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2023 年 11 月號 │字 裡 行 間│ ˋ ˇ 草書:上出自於趙孟頫 〈絕交書〉、 下出自於趙孟頫〈與師孟帖 〉 楷書:均出自於弘一 法師《華嚴集聯》 行書:均出自於李邕〈李思 訓碑〉 「真」、「假」二字 最早出現於西周金 文,後世 字形訛變甚多,目前只能推敲出可能的造字原理。 金文的 」應寫作「眞」,上方是 「匕」︵ㄅㄧ︶ 、 下方是「鼎」,表示小 心地用大湯匙︵匕︶ 從鼎中舀 取熱食,不然就會被 燙傷。若以此會意, 那麼「 眞」 意味「嚴謹」、「不馬虎」,因為「舀熱食」必須「實 實在在」做好,否則 不是潑灑到自己,便 是潑灑到別 人,千萬不能大意。 由此可知,「真」的所有涵義應是引申自「實在」, 用來形容「確實」、 「不虛偽」的狀態,如「真心」 、「真 相」;並且也指稱「純正」、「誠實」的本質或本性, 如「反璞歸真」。 再看「假」,這是「叚」的後起字,金文的「叚」 是一隻手持著一對「 契」。「契」是古代刻 在竹簡上 的合約,通常內容是租地或租物,文字則是一式兩份, 一模一樣,各自交付 雙方,作為憑證。立契 約是將財 物暫時交付別人使用,所以「叚」的涵義就是「借」。 由於借來的東西並 非屬於自己,因此「叚 」也引申形 容「不真實」、「虛妄 」的人事物,日後此 義又加上 「人」而成「假」。 不過「假」本就源 自「叚」,用 法上並無太大區隔, 於是「假」便涵蓋「 叚」,有了 「借」之意。 或許就是如此,後來將工作期間依規定或經申請獲 准的休息時間,稱作「假」︵此 讀ㄐㄧㄚ︶,可能起 因於把休「假」視為向工作「借」 悠閒時光吧!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