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宮通訊 335期

善意成善行,通往美好善境 生活的創新、進步與便利,常 常來自於一個小小的善意、一 個微小的行動,而人人都可能 成 為啟動改變的源頭。 在報章上看到一篇動人的故事 :有三個小學女生發現,社區 裡有許多東南亞移工與新住民 , 每逢假日他們常會 搭火車到外地找朋 友或遊玩,但由於 自動售票機的螢幕 只有中文標示,加 上 語言的隔閡,導致 他們經常買錯車票 或搭錯火車,這引 發三個學生思考: 自己是不是能做些 什 麼呢? 於是,三個小女孩 整理了一份自動售 票機操作步驟的中 文說明,在老師與 善心人士的協助 下,翻譯成越南 、印尼語、菲律賓 語和泰國語,再製 成說明海報和小卡 片,假日時主動在 車 站發送並協助購票 。雖然,彼此語言 不通,但這些異鄉 人頻頻鞠躬道謝, 眼中散發的感動, 激 勵這些孩子想 擴展到其他車 站,幫助更多 有需要的人。 他們多次寫信 給鐵路局,勇 敢表達想 法。最後,鐵路局 接受了建議,不但 增加了東南亞語文 的操作說明,也安 排人力協助買票, 之

後更逐步在各地車 站增設多國語言的 購票機,讓現在來 自世界各地的人, 都能順利地通往想 去 的地方。 其實,很多時候限制住我們腳 步的往往不是年齡和資源,而 是我們的心念與行動!善行的 起 始點,常常是一顆 能將心比心的同理 心,就像故事中的 小學生,透過觀察 與瞭解,看見了他 人 「不一樣」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將這 份助人的心念化為 實際行動,串連更 多人的愛與力量, 因 而促成了改變的發生,讓在這 片土地上生活、工作、旅遊的 人們,都能享有「一樣」的便 利。 行天宮平安心語: 「 真誠行善,盡力而 為;有一分熱,就 有一分光。 」我們每個人都能 化 為一束善的光芒, 照亮自己也散發溫 暖與能量;我們可 以是照亮家人的光 ,時時關懷與溫柔 傾 聽;在工作上,發 揮熱情,多做一點 點、多為人設想, 讓人際和諧融洽、 事情順暢圓滿;對 於 陌生人,保持友善的互動、多 助人一把,為彼此的生命留下 善意的回響。 期盼,大家都能秉持仁善,張 開同理的雙眼,體察他人的需 要,當一個「樂於付出」的人 。 若我們每一個 人都能貢獻己 力,把每一個 溫暖的小我, 結合成美善的 大我,相信「 有愛 就 「無礙」,將能一起攜手通往 更穩健幸福的未來。

人間行腳 善意成善行,通往美好善境 玄空師父開示 因果不虛 勤耕有成 潤心法雨 ︽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今譯今註︵卅二︶ 聖心鐫詠 行天宮三宮楹聯巡禮︵卅三︶ 行天宮點滴 打開學習視野 豐富生命色彩 北投分館暑期特別活動 信眾信箱 奉行經典 福慧相隨 明心寶鑑 經典智慧 生活應用 行天宮寶經 經文精選:不殄天物 効勞願行 信守心念 傳承願力 ― 蔣宜君師兄 福由心造 萬般由心 6 12 41 ― 60 9 ‧ ― 15 中華民國112年10月 目錄 Story Belief 24 專題企畫 根壯葉茂—植物的根部 落葉歸根—生命的根源 盡孝為先—德行的根本 26 31 36 尋「根」之旅

18 22 44 47 48 50 52 54 56 58 5 02 2502-2172 02 2502-2273 ISSN 1029-6255 02 2270-8198 1994年07月創刊 2023年10月出刊 335 C o n t e n t s Life 本期刊採用環保大豆油墨印製, 為改善地球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 歡迎加入《行天宮通訊》會員 珍惜資源、愛護地球! 歡迎閱讀《行天宮通訊》電子書 行天宮通訊電子書 Activity 信眾見證 時時問心 事事平安 孩子讀經典故事 以德輔君的伊尹 守護健康 中醫秋季養肺 平安心語 遇見對的人是幸運,善待對的人是幸福 旅讀視界 探訪自然美景,豐富生命經驗 字裡行間 天差地別 各異其趣 小物大器 古箏 ― 紫袖紅弦明月中 良言妙語 不知老之將至 ― 樂在學習 植心花園 一期一會牽牛花 有情天地 婆娑之洋 美麗之地 ― 島嶼 法會濟世 秋季祈安大法會 創刊人:黃忠臣 發行者:財團法人台北行天宮 發行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三五九號 電話:︵ ︶ 傳真:︵ ︶ 印刷廠:沈氏藝術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一段三六五巷七號 電話:︵ ︶ 身心平安 資訊平臺

4 因果不虛 勤耕有成 玄空師父開示:「千百年來,種橘子生橘子,種柚子生柚子, 種桃子生桃子,種五穀生五穀,種番薯生番薯,種蔬菜生蔬菜, 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過。」告訴我們,種什麼因,結什麼果,是永恆 不變的道理。 一切的起心動念皆是「因」,付諸行動後所帶來的就是「果」。由於 人生存在充滿物質誘惑的世界裡,讓欲念不斷地向外馳求、擴張,忘記自 己內在的本質,未能深深探討內心真正的需求,就會導致身心不平衡,文 明病叢生的惡果。而我們要改變因果,就是先自愛,能夠識別起因,並以 堅定之心正本清源,努力拔除惡根、種植善苗,如此勤耕心田,紮實精神 力量。那麼,就算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社會中,我們也不會被境所轉,破壞 純善本性,而是能夠借境修煉,讓生命旅程過得豐富充實有意義。 —《玄空師父開示錄 ‧第二十二講》

秋季祈安大法會 禮斗植福祈平安 祈安大法會,又稱「禮斗」、「拜斗」, 是祈求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聖神仙佛護佑平安的科儀, 九日晝夜,全宮茹素、虔誠誦經, 為信眾消災解厄、延壽賜福, 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法會日期:農曆九月初一日至九月初九日(國曆10月15日至10月23日) 報名日期:農 曆八月初一日(國曆9月15日)至九月初九日(國曆10月23日)上午8點止, 請至行天宮三宮事務所,以「戶」為單位登記,不分大小斗,隨喜參加。 法會期間全日開放,歡迎信眾參拜,並於「誦經區」誦念寶經,共修平安。

6 ○ ◎ 勉善第三節 噫!古之 聖賢仙佛,非 三頭六臂,亦 似今人;今之 天地山 川,生百穀萬物,還同古日 。何爾良民,甘居下賤? 不效善於前 人,喜遺害於後世。 不以仁德為體,不以禮義為用。不敬 天地、 不禮 神明、不忠君王、不孝父母、不重尊 長、不和兄弟、 不別 夫婦、不信朋友、不睦宗族 、不教 子孫。造罪多端,作惡無算。 考萬善之中 未行 一善。於三教之外,又添 一惡教乎? 嗟夫!嗟夫!萬般惡 行,實水火、刀兵、瘟疫等劫 之根由; 一切 非為,即瞽聾、疾病、癰疽諸災之 引路也。 【經文】 《玉皇上帝洪慈救劫寶經》今譯今註(卅二) 撰文 宗教人文室

7 │潤 心 法 雨│ Belief 2023 年 10 月號 【語譯】 唉!古代因積德累功,而成就崇高境界的聖賢仙佛,在 世時的外貌並沒有三頭六臂,仍與今人無異; 如今的天地山川,化生長養著各種穀類,及一切物類,也和 從前完全相同。 為什麼本性善良的世人,如今卻要自甘墮落,作出種種下 流、卑劣 惡行呢? 【註釋】 一 噫:感嘆詞,等同﹁唉﹂,表示感慨、悲痛或惋惜。 二 三頭六臂:原本指某些神明的法相,此處指異於常人的外貌。 三 古日:昔日、古代。 四 爾:你、你們。此處是 玄穹高上帝對世人的指稱。 良民:本意為安分守己的善良百姓,此處指本性善良的人。 五 下賤:下流、卑劣的行為。 【說明】 玄穹高上帝勸勉世人,要效法聖賢仙佛堅定心志,修養品德,努力提升生命的境界;切勿自暴自棄,不思進取, 沉淪於惡道,萬劫不復。 今人變心,捨良為賤 人之所以無法守護天生的良心善性,不願仿效 古聖先賢的德行,反而做出種種下流卑劣、胡 作非為的言行,原 因即在於人心受到貪、瞋、癡、慢、疑五毒的染汙,或是外 境的牽引、誘惑。 有些人雖然飽讀詩書,立志為聖為賢、成仙成 佛,卻仍在功名富貴的利誘下,捨棄本心、忘 卻志向,讓人生遠 離正途,愈走愈偏差。這也就 是亞聖孟子所說:﹁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 義, 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這些傷害、捨棄自己,說話不符合禮法道義的人,他們 的言行是

8 不可能具有價值和意義。這些背離﹁仁義﹂之道 的自暴自棄者,缺乏聽從正道的智慧,也缺乏矯 正自己的勇氣,更 缺乏追求良善的毅力。 然而,在這世上,人、我、萬物的關係是相互 共存,每一個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可能牽 一髮而動全身,使 整體受到牽連;就算只是微小的罪過,也都 屬於﹁ 甘居下賤﹂的惡行。一旦不守國法、不愛護生靈、不珍 惜五穀、 字紙,糟蹋前人心血,犯下種種不孝、不忠、不 廉等違背道德的行為,卻又不願懺悔改過,不僅 將使人與人之間失 去信任,相互計較、指責,導致家庭失和、影響 人際關係,還會破壞生態 造成天地失衡,災劫 叢生,自己也逃不 掉受苦的厄運。 效法聖賢,存仁行義 無論是行天宮︽列聖寶經合冊︾ 或者︽論語 ︾ ︽孟子︾、︽大學︾、︽中庸︾等古籍,這 些經典不僅記載 聖賢仙佛在世時,種種良善的行誼,更蘊含待人 處事的智慧,能做為日常生活奉行的準則。所以 ,除了要珍惜能夠 接觸經典的良緣,我們在說話、行事之 ,也要 思考是否符合經文開示的義理,是否依循倫常 綱紀,時時以聖賢之 道、聖賢之言與人倫規範反躬自省,人生才能持續走在正道 上,向善的目標邁進。 此外,我們也要效法聖神仙佛存仁心、行義舉的聖德懿行。仁心 是不捨眾生受苦的同理心;義舉 是為正當、 正確的事採取行動。若能體恤他人的辛勞,就不 會只顧自己的安樂,而是能進一步看見對方的需 求,並且主動伸出 援手,盡力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敦倫經︾曰:﹁ 敦仁義,崇道德,成仙成聖天階。 ﹂岳恩主提醒我們,要自我砥礪,讓 品行符合仁德道義, 舉止遵守倫常法規。倘若我們可以師法前人的道 德風範,落實經典古籍的教誨,積極自勉自勵, 並且將心比心為對 方著想,以慈悲付出關懷,用智慧靈活變通,相 信這輩子就會過得極有意義,社會環境也能因 為眾人的愛與善良, 變得更加溫暖、和諧、美好,未來成為聖賢仙佛 根基 自 然得以穩健踏實地逐步積累了。

9 2023年 10 月號 │明 心 寶 鑑│ ◎ ‧ │ Story 行天宮寶經︱經文精選 撰文 編輯室 經典智慧 生活應用 不殄天物 。 《玄靈玉皇寶經》 不浪費資源,不糟蹋物力。 明 心 小 故 事 陶侃,東晉人,他的父親早逝,是由母親靠紡線織 布掙取生活費用,含辛茹苦將他撫養長 大;在母親的教誨和栽培下,陶侃從小就懂得惜福愛物,也讀了許多書,聞名於鄉里。

10 年輕時,陶侃從一介小小的縣吏做起,表現突出而不斷被拔擢,更屢次弭平亂事 有功,最後晉升成太尉,掌管軍事大權,兼任荊州、江州的刺史。身處高位的他,始 終保持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 所吃所住都跟尋常百姓一樣,從不鋪張浪費,也經常勸 勉部下,要珍惜得來不易的資源。 善用資源,物盡其用 當時,為了抵禦胡人南侵,朝廷下令打造一批戰船,由陶侃負責執行與監督。製作 船艦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陶侃便經常叮嚀 工匠不可浪費材料,並且下達一個特殊的命 令:﹁剩下來的木屑和竹頭,請幫我收集起來 放進倉庫。﹂工匠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 便問:﹁這不就是一些廢料嗎?何必要收集呢?﹂陶侃笑著回答:﹁就算是廢料也有它的用處 啊,應該要好好珍惜。﹂ 那年冬天,白茫茫的雪覆蓋大地,放晴時結冰融化,造成路面 溼滑,造船廠內許多工匠不 慎滑倒,有的人受傷,有的人甚至損壞了重要的零件設備,導 致進度落後。此時,陶侃命人拿 出當初收集的木屑 大量鋪撒在路面上,發揮止滑之效,工匠也 進出無礙,造船重任得以如期 完成。多年之後,名將桓溫擔任荊州刺史時,為了伐蜀需建造大 船,便是利用陶侃當年貯存的 大批竹頭來製成釘子,強度非常好,造出許多堅固的好船,立下功勞。 還有一次,陶侃巡視農莊,看見一個年輕人手上拿著一把未 成熟的青稻穗,就好奇問他: ﹁拿這個做什麼呢?﹂年輕人回答:﹁覺得 玩,順手就摘了。﹂ 陶侃很生氣:﹁怎麼可以浪 費其他農人辛苦耕作的成果!﹂便把年輕 懲戒了一頓。

11 2023年 10 月號 │明 心 寶 鑑│ 寶 鑑 照 心 田 Story 幾天後,陶侃又把年輕人找回來,關心他的狀況。年輕人發現這位官員雖然嚴厲,卻非 常仁慈,心裡很感動,希望留下來替陶侃做事。陶侃見他一念誠心,便把他安置在軍營伙房。 年輕人在伙房,做事非常認真,更時時遵循陶侃的教誨,成為 個愛惜食材物料的好廚師。 陶侃珍惜物力,發揮智慧,讓每一分資源都能獲得最妥當 運用,也以身作則,幫助他 人建立同樣正確的觀念和習慣,留下一段又一段佳話,成為後世的楷模。 當思一來粥處一不飯易, 恆念半物絲力半維縷艱,。 都應各節種約資並源善,用, 遵循永續法則, 守護和諧共榮的幸福家園。

12 06 ◎ 行天宮三宮楹聯巡禮(卅三) 北投分 宮 楹 聯 賞 析 關河猶是漢封疆,正定 亂平魔,端資福祚; 聖德遂同魯司寇,禱經 文緯武,合主壇壝。 【語譯】 關聖帝君一生奔走關隘山河之間,承擔起鎮守漢室邊疆的重任,致力於匡正世道、平定叛亂、蕩除魔障, 萬民的安 寧和樂,皆有賴 關聖帝君的庇蔭福佑; 關聖帝君的聖德廣大,與孔夫子同等相當,敬稱文聖、武聖,都是世人祝禱祈求、學習文治武功之道的 典範,更是 國家推尊合祀 主神,長享萬民敬拜、馨香永傳。 整理 宗教人文室

13 2023 年 10 月號 │聖 心 鐫 詠│ Belief 後殿 拜亭 丹墀 前殿 右山門 左山門 位址:前殿次間左右後金柱 年代:中華民國五十四年乙巳孟夏 材質/工法:洗石 尺寸:縱 263 公分,橫 43 公分 題署:臨安高逸鴻拜撰竝書 印 印 基 本 資 料 ‧ ‧ ‧ ‧ 高逸鴻(1908 ~ 1982) 祖譜名為崇堯,二十歲後以字行,浙江臨安人。 畢業於浙江大學文科。以詩書畫三絕,推為一 代大師,在書法方面,楷、行、隸、草四體俱 工,特別擅長行草,並能融會各家所長,入於 神妙化境而成一家風貌。擔任文化大學美術研 究所教授、中國書法協會理事等職,有《高逸 鴻書畫選》傳世。 楹 聯 撰 書 者 介 紹 玉皇殿 左護龍 右護龍 鼓樓 鐘樓 【註釋】 一 關河:關隘與河川,此指國土。明代梁有譽〈鎮海樓〉:「 樓外關河盡漢封。」 封疆:鎮守邊疆的官將, 關聖帝君曾受命統督荊州以抵禦東吳、曹魏。 二 定亂:終止世間的紛擾戰亂。北宋司馬光︽ 資治通鑑︾卷一五六:﹁ 賀拔軌曰:『宇文公文足經國,武能 定 亂。』﹂ 平魔:也作「平妖」、「除魔」,即平定、掃除 隱伏的妖氛魔禍。元代陶宗儀《南 村輟耕錄》:「 黃石編書 ……此門隱除魔,顯定亂。 」 三 端資:仰賴、憑藉。清代吳偉業︽梅村集 詠拙政園山茶花︾:﹁長養端資鬼神力。﹂ 福祚:福氣、福分。《潛夫論 正列》:「德義無違,神乃享;鬼神受享,福祚乃隆。 」 四 魯司寇:指孔夫子。︽說苑 至公︾:﹁孔子為魯司寇,聽獄必師斷,敦敦然皆立。 ﹂ 司寇:古代掌管國家獄政、法制的官員,類似今日的司法院長兼法務部長。《大戴禮記•千乘》:「 司寇司秋, 以聽獄訟,治民之煩亂,執權變民中。 」 五 禱:祭拜天地神明,告事求福。︽論語 述而︾:﹁子曰:『丘之禱久矣。』 ﹂

14 │ │ ˊ ˇ 經文緯武:經、緯原為織物的直線與橫線,有規劃、 治理的意思,此處指以文德與武功來治理國家。南宋胡仔 〈孔 子編年序〉:「(孔夫子)為司寇三年,經文緯武。 」 六 壇壝:祭祀天地神明的場所。 壇:古代用土石所築成的高臺,用來舉行祭祀、盟會、誓師等活動。 壝:ㄨㄟ,又音ㄨㄟ,圍繞祭壇的矮牆。清代方苞《周官集注》卷二:「 壇邊低垣圍繞者曰壝。」 【賞析】 本楹聯書體為行草,風格豪邁爽健,行筆流動豐潤、簡勁有雅韻。 此聯為三組六句的長偶對,上、下聯首句分嵌﹁關﹂、﹁聖﹂二字,點明行天宮主神為 ﹁關聖帝君﹂。 本聯採取﹁互文生義﹂ 寫法,於 聯寫 關聖帝君降生東漢時的義行、所立下的護國佑民聖功,下聯則讚歎 關聖帝君的忠義功行所成就的聖德,與孔夫子相比肩,即呼應︽明聖經︾:﹁ 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的深義;而上 下聯首句﹁漢封疆﹂與﹁魯司寇﹂互文 強調 關聖帝君一心守護大漢疆土,契應孔夫子﹁明正統﹂、﹁一天下﹂的 春秋大義,而司寇主刑獄、施賞罰,亦暗合︽明聖經︾記載 關聖帝君﹁掌握凡間善惡人﹂的職責;後兩句則讚頌 關聖帝君與孔夫子一樣文武兼備,所以能貞定世間紛亂、蕩平人心魔障,傳授世人正己明心的聖訓,是 眾人禮敬效 法的﹁至靈至聖、至上至尊、忠孝祖師 ﹂。 借代修辭,是指不用人、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相關的名稱或語句來代替。本楹聯的「漢封疆」與「魯司寇」,即以官職借代三國時為襄陽 太守、鎮守荊州的 「關聖帝君」,與曾任魯國司寇的「孔夫子」,並以此稱揚 關聖帝君與孔夫子皆能以「正心正行」來「端正職分」 封 疆以正國界、司寇以正國法 所以能「定亂平魔」、「經文緯武」,圓滿福澤萬民、德臻至聖的善果! 名相雖改換,真心恆不變的「借代」修辭 楹聯 小百 科

15 2023 年 10 月號 蔣宜君師兄 採訪撰文‧攝影◎凌復華 │効 勞 願 行│ Story 信守心念 傳承願力 夜幕低垂,行天宮台北本宮前的 民 權東路車水馬龍,正是下班回家 的 時刻。從熙來攘往的人潮裡,有 位 上班族模樣的女子安然自若地走 進 了廟埕,向聖神仙佛一一禮敬之後, 不一會,只見她換上一襲青天色 道 衣,便開始為信眾服務。 猶如許多効勞生一樣,蔣宜君師兄 的日常生活必 須兼顧家庭、 工 作、効勞等各方面 問起她 何能持 續這麼多年?宜君 師兄感懷地說: ﹁媽媽就是引導、鼓勵我的人,同時 也是人生路上支持我的最大力量。﹂ 母親的啟迪與引領 宜君師兄的母 親︱白梅師兄, 今年八十七歲,在 行天宮台北本宮 効勞三十多年,如今雖然年事已高, 未能像過去一樣, 天天來廟裡從事 收驚服務,但仍經 常來廟裡誦經、 祈福,這份堅定不移的願力與心念, 一直都讓女兒深 深佩服。而作為母 親唯 的、也是最 小的女兒,宜君 師兄和白梅師兄有 著十分親密的母 女關係。 ﹁自小,生活上 遇到了什麼難 題,就會和媽媽商 量,而學生時期 最大的難題自然 就是考試。於是每 當快考試了,我自 認會考不好,就 向媽媽求助,看看 能不能﹃臨時抱 佛腳﹄,請 恩主公保佑我考 試 可以過關。﹂ 當然,雖說﹁臨 時抱佛腳﹂, 其實只是宜君師 兄擔心讀不完、讀

16 不好,若平日用心 向學,神明自有 評量,因此她考試也都能順順利利。 起初,宜君師兄 單純是隨著母 親來廟裡敬拜神明,希望學業進步, 但看到母親日日 効勞,那份堅持的 毅力和真誠的信 念,在耳濡目染之 下,一顆潛藏的効 勞種子也逐漸萌 芽、成長。 ﹁從我童年開 始,媽媽就是行 天宮的効勞生了。 後來爸爸在媽媽 的鼓勵之下,晚上也在事務所服務, 並持續近二十年; 而媽媽則是白天 等待孩子出門上學後, 就到廟 裡効勞。 有時候媽媽 為 了兼顧家 庭 是早和効勞,於 上料 理好 家務 再來右,回直然家到後,傍就中下晚到午廟左裡, 才回家,一天往返 兩次。我一直很 敬佩媽媽發心効 勞的願力,她的効 勞精神是我學習 的模範。﹂所以出 社會工作之後,宜 君師兄便跟隨著 父母的腳步,加入 了公益志工 行 列,也成為行天宮大家庭的一分子。 「承諾」就是為自己負責 ﹁自從真正來 効勞之後,我才 更加體會到落實﹃ 効勞﹄這兩個字 並不容易,首先就 是要克服自己的 惰性和脾氣。﹂ 宜君師兄提到, 剛開始是在導 覽組擔任志工,由 於當時本身工 作已很繁忙,若逢假日 或空 閒,不免會想休息或出去 玩。這時,母親就會提 醒她,是否要去 本宮 服務了?於 宜君師 兄偷懶的念頭瞬間就 打散了。長久下 來, 宜君師兄也警醒,﹁効 勞﹂是對自己 的承諾 若無法持之 以恆做下去, 那麼做其他事也一定會半途而廢。 ﹁記得母親常 告訴我,︽關聖 帝君明聖真經︾ 有句經文:﹃ 立志 如同鐵石堅。 ﹄無論做任何 事,只 要下定決心,就必 須讓心志如同鐵 石般恆久不移,不 屈不撓地為實現 目標而奮 鬥,這就 是守信用 的表 現。﹂白梅師兄數 十年如一日的効 勞精神,就是激勵女兒的最好榜樣。 宜君師兄進一 步表示,原先來 効勞只是不想讓 母親失望,所以一 開始時心裡 有一些壓力的。不過, 後來她漸漸明白﹁ 承諾﹂並不是做 給別人看,而是 對自己負責,於 是 發現﹁効勞﹂不 再是牽絆了。因 此 不用母親的善意 提醒,宜君師兄可 以自動自發、歡 歡喜喜來服務, 真 正做到工作與効 勞都能兼顧。也就 是這樣的體悟,她 慢慢堅定了効勞 的心念,並且樂 於其中,在進一 步 經過培訓後 如同 白梅師兄一樣成 為効勞生,真正延 續了母親的効勞 精神。

│効 勞 願 行│ 17 2023 年 10 月號 Story 真誠傾聽 同理信眾 除了堅持的毅 力,如何善用圓 融的態度應對信 眾的各種狀況,更 讓宜君師兄領會﹁効勞﹂涵義。 ﹁當我在﹃寫家 運服務區﹄効 勞時,經常會遇到 信眾來詢問各式 各樣的問題,例如:如何參加祭解、 掩魂等。有時發現 信眾會專注在自 己所發生的狀況, 並不會聆聽我們 在說什麼,甚至有 時並不滿意我們 所提供的資訊,或 是產生誤解的狀 況。後來我想到,每 個人來到廟裡 敬拜神明,都是 為了求﹃平安﹄, 然而﹃平安﹄源 自於﹃心安﹄,當 我們的心安了,就 會有平安,有了 平安就會有福慧。﹂ 因此,宜君師兄 表示,如何讓 前來詢問的信眾 能心安,那麼就是 要傾聽他們在說 什麼,而不僅是單 向提供資訊,重點 是要有同理心。 於是當她遇上信眾 情緒煩躁或口氣 不佳的時候,不會 再覺得受挫,而 是平心靜氣聽聽對方想要表達什麼。 就像有次 週六下 午, 引導兄在湧事,務廟宜所裡君人師潮洶 信眾, 未注意到 身後 有人,結果一不小 心就踩到了一位 小姐。那位小姐尖 叫了一聲,便很生 氣地指責宜君師 兄為何踩了她? ﹁我並不是故 意踩她的,是因 為前面有人突然 擠過來,我本能反 應地往後退。其實 當下我覺得自己 很無辜,因為她的 尖叫,在事務所 中有許多信眾看 向我,讓我感到驚 慌失措……﹂ 不過,宜君師兄 隨即收拾好自 己的情緒,在向對 方連聲說對不起 後,注意到對方拿 著一張籤詩、神 情很焦躁的樣子, 似乎正為什麼事 情而煩惱。於是宜 君師兄明白,或 許﹁那一踩﹂讓對 方的情緒到達臨 界點,但對方真正憂心 的,其實 是本身的人生難題。 於是,宜君師兄貼心詢問 對方是否被踩傷了?有無 需要 協助?對方雖然仍有些煩躁,但 見宜君師兄的誠懇關懷,也就不再 多說什麼,同時順 著宜君師兄的指 引,讓其他師兄 解籤。之後,那位 小姐離開時,還向宜君師兄道謝。 宜君師兄的効 勞服務,以誠懇 寬慈的修養,化解 可能發生的衝突 紛爭,正是許多行 天宮効勞生溫暖 人心、利樂眾生之 事跡的縮影。誠 如行天宮 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 開 示:﹁効勞就是替人做 事,利人方 便。﹂﹁替人做事﹂是有形的服務, 而﹁利人方便﹂則 是進一步運用善 巧利便的方法,平 等慈愛信眾,並 能同理信眾 感 受,及時提供溫暖 的關懷,拔除其苦 。透過白梅師兄 和宜君師兄母女 倆的故事,相信這 樣的効勞精神會一 代接一代傳承下 去,連綿不絕。

18 ◎ ◎ 時時問心 事事平安 北投分宮。 (攝影/黃鐙頡) 整理◎林政鑫 心好行善 日日是好日 行天宮精神導師 玄空師父開 示:「每天把自己的心 地打掃 乾淨,心地若打 掃乾淨,日子 就好過。 」平日常懷善心 、多 做好事,自然能 夠感召吉神相 隨、時時護佑, 天天都是平安 吉祥的好日子。 受到神明眷 篤信 恩主公的劉女 士,早年 在醫院上班,目睹 許多生病或受傷 的病患,飽受病痛 之苦,身心備受 口述 信眾 劉女士 記錄 林政鑫 煎熬,不禁生起﹁ 不忍他人受苦﹂ 的惻隱之心,於是 建議他們到行天 宮參拜,懇請 恩主公消災解厄。 然而,有些病 患行動不便, 或 是不懂該如何敬 拜神明,劉女士便 一一記下他們的基本資料與病況等, 來到行天宮台北 本宮,為這些病患 祈求身心平安。 在 恩主公的眷佑 下,病患積極接 受治療,病情果 真 逐漸改善,康復出院了。 ﹁這些獲得 恩主公保佑的 病 患,出院後會自 己來廟裡拜拜, 從 此成為虔誠信徒 。﹂劉女士表示 : ﹁而我自己也曾 罹患子宮肌瘤,醫 師表示應持續追 蹤觀察,經過一段 時日,肌瘤慢慢 地萎縮、消失了, 萬分感謝 恩主公的關照。﹂ 長年來,劉女士 過著平靜安穩 的生活,唯有兒子 到了適婚年齡卻 仍未婚配,令她 好生掛念,因此 來 到廟裡,祈求天賜良緣,過沒多久, 兒子找到了適合 的對象,雙方情投

│信 眾 見 證│ Story 19 2023 年 10 月號 ◎ ◎ 台北本宮。(攝影/李芸萍) 台北本宮。 (攝影/志工 唐鎮強) 意合,很快就結婚生子、共組家庭, 讓劉女士深感欣 慰。後來劉女士 才 得知,當初親家母也曾到行修宮︵行 天宮三峽分宮︶ 為女兒求姻緣。 她 欣喜地表示:﹁ 這條紅線,原來 是 恩主公幫忙牽成的!﹂ 兒子結婚兩年後,喜獲麟兒,人 生更加圓滿。俗話說:﹁惜花連盆, 惜子連孫。﹂劉女 士對孫子疼愛 有 加,陪伴他健康 成長。去年,孫子 參加大學入學考 試,劉女士特地 為 他祭元辰求功名 ,祈請神明護佑 元 辰光彩、理智清 明,果真如願考 上 心目中的理想大學。 ﹁只要心地善良,善盡本分,一 定會得到福報。﹂劉女士表示:﹁我 們全家人都受到 恩主公慈悲照拂, 每天都過得開開 心心、平平安安, 千感恩、萬感恩!﹂ 天下父母心 閩南話有句諺語 :「父母疼囝 長流水。」林女 士疼愛孩子的 心,就像細水長 流一般,時時 刻刻,從未間斷。 由於工作的緣故,林女士的 兒子長期久站且四處奔波 導致腿、腳 經常嚴重 疼 痛,有時甚至到 了不良 於行的地步,經就醫 診 治,傷勢仍未好轉, 醫 師評估可能 需要手術治 療,讓林女士憂慮不已。 幾乎每天都來行 天宮台北本宮 參拜的林女士 常在誦經區恭誦︽明 聖經︾,也在日常 中奉行神明教示 的正信義理。但信仰虔誠堅定的她, 卻表示﹁不敢勞 煩 恩主公﹂,未 曾因為擔心兒子的 身體狀況而有所 祈求。 這一天,她誦經 完畢,擲筊請 示是否圓滿,意外 地出現笑筊,就 在此刻,她突然福 至心靈,又擲筊 請示 恩主公是否有意 指點迷津, 立刻獲得聖筊。﹁ 說來實在不可思 議,沒想到 恩主公竟會透過杯筊, 一步步指引我,要 盡快為兒子登記 參加祭關限!﹂她 說:﹁縱然我並 未祈求, 恩主公依然懂得 天下父母心,知道 我時 時刻刻都掛念著自己 的孩子,真 的好靈 感、好慈悲!﹂ 林女士 遵從聖 意去做,接 下來一段 時日,兒子接受藥物治療 並適度休養,病情一日比一日好 轉,承蒙 恩主公疼惜,不 必接受 口述 信眾 林女士 記錄 林政鑫

20 ◎ ◎ ◎ ◎ 台北本宮。(攝影/陳映勳) 師與療法,並且遵 從聖意,積極接 受治療。然而 友 人在療程中受到 感染,住院一個多 月,醫院甚至已 發出病危通知,姚 女士為此憂心如 焚,趕緊前來廟裡 為友人祈福, 恩主公的眷佑與醫護人員的努力下, 終於轉危為安,姚 女士這才放下心 中的大石。 姚女士代替友 人表示,她目前 已無大礙,病情維 持穩定,日後身 體恢復健康,一定 會親自前來敬拜 恩主公,叩謝天恩。 誠摯親情感人心 家,真心相繫, 真情守護 ︱行天宮平安心語 受到神明眷 蔡女士的孫女就讀國小四年級, 學校以管樂為特 色,而她也對音樂 極感興趣,因此非 常希望能夠通過 校內管樂班的甄選。 手術就順利痊癒、行動自如了。 除了兒子蒙受 護佑外,全家人 也都健康平安,家庭氛圍和樂溫馨, 因此林女士特地 參加﹁信眾感恩見 證﹂,分享發自內 心的無盡感恩, 盼能報答 恩主公的疼惜,並 與在 場信眾同霑法喜。 逢凶化吉沐天恩 「 恩主公的慈悲、 靈感,難 以言喻,實在不 可思議!常來 行天宮拜拜 真 的很平安。」 姚女士如是說。 及受到神明眷 家住桃園的姚 女士,只要一有 空,就會北上來到 行天宮台北本宮 拜拜,祈求親友健康平安。 為了一位生重 病的友人,她多 次來到廟裡求籤 請示,在 恩主公 的指引下,友人順 利找到適合的醫 不過,蔡女士發 現,孫女求好 心切,帶給自己 過大的壓力,於 是 來到行天宮台北本宮祈求 恩主公, 保佑孫女可以保 持平常心,並於甄 選時發揮實力, 最後,孫女果真 如 願進入管樂班。 值得一提的是, 孫 女每天認真練習 音樂,成績不僅未 受影響,甚至還 愈來愈優異,蔡 女 士為此深感欣慰。 在﹁信眾感恩見 證﹂上,蔡女 士所述雖然平淡 樸實,但愛護孫女 的誠摯親情,仍在 言語之間表露無 遺,令在場信眾十分感動。她表示, 孫女健康平安,而 且兼顧了課業和 興趣,每天都開 開心心去上學, 非 常感謝 恩主公的疼惜。 口述 信眾 姚女士 記錄 林政鑫 口述 信眾 蔡女士 記錄 林政鑫

│信 眾 見 證│ Story 21 2023 年 10 月號 玄空師父開示:「行神的道德、神的品行,就是神的命運。」 ─《玄空師父開示錄 ‧ 第二十二講》 所以,我們應當效法聖神仙佛的聖德懿行,涵養「大智慧」, 懂得放下我執、將經典教誨落實於生活中,提升心靈的境界;並能 廣發「大慈心」,以歡喜心付出,無所罣礙,走出仁義大道;縱使 人生遭遇考驗,也須發揮「大毅力」,無畏任何威脅利誘,堅定做 對的事。相信我們若能貫徹智、仁、勇的美德,自會累積善業,享 有今生、來世都平安的美好福報! 本單元竭誠歡迎信眾來稿,分享對 恩主公的感恩之情。 詳情請見本刊第 61 頁。 信眾感恩見證時間表 農曆每月(七月暫停) 8日、15日、18日、19日 21日、25日、26日、29日 27日 台北本宮 上午11:35開始 上午10:05開始 北投分宮 上午11:30開始 上午10:20開始 行修宮(行天宮三峽分宮) 上午10:45開始 上午10:35開始 道德心行,是成就命運的關鍵

22 整理◎志工姐姐 繪圖◎江小A 以德輔君的 伊尹 經典故事 伊尹本來是一個奴隸;雖然身分卑 微,但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 的他,志向卻十分遠大,一心想要施 展抱負,輔佐賢君治理天下。 後來,伊尹憑 著高超的烹 飪技 巧,成為了商湯的廚師。有一天,伊 尹服侍商湯用餐,商湯對伊尹的料理 讚不絕口,忍不住問他是怎麼做的。 伊尹微微一 笑,恭敬地回 答: ﹁做菜是小事,但做得好並不容易! 菜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佐料要精 心調整以搭配不同的食材;其實治理 國家就像做菜,很多事情不能操之過 急,但也不能放任,唯有恰到好處, 才能把事情做好!﹂ 眼前這個廚子,居然能從做菜談 出一番治國的道理來,看來不但能料 理食材,還能料理國家大事呢!商湯 對此讚歎不已,立刻決定打破奴隸身 分的限制,任用 伊尹來協助管 理國 政。 當時夏朝的 君王夏桀,殘 暴狠 毒,不遵循道義,許多老百姓都生活 於水深火熱之中。 伊尹運用智慧 幫助商湯推翻 夏 桀,建立了商朝,並鼓勵商湯,要效 法堯舜之道,做一位仁君。在 湯和 伊尹的努力下,商朝初年的政治很清 明,經濟也很繁榮。 後來商湯去世,伊尹繼續輔佐外 丙、仲壬兩任君王,還做了商湯的長 孫 ― 太甲的老師。太甲即位後,性格 暴虐,不明事理,輕視商湯所制定的 政策,也不重視道德,心中沒有天下 百姓。 伊尹為了規勸與教育太甲,要求 太甲到商湯的墓地旁邊居住。伊尹告 訴太甲,身為君 王,一定要修養 道 德,懂得反省改過。太甲在商湯的墓 旁住了三年,在伊尹的諄諄善導下, 從一開始的不甘願 後來終於明白 了自己的錯誤 懺悔已往的罪過 後來伊尹親自迎接太甲回宮,盡 心盡力輔佐;而太甲也勤政修德,成 為一位有為有守的君王。

│孩子讀經典故事│ Story 讓經典不再晦澀難懂,讓孩子能輕輕鬆鬆地閱讀圖文故事,不自覺地走進一個又一個歷史風景, 認識一位又一位歷史人物。 23 2023 年 10 月號 來學成語 讚不絕口 口中不停地稱讚。 操之過急 處理事情、問題過於急躁。 恰到好處 指說話、做事剛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 水深火熱 處在深水熱火中,比喻處境非常艱困、痛苦。 盡心盡力 費盡心思,使出全力。 原典欣賞 文武臣僚, 皆當敬體, 則是三代以 上之臣也, 夔龍伊皋其 人也。 ︱︽明聖經︾ 身為國家的文武官員,都應當盡忠職守,為國家社會服務, 效法夏、商、周三代及之前的忠臣良相, 如舜的樂官 ― 夔、舜的諫官 ― 龍、商湯的開國良相 ― 伊尹、舜的獄官 ― 皋陶等等。 閱讀思考 伊尹貢獻自己的才能,輔佐 商朝五代 君王,開創繁榮盛世;更幫 助太甲走 上正途,實踐堯舜聖王之 道。太甲治 理天下期間 老百姓生活和樂安寧。 我們要學習伊尹的精神, 有勇氣、肯 承擔,將照顧天下百姓的 重擔,放在 自己的肩上,他不只是完成 身為人臣 的職責,更是忠誠實踐了那 一分要為 世人帶來幸福的偉大 想。

撰文 林政鑫 尋根之旅 ◎ 24

愛親敬長,以固根本; 尊祖睦族,以存原本。 ︱︽司命真君靈寶真經︾ 植物往下扎「根 」, 吸收土壤裡面的 水分及養分, 方能向上生長茁 壯。 祖先、長輩則為 血脈的「根源」 , 有了前人的奮鬥 與傳承, 家族的生命之樹 才得以開枝散葉 。 而對於拉拔我們 長大的父母, 能夠克盡孝道, 更是一切善行的 「根本」。 且讓我們藉由尋 「根」之旅, 鞏固立身處事的 根基, 踏穩幸福人生的 平安路。 │專 題 企 畫│ 25 2023年10月號

山木有佳實,托根清禁中。歲芳搖落盡,獨自向炎風。 ︱宋 晏殊︿西垣榴花﹀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著名文學家, 以一聯﹁ 無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識 燕歸來 ﹂,引得無數世 人吟詠不 已,可謂一代文豪。而在這 首五言絕句中,他則借石榴 自喻:原本生長在山林間的 果樹,如今則寄身於朝廷的 宮苑中;當春光流轉,其他 繁花皆落盡,唯獨石榴花迎 向夏季熱風,明豔燦爛如火。 簡潔的詩句,既歌詠了石榴的獨立不群, 也意味著 自身的超然絕俗,雅致中見芬芳,盡顯作者的 才情與造詣。詩中所提到的﹁ 托根﹂,為 寄身之意,指石榴樹從 山林移植到宮廷 裡。﹁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 也能固定植株,為所有植物存續生命的 基礎器官。葉子會枯萎、花朵會凋謝, 僅有根部不間斷地輸送養分至莖部,讓植 物得以繁衍生息。 植物的根部 撰文 凌復華 根壯葉茂 ‧ ◎ 石榴花 26

起根立地 各闢蹊徑 根是維管束植物的 重要器官,也是種子萌 發時最先長出的部分。 以豌豆為例,種子內的 胚根會先穿破種皮,逐 漸向下長成白色細條狀 的初生根。當初生根愈 來愈長,子葉便開始從 種皮脫出,接下來就是 衝破地表,嶄露頭角 在子葉冒出地面之後,根慢慢地長得粗大,並開始形 成維管束。隨著莖不斷向上、向陽光生長,而根也不停地 伸向土壤深處。不過,為何根不會長到地面上來?難道它 能辨別方向嗎? 原先,科學家認為植物的 根具有背光性,但後來發 現,若將發芽的幼苗從泥土裡拔出,在漆黑的環境中橫放 一陣子 那麼根的前端還是會彎曲向下生長。由此可知, 真正影響根的生長方向,其實 地球的重力;換言之,根 可以感應重力 往重力的方向生長,此為﹁向重性﹂,又 稱﹁向地性﹂。 此外,根還有探索水分、氮氣、氧氣、無機鹽等各種 養分的能力。由於這些養分存在於土地中的不同區塊,所 以根究竟是要往哪個方向 生長,都攸關生命的存續與茁 壯。甚至在向外延伸的路途中,還有可能遇上寄生蟲、另 一棵植物等狀況,如何閃躲或自衛 其實都是根必須﹁思 考﹂的課題。 什麼?根會思考?早在西元一 八八 年,查爾斯 勞勃 達爾文︵ ︶便在其著作︽植 物的行動力︾︵ ︶中提出, 植物的根部具有類似低等動物的腦部作用。他觀察到,根 尖能感應外界的刺激及訊息,從而決定根的生長方向。近 年來的科學研究,更證實了根的多種感應能力,除了前述 的重力和養分,根還可以偵測溫度、溼度、電場、壓力、 各種化學物質濃度、音波振 動……並且不只有根尖能處 理、判別資訊,而是整株植物的根系相互傳遞、 結成網絡, 最終作出決斷。甚至若是一群同種植物生長在一起,根系 能連成一氣,共同運作,彷彿某些群體動物的社會一般。 最典 型的 例子 便是﹁ 北美 紅杉 ﹂︵ ︶,主要生長在加州的太平洋沿岸,喜歡寒冷 多雨的氣候,可以長到 百多公尺高,傲視群倫。之所以 能長得如此高聳,其實是靠群體的力量才會如此。因為加 州海岸地質較堅硬 樹根無法扎得太深,於是它們演化出 每一棵樹雖獨立於地表 彼此的根系卻能緊密連結 互相 扶持,共同抵禦上千年的風雨,真所謂團結力量大。 ○ ‧ ‧ Charles Robert Darwin The Power of Movement in Plants Sequoia sempervirens 豌豆發芽的過程 │專 題 企 畫│ 27 2023年10月號

另一種根系則沒有主根與側根的分別,而是從莖部下 方延伸出數條粗細差不多的根,以便抓住淺層土壤。這種 根系之形態猶如蔓生的鬍鬚,因此稱作﹁鬚根﹂,蕨類植 物和單子葉植物的根均屬之。 除了形態的差異,其實根不僅在泥土中生長,甚至功 能也隨著自然環境的不同而千變萬化。 例如:經常作為觀葉植物的黃金葛,為了攀附樹幹或 尋根問底 各得其所 如眾所周知,想要蓋好一棟樓房,那麼地基就必須打 得穩固堅實;而對於生長自泥土的植物來說,﹁根﹂就是 它們的地基。不過,因為根通常深埋於土中,並非像花葉 果般容易觀察,所以還需深入土地之中,才能瞭解各類植 物之根的形態與特質。 首先,就以前述的石榴為例,它的根為黃褐色,由一 條較粗的主根向下筆直延伸,而在主根上,又往四周長出 眾多側根,猶如分岔的樹枝一般向外伸展。此形態的根系 稱作﹁軸根﹂ 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根即是。 維管束植物 在植物中,大多數物種具有「維管束」,這是一種兼備運輸 及支持功能的生理構造,包含木質部及韌皮部。木質部運輸 水分及無機鹽類,而韌皮部則運輸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葡萄糖。 維管束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主要類群,大致又可分成四大類: 一、蕨類植物—沒有花與種子,而以孢子繁殖,初生的葉子 呈捲曲狀。如筆筒樹、鹿角蕨、瓶爾小草等。 二、裸子植物—沒有真正的果實,而是會結出木質鱗片的毬 果,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包覆。如松、杉、柏、檜、銀 杏、蘇鐵等。 三、雙子葉植物—胚珠由子房包裹,而種子發芽時,最初會 長出兩片葉子。葉脈為網狀分布,莖內維管束呈環狀排 列。如榕、菊、杜鵑花等。 四、單子葉植物—胚珠由子房包裹,而種子發芽時,最初僅 長出一片葉子。葉脈為平行分布,莖內維管束呈不規則 散布。如蘭、薑、百合等。 北美紅杉 28

牆面,而經常在節眼處長出攀緣根, 此種根可以吸收水中的養 分,讓黃 金葛沒有泥土也 可以 生長。 另外,常見 於熱 帶地區的各種 榕樹, 經常從樹枝上長 出鬚 狀的﹁氣生根 ﹂,可 以吸收 空氣中 的水 分;而當氣生根 向下 到達地面後,還 能伸 入土壤中,地表部分則逐漸形成木質支柱, 如同樹幹,具有支撐樹枝重量的作用。這些 日益壯大的氣生根樹幹,猶如一棵棵樹 , 往往從一棵榕樹的主幹開始向外延伸,就能 發展成一片樹林。在澎湖跨海大橋旁的﹁通 梁古榕﹂,原是一棵栽 種於南明永曆廿七 年︵西元一六七三 年︶的﹁垂榕﹂︵ ︶,歷經三百五十年的悠悠歲月, 如今已變成枝椏相連難分的 超大型樹木,覆蓋面積廣達 二千多平方公尺,堪稱氣生根的偉 奇蹟。 深根固柢 各顯神通 一般來說,根的發展形態 受到環境︵土壤成分、水 分︶及氣候︵溫度、溼度︶所影響。由於﹁軸根﹂的主根 強有力,因此通常比鬚根更能深入土層,而側根伸展的範 圍也較廣。像大多數 的木本雙子葉 植物,主根可達地下十至十二公尺; 側根所伸展的直徑距 離則廣達十至 十八公尺,超過其樹冠的直徑。 若論草本的雙子 葉植物,其根 系的深度與廣度同 樣不遑多讓,甚 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例如有種生長 在內蒙古、甘肅、新疆 沙漠地區的 ﹁駱駝刺﹂,植株高 度可能只有一 公尺左右,但它的主 根為了吸收難 得的地下水,往往可 深入地下二十 公尺。又如我們經常 食用的南瓜, 植株矮小,常在地面 蔓生,但側 伸展的直徑卻可達六至八公尺。 相較於軸根的深度及廣度,﹁鬚 根﹂所能伸展的範 圍就遜色不少。 草本的單子葉植物,如稻、 麥等,其根系入土大約只有 二十至三十公分,而伸展直 徑也最多只有四十至六十公 分。至於木本的單子葉植物,則另行演化出不同的機制, 以因應根系先天上 伸展限制。譬如棕櫚、椰子,其鬚根 的纖維粗壯且極具韌性,所 以整棵樹可長至二十公尺以 Ficus benjamina 軸根 鬚根 通梁古榕 │專 題 企 畫│ 29 2023年10月號

上,並可抵抗颱風的侵擾;另外像﹁林投﹂,則以眾多氣 生根伸展至地面下,牢牢地作為整棵樹的支柱,猶如榕樹 一般,所以不畏海風吹襲。 盤根錯節 各有所長 在熱帶地區,若是雨量多,雨水長期沖刷地表,造成 土壤淺薄,植 物為了支 撐本身高大的 樹幹與樹 冠,避免傾倒, 於是主 幹的側根會從地表突起, 逐漸向四周 蔓延,形成 板狀構造的 根系,此即 板根。板根厚 實扁平, 可以占據廣 大的面積, 使得粗壯的樹 身能屹立 不搖。例如: 臺灣南部 海岸常見的﹁銀葉樹﹂、 盤據在柬埔寨 吳哥城中 的﹁四數木﹂︵ ︶,均為代表性的板根植物。 對於絕大多數的植物來說,根是吸收、運輸、固著的 器官,但演化總是有意外的發展。有些植物為了因應氣候 的變化,如乾季或冬天,於是根演化出儲存養分的功能, 以備不時之需,此即儲藏根。 儲藏根的外形肥大,主要成分是醣類︵如澱粉︶,其 次是水分或蛋白質。依其形態不同,而有塊根︵如番薯、 木薯︶、肉質軸根︵如蘿蔔、 胡蘿蔔︶的差別。值得一 提的,某些植物的地下莖也 能儲存養分,膨大如塊狀或 球狀,譬如:芋頭、馬鈴薯、水仙、蔥、洋蔥、薑、蒜、 蓮藕等均是。儲藏根與儲存養分之地下莖的最主要區分標 準:﹁儲藏根﹂的外表通常有根毛,只能往上長出莖,向 土中長出其他的根;而﹁儲存養分之地下莖﹂的外表較光 滑、無根毛,有些具有分段的﹁節﹂ ,除了會長出根之外, 還能冒出新葉。 根千變萬化的功能,遠超乎人類的想像。雖然根經常 在泥土中深藏不露,但其實它們就是植物群落的指揮、營 運中心,既維持生命的延續,也展現了演化 奧妙。當我 們愈瞭解根的種種面貌,就愈加讚歎大自然的精彩萬分。 惟願這份深植於 地的美好可以永續存在,因為植物就是 地球生態之根,根壯葉茂,其他生命才會生生不息。 Tetrameles nudiflora 板根 馬鈴薯的地下塊莖 番薯的塊根 30

家族書寫就是「關於『我』這一切相關字源最初的那個 空缺。」 ︱作家 駱以軍 俗諺說:﹁樹高千丈,落葉 歸根。﹂比喻離鄉多年, 最後仍會回歸家園。許多文學作品都以故鄉的風土民 情、長輩的生命故事為題材,值得細細品味。 溯源︱祖譜的意義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記憶, 而族譜則是許多﹁同姓家 族﹂的集體記憶,兩者不外記錄著姓氏源流、字輩、家族 成員關係 世系表,以及族規和家訓。 曾任清代五部尚書的蔡 新於︽家譜序︾曰:﹁ 家之 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以紀史事,譜以序昭穆。 ﹂昭 穆,為周代宗法制度,指宗廟、神主等排列順 ,後衍生 為家族輩分排行;宋朝文學家歐陽修亦在其族 言,有祖 譜,不只是親疏有別,而是讓我們知道根源所在,也會因 敬祖而懂得自愛,進而榮顯家族。 生命的根源 整理 林念慈 落葉歸根 ◎ │專 題 企 畫│ 31 2023年10月號

摯的愛情,而一青妙沒有父親的認同問題,她接受自己有 兩個家鄉,甚至認為這是獨特的優勢。 陳玉慧︽海神家族 ︾娓娓道來, ﹁我﹂因家庭失和遠 嫁德國,並帶著 丈夫回國揭開陰暗的家族祕事,人物、 空間橫越多國,時間 歷經三代,走過 霧社事件、二二八事 件……書中女性 都是無父之身,全憑 媽祖護佑,所以 此書一向被視作﹁女 性家族史﹂,糾 葛的家族關係,終 究因為﹁愛﹂,而 有了﹁靠岸﹂的希望。 鍾文音︽傷歌行︾ 描寫鍾家及舒 家兩個家族五代女性 的故事,她們分 屬不同時代、種族, 同樣 是,心靈 或身體都在不斷遷移, 有人從越南嫁 來臺灣、有人被教會 送去了加拿大, 每個人都﹁被度﹂或 者﹁自度﹂;女 主角鍾小娜的母親虎 妹,充滿鄉野的 剽悍,一手帶大了三 個子女 也見證 了臺灣的工業化與經濟起飛。 縈繞心頭的鄉韻 ﹁原鄉﹂是個古老的母 題,那往往是人前半生想逃 至於家族史,則更近似於共同的﹁精神家園﹂,追溯 祖先的生活歷程與得失,並讓家族文化不斷傳承下去。 尋根︱我 故事我的歌 每次書寫家族,都是尋根之旅, 而每個句子,都是生命 之根;盤根 錯節,隱入深深的母 土,那是靈魂 終將回歸之處,也是愛的起源。 家族命運交響曲 臺灣的家族史書寫 通常以自身 家族出發,並為歷史注 入親情的溫 度,也成為記憶族群或 身分認同的 方式。日治時期的呂 赫若,其小說 主題總是圍繞著﹁家﹂,如短篇︿財 子壽﹀、 ︿合家平安﹀、 ︿石榴﹀等; 從早期地主家族的腐 敗,到後期以 風土民俗的角度,書 寫家的美善, 猶如一幅臺灣風情畫,完成了﹁家﹂ 的轉型。 臺日混血的作家一青妙,在散文集︽我的箱子︾裡, 描述其父顏惠民出身基隆名門,又與日本政治世家交好, 幾乎與日本人無異的學經歷和認知,在戰爭結束那天永遠 割裂;戰爭造成父親破碎的國族認同,卻也牽成了父母真 32

離,又花了半輩子 回去的地方。比如 王安憶的字裡行間 皆是上海,她跟著 父母移居於此,沒有先天的故鄉意識, 甚至自覺是孤寂的﹁ 外來戶﹂;但正 因如此,才要找出﹁對上海的認同﹂, 其︽紀實與虛構︾、︽傷心太平洋︾, 分別是母系與父系遷 移到定居上海的 過程,二書的完成, 彷彿也完整了自 身的歷史。 金門作家吳鈞堯, 其作品常見童 年記憶與戰地文化。他寫空飄的傳單、 電視只能看華視、政 治人物的青銅塑 像,以及碉堡;也寫 出當時金門人對 臺灣本島的嚮往,還有隱約的自卑感, 當金門不再是戰地,居民身分和心境的 尷尬亦可想而知,而他不希望金門僅是 一個跳板,更不願成為一抹﹁遊魂﹂, 於是書寫金門。他 在︽我的斷代島︾ 寫道:﹁我寫我經歷過的事,試著寫 出不為人知的金門生活跟心聲。當然 有傷感與鄉愁、有不足跟稚嫩,然而, 歷史不過就是線的連接,連續不輟, 終於成為連綿的時間之線。 ﹂期盼斷 代的可以接續,不再斷裂。 鍾怡雯在馬來半島長 大,那是她亟 欲脫離的地方,不想再受 家庭的管束, 不要再被油棕樹林困住,但 來臺灣生活 以後,又在此島望向另一 座島。拉開距 離後,她終於有了回望故 鄉的空間,並 寫下︽野半 島︾,記錄 家族中的﹁ 野 史﹂:表面上不負責任的 爺爺,可能是 參與起義的熱血青年,還 那些廢棄的 房屋、水池,以及因此衍生的靈異傳說; 而提供線索的老奶奶,據說 是爺爺過去 的情人……她在書寫過程 中,看見了家 族旺盛的生命力。 創傷的療癒之歌 身體的傷易好,但心傷 難癒,總得 要經歷漫長歲月,才漸漸能 生出力量去 面對;為了能夠繼續向前, 有時必須回 首,重新梳理縷縷的往事。 平路︽袒露的心︾揭露 自己並非母 親的女兒,而是父親婚外 所生的孩子, 這於她是極大震撼 她多 年來困惑﹁媽 媽為何不愛我﹂ 也終於 有了答案。她 自覺﹁你必須寫。寫出來,碎片放在一 起,你一天比一天看得清楚,一步步怎 │專 題 企 畫│ 33 2023年10月號

RkJQdWJsaXNoZXIy NDU0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