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Life 2023年10月號 用 心 體 悟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年齡 的老去並不會阻礙我們往前邁進的腳步, 反而是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與信念,才會讓 人停滯不前。 除了文中所提及的學習目標,人生還 有更積極的學習課題,即是在品德與修為 上有所精進,並體悟生命的哲理與意義, 這就是靈性層次的修煉,也是生而為人的 可貴之處。 靈性的涵養不是一蹴可幾的事,它 是學識與智慧的累積,更是歲月磨鍊出來 的光華。自古以來,聖神仙佛所流傳的經 典,即包含了無數的學識、智慧與哲理, 如果我們能潛心學習經書中的義理,那麼 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地開啟靈性 之門,到達「無入而不自得」之境。多閱 讀經典,時時以道德涵養身心、以善行溫 暖他人,家庭自然會和樂圓滿,而社會也 能更加祥和平安。 │良 言 妙 語│ 縫紉、或是做木工 ,自己動手做出 來的物品,帶有一 份情感的溫度, 這是真誠動人的 自我表現方式。又 如各種藝術,包 括繪畫、書法、音 樂、戲劇、攝影等, 它們能讓我們 產生愉悅、圓滿的 感受。而這種對 於﹁美﹂的感知能 力,可以充實身 心靈,創造積極、正向的人生態度。 當然,學習領受藝 術的美好,並不 是一定要成為藝 術家,而是懂得欣 賞、品味其中的韻 致與奧妙,為生 命添加精彩的養分。 在這大千世界 中,我們可以學 習的目標還有很 多很多,若能保持 活力,那麼年齡的 增長不過是數字 的變化而已。﹁學 習﹂是一條沒有 終點 道路,只 要我們有意願, 就 能無止境地探索 各領域,同時懷抱 著這樣的心念與 精神,跨越體力與 年齡的障礙,就 像孔夫子一樣, 不 知老之將至,開創出無限多的可能! 過﹁學習﹂,我們 可以增廣見聞與 知識,將視野與涵 養拓展到更寬、 更深的層次,讓心 靈得到養分,自 然身體擁有源源 不絕的活力,飲食 與煩惱皆可拋諸 腦後。換言之,孔 夫子能﹁三忘﹂的 真正原因就是他 從不停止﹁自我 成長﹂,從學識、 品行、涵養到器度 ,孔夫子都擁有 ﹁學而時習之 ﹂的心念,持續精 進 自己的德與才,所 以能如此博大精 深,而又卓越超群 ,讓學生仲由都 不知該如何形容他了。 世界之大 無奇不有 當我們在求學 階段,﹁讀書﹂ 是最直接的學習 方式。而隨著年齡 增長,步出校園之 後,學習的途徑 也就更加多元化。 因此保有對各種 事物的好奇心,並 從中培養出﹁興 趣﹂,將是支撐一 個人持續精進的 原動力。 例如﹁手作﹂, 既能善用各種 資源,還可以營造 生活情趣,或是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