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35期

14 │ │ ˊ ˇ 經文緯武:經、緯原為織物的直線與橫線,有規劃、 治理的意思,此處指以文德與武功來治理國家。南宋胡仔 〈孔 子編年序〉:「(孔夫子)為司寇三年,經文緯武。 」 六 壇壝:祭祀天地神明的場所。 壇:古代用土石所築成的高臺,用來舉行祭祀、盟會、誓師等活動。 壝:ㄨㄟ,又音ㄨㄟ,圍繞祭壇的矮牆。清代方苞《周官集注》卷二:「 壇邊低垣圍繞者曰壝。」 【賞析】 本楹聯書體為行草,風格豪邁爽健,行筆流動豐潤、簡勁有雅韻。 此聯為三組六句的長偶對,上、下聯首句分嵌﹁關﹂、﹁聖﹂二字,點明行天宮主神為 ﹁關聖帝君﹂。 本聯採取﹁互文生義﹂ 寫法,於 聯寫 關聖帝君降生東漢時的義行、所立下的護國佑民聖功,下聯則讚歎 關聖帝君的忠義功行所成就的聖德,與孔夫子相比肩,即呼應︽明聖經︾:﹁ 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的深義;而上 下聯首句﹁漢封疆﹂與﹁魯司寇﹂互文 強調 關聖帝君一心守護大漢疆土,契應孔夫子﹁明正統﹂、﹁一天下﹂的 春秋大義,而司寇主刑獄、施賞罰,亦暗合︽明聖經︾記載 關聖帝君﹁掌握凡間善惡人﹂的職責;後兩句則讚頌 關聖帝君與孔夫子一樣文武兼備,所以能貞定世間紛亂、蕩平人心魔障,傳授世人正己明心的聖訓,是 眾人禮敬效 法的﹁至靈至聖、至上至尊、忠孝祖師 ﹂。 借代修辭,是指不用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相關的名稱或語句來代替。本楹聯的「漢封疆」與「魯司寇」,即以官職借代三國時為襄陽 太守、鎮守荊州的 「關聖帝君」,與曾任魯國司寇的「孔夫子」,並以此稱揚 關聖帝君與孔夫子皆能以「正心正行」來「端正職分」 封 疆以正國界、司寇以正國法 所以能「定亂平魔」、「經文緯武」,圓滿福澤萬民、德臻至聖的善果! 名相雖改換,真心恆不變的「借代」修辭 楹聯 小百 科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