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情 天 地│ 59 2023 年 9 月號 ○ 動物一二事 在地球上所有存在過的動物之中,「藍鯨」都是最大的,體重 可達二百公噸、長卅三公尺;而現存最大的陸地動物是「非洲草原 象」,最重可達十二點二五公噸,不過已滅絕的陸地動物還有更大 的,目前已知為「烏因庫爾阿根廷龍」,估計約為一百公噸左右。 雨燕」可說是終其一生都在飛翔的鳥,牠們可以在飛行中覓 食、睡覺、喝水,甚至是繁衍後代。只有到了育雛期,雨燕才會在 岩壁上或樹洞內築巢孵蛋,並哺育幼雛,等到雛鳥長成可以飛行, 便一起離巢,繼續飛行的生活。 1 2 「 Life 而原生生物︵如變形蟲、眼蟲、有孔 蟲︶則不是。 動物會消耗有機物質,雖然能呼 吸氧氣、自行移動,但必須仰賴其他 生物維生,以攝取營養及能量,故在 食物鏈之中屬於「消費者」的等級。 假使植 、原藻、真菌等生物從生態 環境中消失,那麼動物也將無法存續 下去。 目前已知最早的動物祖先大約出 現於六億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海洋裡, 至今歷經數次大爆發演化及大規模滅 絕,眾多物種出現又消失,或是演化 成其他後續物種。 由於動物的演化與食物來源、自 然環境都有高度關聯性,所以會發展 出各種形態的物種。每一 又因食 性︵植食或肉食︶而產生環環相扣的 食物鏈,當某一物種消失時,都會對 整個食物鏈造成重大影響,有時甚至 是成千上百物種的集體滅絕。就像最 知名的「白堊紀末期滅絕事件」,隕 石引發大規模的地震、海嘯及火山爆 發,除了撞擊初期首當其衝的生物之 外,接著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遮蔽 了陽光,植物難以進行光合作用,紛 紛枯萎,造成所有相關聯的動物無以 為食,各地生態系崩潰,恐龍自此消 失無蹤。 雖然歷經多次滅絕,現存動物仍 有超過一百五十萬個物種,依照不同 的演化結果,大約分成二十多個大類 群。其中,節肢動物︵包括昆蟲、蜘 蛛、蝦、蟹等︶的物種最多,占 所 有動物物種 百分之七十五;脊索動 物則是身體構造 最為複雜精密的類 群,在動物界乃至整個生物圈都居於 主導地位,而「智人」︵我們人類︶ 即屬之。 古人對於動物 各物種的劃分方 式,通常以樣貌、 特徵、產地作為 依據,但自西元一九九 年代開始, 由於科學家對基 因的研究愈來愈深 入,因此各物種的歸屬也產生了嶄新 的面貌。例如:人類原本認為現代的 象只有兩種,即亞洲象和非洲象,但 透過基因分析 才發現非洲象其實有 兩種,一種是體形碩大、兩耳有稜角 的草原象 另一 種則是體形較小、 耳形圓滑的森林 象,兩物種大約在 二百五十萬年前自同一祖先分別演化 而來。 動物的繁衍與發展,堪稱是地球 上最驚奇的生命現象。尤其是動物憑 藉卓越的移動能力,一步步從海洋登 上陸地,繼而征服空中 成為空間跨 度最廣的生物類群。
RkJQdWJsaXNoZXIy NDU0OQ==