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39期

色聚庭木。 」朱熹〈春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 千紅總是春。 」白居易〈早春招張賓客 〉:「 池色溶溶 藍染水,花光燄燄火燒春。 」葉紹翁〈游園不值主人〉: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著實春意無限。 人們則忙於農耕, 閒暇時則走到戶 外,恣意遊覽春 光。吳偉業〈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 春來雨水足, 四野欣農忙。 」黃庭堅〈同孫不愚過 昆陽〉:「 田園恰 恰值春忙,驅馬悠悠昆水陽。 」蘇軾〈次韻孫職方蒼梧 山〉:「 聞道新春恣遊覽,羨君平地作飛 仙。 」︽孤本 元明雜劇 打覬鏄 頭折︾:「 春暖花香,和風淡蕩。 我則見東郊上,男女成行,處處閑游 賞。 」人,也融入 了春景之中。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可惜的是,隨著季節嬗遞, 春神終將歸去。白居易 〈送 春歸〉:「 送春歸,三月盡日日暮時。去年杏園花飛 御 溝綠,何處送春曲江曲。 」辛棄疾〈杏花天〉 :「 有多少、 鶯愁蝶怨。甚夢裡,春歸不管。 」李煜〈浪淘沙〉:「 簾 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春意闌珊」 描寫春天將盡時衰敗凋殘的景象,令人不勝唏噓。 回想起春季盛放的花,就和秋季皎潔的月一樣,使人 發 人 的們 景的感致愁到與緒愉時。悅光李、,煜欣但〈喜再虞,美 因的 此時 我刻 們終 常究 用無 「法 春永 花遠 秋停 月駐 」, 來難 比免 喻引 美 好 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一 江 雕春 闌水往玉向事砌東知應流多猶。少在 ?, 小只 樓是 昨朱 夜顏 又改 東。 風問 ,君 故能 國有 不幾 堪多 回愁 首? 月恰 明似 中 。 」往日多少繁華,如今 已不堪回首, 憂愁彷彿春天的江水,奔流不盡。 然而,留不住春天,我們只能悲愁感嘆嗎?蘇軾〈春 夜〉:「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晏殊〈浣 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 歌 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 憐取眼前人。 」與其傷春悲秋,不如 積極把握短暫又寶 貴的良辰美景,好好珍惜、 善待身邊的人,不留任何遺憾。 打開心窗 春暖花開 不讓前述的古典 詩歌專美於前,現 代也有許多以春 天為主題的詩歌,舉 例來說,〈春神來了〉 :「 春神來 唱 新了調怎/知歡道迎/春梅神花試黃身鶯手報/到來/把梅世花界開改頭造先 含 笑 / 黃 鶯 接 著 」,堪稱人人 會唱的神曲。 又如〈拜訪春天〉:「 那年我們來到小小的山巔/ 靨 /象啊深有深雨的細詩細篇濃/濃你的說山我巔像/詩你意飛的散雨髮點成/春輕天輕/飄我上們你就的走紅進 意 ~~ 我醉了好幾遍/我 ~~~ 醉了好幾遍 」,則 是傳唱度極高的民歌代表作之一。 以下再為大家介紹 三首現代詩歌,每首 的語言、韻 律、視角皆各具特色,呈顯了春天的多元風貌。 ‧ ‧ 36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