉 里臺階」,讓後繼者彷彿也能感受到他不畏挑戰的奮鬥精神。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