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35期

上,並可抵抗颱風的侵擾;另外像﹁林投﹂,則以眾多氣 生根伸展至地面下,牢牢地作為整棵樹的支柱,猶如榕樹 一般,所以不畏海風吹襲。 盤根錯節 各有所長 在熱帶地區,若是雨量多,雨水長期沖刷地表,造成 土壤淺薄,植 物為了支 撐本身高大的 樹幹與樹 冠,避免傾倒, 於是主 幹的側根會從地表突起, 逐漸向四周 蔓延,形成 板狀構造的 根系,此即 板根。板根厚 實扁平, 可以占據廣 大的面積, 使得粗壯的樹 身能屹立 不搖。例如: 臺灣南部 海岸常見的﹁銀葉樹﹂、 盤據在柬埔寨 吳哥城中 的﹁四數木﹂︵ ︶,均為代表性的板根植物。 對於絕大多數的植物來說,根是吸收、運輸、固著的 器官,但演化總是有意外的發展。有些植物為了因應氣候 的變化,如乾季或冬天,於是根演化出儲存養分的功能, 以備不時之需,此即儲藏根。 儲藏根的外形肥大,主要成分是醣類︵如澱粉︶,其 次是水分或蛋白質。依其形態不同,而有塊根︵如番薯、 木薯︶、肉質軸根︵如蘿蔔、 胡蘿蔔︶的差別。值得一 提的,某些植物的地下莖也 能儲存養分,膨大如塊狀或 球狀,譬如:芋頭、馬鈴薯、水仙、蔥、洋蔥、薑、蒜、 蓮藕等均是。儲藏根與儲存養分之地下莖的最主要區分標 準:﹁儲藏根﹂的外表通常有根毛,只能往上長出莖,向 土中長出其他的根;而﹁儲存養分之地下莖﹂的外表較光 滑、無根毛,有些具有分段的﹁節﹂ ,除了會長出根之外, 還能冒出新葉。 根千變萬化的功能,遠超乎人類的想像。雖然根經常 在泥土中深藏不露,但其實它們就是植物群落的指揮、營 運中心,既維持生命的延續,也展現了演化 奧妙。當我 們愈瞭解根的種種面貌,就愈加讚歎大自然的精彩萬分。 惟願這份深植於 地的美好可以永續存在,因為植物就是 地球生態之根,根壯葉茂,其他生命才會生生不息。 Tetrameles nudiflora 板根 馬鈴薯的地下塊莖 番薯的塊根 30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