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39期

10 後殿 拜亭 丹墀 前殿 右山門 左山門 位址:玉皇殿明間神龕角柱 年代:中華民國第一乙巳孟夏(民國五十四年) 材質/工法:檜木 尺寸:縱 315 公分,橫 10 公分 題署:山西李鴻文敬撰并書 印 印 基本資料 李鴻文(1881 ~ 1968) 號子範,山西霍縣人。日本法政大學畢。曾擔任前 清直隸審判廳審委、知縣等職。後輔佐閻錫山,擘 劃財政,使山西省成為全國模範省,有「晉閻的司 庫」之美稱。來臺後,曾任行政法院評事。公暇之 餘,喜吟詩,並工書法,得力於《大唐三藏聖教 序》甚多,曾任中國書法協會名譽理事。著有《櫟 園詩草》、《前塵回憶吟草》。 楹聯撰書者介紹 關聖帝君一心為「故主」、「漢室」奉獻的真情實意、具體事功,令人讀來深感敬佩。 而聯中的「春秋」、「萬世師表」,本指孔夫子的著作及稱號,但此處 則融會了行天宮寶經︽孚佑帝君大洞真 經︾:「 關夫子何以為聖?聖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之義,讚歎 關聖帝君能體證孔夫子之心,涵養 堅貞至德以教化生民,實為薪傳孔孟聖脈、照亮世人心靈的明燈之火! 出 挂 印領」字的,「又曾稱」「,領以句及字「」記、平「川領鎮詞鄂」 ,的多「位記於」首都句是或領轉字折,句將,原為本句莊首嚴的、某典個重字的或語詞氣, 能急帶轉動為下直文率,、形親成切完的整口的吻意,義並。引如領上後、面下三聯句的聯第文三,句娓「娓曾道封 金 關聖帝君的聖功德業、心念所歸,生動地將 關聖帝君千里馳騁護送皇嫂投奔劉先主,運籌帷幄以安定後方、威懾東吳的雄邁英姿,重現在 世人眼前,銘刻於心底。 奮勇當頭陣,變出起轉勢的「領字」 楹聯 小百 科 玉皇殿 左護龍 右護龍 鼓樓 鐘樓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